<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推进名师工程向纵深发展,促进卓越教师队伍建设,带动和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师发展,唐山市第二届名师高级论坛活动于5月11-12日举办。活动主题是新时代教师发展与“双减”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其中初中英语学科示范课展示活动由滦州市中山实验学校承办。</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于5月12日上午九点在滦州市中山实验学校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滦州市教育局领导田习民副局长,唐山市教研室英语教研员李志江老师,全国劳动模范、齐鲁名师王艳芳老师,教研室牛学仓主任,金玉才主任,中山实验学校熊宝武校长。本次活动由滦州市教育局初中部教研室英语教研员门翠玲老师主持,滦州市初中全体英语教师参会。上午由中山实验学校马锦秋副校长进行课例展示、外聘名师王艳芳老师点评并与参会老师研讨。下午首先由王艳芳老师进行示范课展示,然后王老师进行课例分析。</p> <p class="ql-block"> 马锦秋老师: 高级教师,滦州市中山实验学校初中部教学副校长,河北省英语学科骨干教师,唐山市英语学科名师。连续三届初中英语教学技能大赛国家级一等奖,全国初中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优秀展评课一等奖,“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河北省初中英语优质课一等奖,多次获唐山市优质课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 马锦秋老师长为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阅读课。马老师自身英语专业素养强,课堂语言具有引导性,整节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阅读时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并通过设计由浅入深的问题链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span style="font-size:18px;">课堂中马老师注意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本节课中有所收获。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摘到桃子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提高了自身的语言能力。马老师通过读前以关于孙悟空的相关文化知识导入,和读后的名言“</span>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来培养学生文化意识。<span style="font-size:18px;">本</span>节课课堂评价贯穿课堂始终,体现了教-学-评的一体化。以德树人是马校长的教育理念,本节课最终达成了教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展示课授课结束,马老师用英语进行了说课活动。她详细介绍了这节课各个环节设计的方法和理念,这帮助参会教师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学习了阅读课的环节设置,问题设计,分层教学,文化意识培养和教学评价等,老师们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王艳芳老师:中学高级教师,英国雷丁大学访问学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山东省优秀教师、齐鲁名师、山东省优秀教育志愿者等荣誉称号。曾被聘为省远程研修指导专家、省基础教育科学规划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市学术委员会委员、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客座研究人员等。</p> <p class="ql-block"> 王艳芳老师点评马锦秋的展示课并与参会教师研讨:</p><p class="ql-block"> 首先,王老师高度评价了马老师的这节课,并逐一列出了这节课的优点: 评价贯穿始终;学生用手指出示答案;判断正误在文中找出原句,引导学生训练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证据”意识;复述课文时提出分层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展示;注重对学生语言知识,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培养;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等等。王老师的点评帮助参会教师们更好的了解了如何上好一节阅读课。</p><p class="ql-block"> 然后,王老师就老师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讨:</p><p class="ql-block"> 1.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记单词,以及怎样讲词性?王老师认为: 记忆单词时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每周用英语记录一篇周记,记自己开心或伤心或其他重要的事情,写不出来的,就找本单元自己很有感觉的词语或句子,不行就抄句子带上汉语翻译;调动学生内在的力量,即自驱力等。词性的转化要结合句子和语境,对比着去归纳概括。</p><p class="ql-block"> 2.如何平衡应试教学与学生听说的能力,如何培养孩子的口语?王老师认为应试教育也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老师的英语教学兴趣,纯题海战术能提点分也有限,但是牺牲了孩子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每个单元的听说课,设计好教学环节,增加学生的练习量,时间长了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于培养学生口语的方法,王老师给出了几点建议: 根据提示课前自由表达、分角色表演,创编表演,思维导图复述课文,配音,利用手机上的相关APP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下午2:30-4:30外聘名师教师王艳芳老师进行示范课展示及课例分析。本节示范课出自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7 Sections A 3a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p><p class="ql-block"> 在这节课上,王老师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对英语课程教与学的支持与服务功能,例如在导入部分让学生通过图片和数据让学生欣赏国内以及唐山的的名山。</p><p class="ql-block"> 课上王老师通过大量的信息输入让学生感知自然景观,尤其是珠穆朗玛峰,让学生通过课件展示和课文阅读了解于珠峰相关信息,让学生有说的欲望和说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回答教师问题发展学生语言能力。</p><p class="ql-block">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了解攀登珠峰的精神让学生知道“There is no mountain higher than a man no road longer than his feet”。课上王老师通过区分并运用事实(Facts)与观点(Opinions)、比较级与最高级描述珠峰,分析、评价人类攀登珠峰的行为和观点,推断其深层原因,让学生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语言学习中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p><p class="ql-block"> 课上教师让学生结合个人已有知识经验,利用KWL表激活关于珠穆朗玛峰的已知信息(Know),提出想解答的疑问或获取的新知(Want),课下总结本课已经学到的知识(Learn)。这个方法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目标,保持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反思和评价自己的学习进展,学会自我管理,做到乐学善学,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这节课设计的非常巧妙,信息量巨大,紧扣新课标,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p> <p class="ql-block"> 课后王老师就她这节课进行了课例分析,针对每个环节讲解了她的设计意图,向老师们传递了她的设计理念,让参会教师对这节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p> <p class="ql-block"> 随着今天示范课及论坛活动的结束,本次名师高级论坛活动也圆满结束。名师们独到的教育思想引我们深思,名师示范课上新颖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让我们折服,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我们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却更加的深入了,本次活动在老师们的心里撒下一粒“思考”的种子: 反思以前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思考以后如何学习和运用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和新的理念促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如何紧扣新课标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等等。再次感谢唐山市教育局组织,为我们一线教师组织了这样的活动,感谢各位名师为老师们做示范课展示及课例分析。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长期开展下去,我们也将通过不断学习,向名师们看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