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两个版本之比较

烟雨楼台

<p class="ql-block">今天去看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代三大巨刹之一的独乐寺。收获颇丰,独乐寺内清行宫里有许多乾隆的诗碑和他临摹名人的字碑。</p> <p class="ql-block">其中就有临摹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写的李白那首《早发白帝城》,我一边欣赏一边读,发觉这首人尽皆知的名诗竟有四个字和现行公认的流行版本不一样。</p><p class="ql-block">现在的通行版本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p><p class="ql-block">乾隆临摹赵孟頫版本是:朝辞白帝绛云间,千里江陵一夕还。两岸猿声啼不尽,扁舟已过万重山。</p><p class="ql-block">四句中每一句都有一字不相同,虽都不是能改变全诗本意的重要字,但若将这几个修饰性字一更换,诗的意韵还是变了不少的。</p><p class="ql-block">赵孟頫是元代人,距离唐代比我们近了许多,他又是一代大书法家,造诣深厚,看过的诗、书,以及对李白诗的认知程度该当是无可怀疑的,至少可以判断他当时看到的版本就是那样的。乾隆是一位在诗文方面才华横溢的皇帝,想来他也不太会出现临摹笔误,那刻石者更当是小心翼翼的,绝对不敢把皇帝的字刻错了的,若刻错早被报废了。</p><p class="ql-block">如此,乾隆临摹赵孟頫版的《早发白帝城》,应该就是那个年代的公认通行版本。</p><p class="ql-block">四个字不同,感情意境就略有些差异。这样一比较,我感觉赵孟頫版明显感觉书面化些、原始些、素朴些、自我内心些,而现在通行版则明显口语化、夸张些、豪爽欢悦、喜于言表、朗朗顺口些,特别适合于朗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