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阿司匹林(1.原理及适应证)

井陉双槐社区卫生服务站

<p class="ql-block">  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 ASA)最早是在1897年由Felix Hoffmann乙(Bayer)合成,作为阿司匹林销售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如今,它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而且可能也是研究最深入的药物。然而,距离我们最终了解阿司匹林及其全面的治疗价值,仍有很长的路要走。</p><p class="ql-block">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其中一项重要发现就是观察到阿司匹林在临床上能非常有效的抑制血小板聚集。这一特性在预防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预防血栓栓塞),如今,这一特性已经成为被深入探讨的科学研究题目,意义远远超出令阿司匹林扬名的传统领域(如作为镇痛药)。在此背景下,阿司匹林日益突出,成为能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药物,尤其是对高危患者。在这一方面,它能与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合成酶抑制剂)相比,但阿司匹林更为经济。</p><p class="ql-block"> 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在心肌梗死急性期治疗中挽救生命的作用能持续10年(Baigent et al1998),因此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的阿司匹林不仅是目前应用的抗血小板药物的典型和金标准,而且现在也是多数疾病的一线药物。甚至在新的化合物(如第二代和第三代抗血小板药物)问世以后这种地位也没有改变。虽然不断有所谓超级阿司匹林”问世,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新药物能超过经典阿司匹林。口服非班类(血小板lIb/Ila受体拮抗剂)尤其如此,其临床比较试验,由于缺乏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而被迫终止(如SYM-PHONY part I,EXCITE,OPUS)。</p><p class="ql-block"> 在循证医学中,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效应已经证实为la类研究(循证医学证据最高级),适用于下列疾病:急性和早期心肌梗死、稳定和不稳定心绞痛、中风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ous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和搭桥术(Eccles et al.1998)。如今,阿司匹林已成为适用于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由著名的医学会发布的治疗指南将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作为标准治疗措施(ACC/AHA指南,1996;工作组报告1998)。</p><p class="ql-block"> 双槐社区卫生服务站</p><p class="ql-block"> 2023.0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