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向正青春—一熊桥矿山儿女欢庆“五一、五四”节

陈德书

<p class="ql-block"><b>2023年4月30日晨,阳光灿烂,大地一片金黄,位于四川盆地中部的资中县宋镇庄园不时传来一阵阵欢笑声、唱歌声、音响播放着《我们走在大路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激情高昂的红歌在庄园上空回荡着……</b></p><p class="ql-block"><b>宋镇庄园里一座巨大的“欢迎你”背景墙上张贴着“热烈欢迎熊桥矿山儿女发小同学战友重返故乡”的红色横幅在阳光照射下鲜艳夺目。</b></p><p class="ql-block"><b>庄园洋溢着喜气洋洋、欢乐的气氛。</b></p> <p class="ql-block"><b>原来,这是一群在熊桥矿山长大的发小、同学,以及他们中当过兵的战友,这些矿山儿女们相约从四面八方重返故乡,欢庆即将到来的“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在这里他们欢歌青春致敬当年的最美劳动者 </b></p> <p class="ql-block"><b>矿山儿女欢庆五一、五四节聚会活动实录</b></p> <p class="ql-block"><b>资中宋镇庄园所在地,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曾是有着数万工人的集煤矿、铁厂、炼焦等的大型国有煤铁矿企业的政治文化中心,办公楼、球场、职工俱乐部、医院,职工子弟学校、家属宿舍等座落于此地域。</b></p><p class="ql-block"><b>60年代末至90年代煤矿等企业相继搬迁,这里的经营者,把当年的矿山打造成集观光、歺饮的庄园式网红打卡地。吸引了无数游人打卡品尝美食,由于庄园里还保留一些修缮过的我们曾经的住房、水井等,又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在这里长大的矿山儿女回到故乡,看看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旧居,追忆缅怀逝去的青春年少的岁月。</b></p> <p class="ql-block"><b>熊桥的矿山矿区,是我们这一代矿山儿女人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地,也是我们初心出发地 。</b></p><p class="ql-block"><b>1958年,新中国掀起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潮。我们的父辈是旧社会的矿工,解放后,这些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煤黑子”他们扬眉吐气成了煤矿的主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是他们刻在骨子里的誓言。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战争,使父辈们深知“落后要挨打,钢铁在国防中的重要性”,国家大办钢铁,我们的父辈放弃了较好的工作环境和才搬进新修的住房,他们响应组织的号召,上百共产党员中层干部技术骨干,从四川省省属威远煤矿来到资中县熊桥山沟里支援地方资中煤铁矿的煤炭钢铁建设,还有好几百从内江地区八个县区的调来的各行业的厂矿工人。</b></p><p class="ql-block"><b>我们子弟们中有上百个三岁、四岁五岁、六岁多的发小跟随父母来熊桥,还有不少出生在熊桥的孩子。</b></p><p class="ql-block"><b>那时的熊桥在一处荒凉的山沟里,有一座旧时资本家开办的已废弃多年的矿井,我们的父辈和数千云集在矿山的工人,挥汗如雨艰苦奋斗在工地上,住在茅草搭建的工棚里,更多的是风歺露宿。</b></p><p class="ql-block"><b>母亲和孩子们则租住矿区里和附近的四处透风的农民房里。</b></p><p class="ql-block"><b>在机械等各种设备稀缺的情况下,我们的父辈们肩挑背扛挥镐抡锄,日夜不停,吃住在工地上矿井里,到1958年底,熊桥两座井深200余米的煤井建成投产,四座高炉、90个土高炉,及四个工区的七个铁矿井亦建成投产,那时,熊桥煤铁矿在册的职工达三万余人。整个矿区,井架上的绞车轮日夜飞转,无数练铁炉钢花飞溅,沸腾的矿山,激情燃烧的矿山。</b></p><p class="ql-block"><b>住了一年的多散落在矿区的农民房,1959年初,我们搬到了矿里为职工家属修建的一排土墙平房宿舍,前后住了近50余户,多数家庭住房面积在20个多平方,厨房在阶沿上,解手要去较远的公共厕所。那时邻里和睦友善,这家做好吃的就铲一碗给邻家,你一碗我一碗全是满满爱心,发小们走这家窜那家门永远为你开着的。</b></p><p class="ql-block"><b>在艰苦的岁月里,父亲们、母亲们奋斗在矿山,没有时间管我们,矿上也没有幼儿园,公园这些,那时,我们住房坎下新建成一个球场坝,就成了我们这一帮孩子们娱乐的天堂,没有玩具我们自己制,跳绳,滚铁环,捉迷藏,等等乐此不疲。特别是到了星期六,矿里在球场放露天电影,成了我们最高兴欢喜的事,大家早早从家里搬凳子占据最隹观影位置,50年、60年代那些红色经典影片,尤其是战斗故事片,那些英雄,那些经典的歌曲影响了我们一生。</b></p><p class="ql-block"><b>图为:组织430庆五一、五四活动的四位组委会成员,左为同学王洪义、发小徐凤元;左为:发小李桂仙、编者。</b></p><p class="ql-block"><b>在我们正前方就是当年的球场坝。在我们身后,白色墙体的楼房就是我们曾经的住房,原是土墙平房现已成楼房了。</b></p> <p class="ql-block"><b>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风风雨雨。</b></p><p class="ql-block"><b>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开始了,整个矿山笼罩在饥饿中,工人们吃着杂粮半饱半饥奋战在矿井里、矿山上,那时,都是多子女家庭,母亲们为了让父亲们有力气劳动,就从孩子们嘴里节食,我的在家属委员会工作的母亲与家委会的妈妈们带领全矿家属开荒种地,生产自救,我们这群孩子们也跟着母亲们去种地,从小养成了爱劳动的良好习惯。</b></p><p class="ql-block"><b>1960年5月,熊桥一煤井发生瓦斯大爆炸,造成死亡30多人,受伤上百人的特大矿难,那时6岁多的我们在井口边亲眼目睹了60多名共产党员组成的敢死队,冒着生命危险下井,全矿职工开展生死救援的场景,当矿里广播传出受伤人员多,需要大量棉被用于受伤人员,矿党委号召全矿职工家属捐出棉被后,不久,矿区的妈妈们纷纷拿出自家的棉被,尽管那时生活艰苦经济困难,大家无私奉献,不一会,在矿井旁、球场坝就堆放着小山似的棉被。当我回家时,正在召开家委会布暑职工家属参与救治护理伤员工作会议的母亲叫我和二姐把两床棉被抬去球场。</b></p><p class="ql-block"><b>那一场特大矿难,使我们这些职工子弟矿山儿女,深为父辈们的工人阶级为国家建设,不怕苦,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团结友爱的精神震撼,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影像,成为我们的精神坐标。</b></p><p class="ql-block"><b>经历了心灵的洗礼,我们这群孩子愈发懂事,从小学到初中,我们一起到三华里外的宋家小学上学堂,大家刻苦学习,团结友爰互相帮助,盼望早日长大接父辈的班,象父辈们那样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这就是那时候我们的初心。</b></p><p class="ql-block"><b>初中毕业后,我们中的一些人顶替父亲到煤矿下井,有的到企业工作,大多人下乡插队当知青,有的从农村走向军营,无论是在厂矿,农村,还是在军旅,我们继承发扬父辈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艰苦奋斗着,同时,对发小同学的怀念和情谊始终在心中 。</b></p><p class="ql-block"><b>在我们已退休与当年的发小同学天各一方,且离别已是40年,通过互相找寻,终于联系上部分发小同学,我们回到故乡聚会,当年父辈们的精神仍然激励着我们。于是,我们在活动的会旗上,书写着不忘初心继承发扬父辈精神,后来,大家又进行多次聚会活动,发小同学们还是当年青春年少的样子,我们传承着正能量。</b></p> <p class="ql-block"><b>4月30日,一大早,从深圳、重庆、成都、内江、资中、威远等地赶回参加聚会活动的发小同学战友,汇聚到家乡当年的办公大楼(现由中铁十二局成自高铁项目部租住为办公楼)前的广场。</b></p> <p class="ql-block"><b>老同学相见畅叙友情</b></p> <p class="ql-block"><b>发小同学佩戴红色围巾</b></p> <p class="ql-block"><b>离别多年的同班同学合影</b></p> <p class="ql-block"><b>几个小哥们离别多年后小时候的模样再现</b></p> <p class="ql-block"><b>上午10时,70名发小同学战友聚齐后,他们青春焕发,佩戴红围巾,举着国旗,举着书有:不忘初心继承父辈精神,熊桥子弟、矿山儿女两面红旗,这些50多、60多、70岁的矿山儿女,踏着厚重的脚步,在《我们走在大路上》高昂的旋律中,走向当年陪伴我们长大的球场坝,再现往昔青春年少风貌。</b></p> <p class="ql-block"><b>发小同学中的退伍军人穿着当年当兵时的军装,高举军旗走向球场,接受发小同学、家乡的检阅。当年入伍时发小同学送行,激情鼓励的场景在眼前浮现。</b></p> <p class="ql-block"><b>发小同学战友们意气风发在家乡球场、广场绕场行进,登上当年的办公大楼会议室,隆重举行庆祝“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大会。</b></p><p class="ql-block"><b>主持人致欢迎辞后,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深情回忆在家乡成长的过往,叙述发小同学战友情,向曾经为国家建设艰苦奋斗做出贡献的最美劳动者致敬,向昔日战斗在各条战线奉献最美青春岁月的发小同学致敬!</b></p><p class="ql-block"><b>图为:组委会成员王洪义、李桂仙、陈德书、王会建、王战秋</b></p> <p class="ql-block"><b>王洪义发言并作自我介绍</b></p> <p class="ql-block"><b>徐凤元发言</b></p> <p class="ql-block"><b>王会建发言</b></p> <p class="ql-block"><b>龚淑容发表感言</b></p> <p class="ql-block"><b>胸前佩戴多枚军功章的王方元</b></p> <p class="ql-block"><b>汤桂兰挥手致意</b></p> <p class="ql-block"><b>邓崇元向大家致崇高军礼</b></p> <p class="ql-block"><b>魏美源起立并致军礼</b></p> <p class="ql-block"><b>庆祝大会结束后,全体参会发小同学战友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发小同学合影</b></p> <p class="ql-block"><b>参会发小同学中的退伍军人合影</b></p> <p class="ql-block">向家乡,向发小同学致敬</p> <p class="ql-block"><b>庆祝“五一”、“五四”节文娱联欢会的实况微电影</b></p> <p class="ql-block"><b>参会发小同学战友们在庄园水中舞台举行:欢歌青春、致敬最美劳动者文娱联欢会</b></p><p class="ql-block"><b>下面几张图片,是部分联欢会演唱场景</b></p> <p class="ql-block"><b>李桂仙深情演唱《故乡情》</b></p> <p class="ql-block"><b>魏美源夫妇演奏《打靶归来》</b></p> <p class="ql-block"><b>刘义琴独唱《珊瑚颂》</b></p> <p class="ql-block"><b>龚述容演唱《好人一生平安》</b></p> <p class="ql-block"><b>王战秋演唱《我的中国心》</b></p> <p class="ql-block"><b>陈德书、李桂仙表演唱《逛新城》</b></p> <p class="ql-block"><b>退伍发小战友合唱《打靶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