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院子

土包子

<p class="ql-block">中国人,特别是城市的老人,喜欢院子。总想着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小院,享受恬静的田园生活。正好,一位老友在近郊有这么一个所在,也恰逢春暖花开,于是盛情邀请网球沙龙的好友,前往一聚。</p> <p class="ql-block">选一吉日,一行十老便浩浩荡荡,乘车前往。天朗气清,心绪极佳。路旁绿意茵茵,鱼塘片片,白云辉映。车下了高速,转入津京新城,过凯旋牌楼,便有梧桐浓荫,翠竹摇曳。远现一欧式城堡,屋顶错落,近处还有一中式宫殿。朋友介绍,这就是五星酒店和玉佛宫。他说,此地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所以也称温泉小城。</p><p class="ql-block">曲径通幽,迴行绿道,约一小时的车程,便来到朋友的雅居。</p> <p class="ql-block">但见,连廊梯次,花草依栏。一座小楼居中而立。进得大门,石阶蜿蜒两侧。向右移步,见芍药开的正盛,花头多为红色,参差披拂,犹如红云。唯顶端一朵,乳色靡靡,淡白色中泛着层层粉色,底部腮红晕染,呈娇羞态。花蕊处点点金黄拥一簇绯红,风仪可餐。</p> <p class="ql-block">向前几步,是一花廊,廊上青藤盘绕,紫藤花开的正旺。花呈穗状,紫色攀援,如轻纱曼妙;前迭后彰,似推推搡搡。廊下,设一长桌,大家两旁坐定,围炉煮茶。淡香飘来,茶香乎?花香乎?草香乎?</p><p class="ql-block">忽然悟道,院子里的香 ,是从每个人的心里飘来的。</p> <p class="ql-block">其实,不仅现代人喜庭院,古人更是如此。中国人骨子里就有院落情怀。大文人苏轼曾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词,叫定风波。词中写到:</p><p class="ql-block">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p><p class="ql-block">万里归来颜愈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p> <p class="ql-block">这首词是说,同因乌台诗案被流放蛮荒之地的好友前来拜会,东坡见好友毫无菜色,伴其左右的佳人,更是光彩如常,便问道,岭南应不好吧,答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听此话,大悟。于是,得一坡地,取名东坡,盖一草庐名为雪堂。前种菜,后植花,一庐一院 ,流浪的心,就有了安歇之处。</p> <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也喜欢院子,他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叫作百草园。那是我的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p><p class="ql-block">读到这里,我明白了,鲁迅先生喜欢的院子,是他童心安在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大艺术家黄永玉,与鲁迅不同。鲁迅的院子是在文字里,而黄永玉的院子永远是一幅画。他是老顽童,九十高龄,仍要在院子里挖一池塘,遍植荷花,取名,万荷塘。每日流连忘返,喜荷,画荷。</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院子,是因为春有花,秋有果。花可赏,果可食。二者也都可以入画。朋友院子里的花很多,有名贵的月季,也有无名草花。众名媛中我更喜欢鸢尾。一排鸢尾花,错落在墙边,开的正盛。</p> <p class="ql-block">鸢尾花的花语很多,红色代表热情 ,黄色代表友谊,蓝色代表素雅,紫色代表好消息。鸢尾的花头,也很有特点,初为园包形,花片长开后几片向上,几片向下,像一只蝴蝶。花呈淡紫色,每片由浅到深。微风吹过,花头摇曳,更像一只风筝。</p> <p class="ql-block">于是,我以此为本,画鸢尾花一幅。起名,鸢尾丹颜。横幅,宽两米。画面有多株鸢尾花盛开,淡紫色,似一群蝴蝶翩翩起舞。这可能就是我心中的院子。</p> <p class="ql-block">我记得朋友,写过一首说院子的小诗。曰:想在陋居有亩田,种花种草种清闲,小酌秋月听云舞,醉卧春风听雨眠。</p><p class="ql-block">这可能就是很多人,想要的境界。因为院子里有梦,院子是灵魂安歇的地方。愿都是好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