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了更好地增强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逃生能力,掌握应急逃生、自救技能,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5月12日14时28分新丰小学开展了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活动。</p> 演练前准备 <p class="ql-block"> 演练前,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演练方案,全面描述防震演练的注意事项和疏散路线,明确防震演练责任分工,并要求各班认真组织开展防震安全教育,让孩子们意识到地震的危害,充分了解避险小知识,提高应急自救能力。</p> 演练进行时 就近避险 <p class="ql-block">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14时28分,随着第一声警报声的响起,地震疏散演练正式启动,各班教师立即停止所有活动,一边安抚学生:“地震来了,请别慌!”一边指挥学生进行紧急就地避险。</p> 安全疏散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警报响起,各班迅速指挥学生安全、有序地按照规定的疏散路线撤离,快速撤离到操场。学生在撤离过程中保持紧张、严肃,不喧哗。整个演练活动井然有序,所有人员到达安全场地后,各班老师及时清点学生人数,巡检有无学生受伤,并向领导小组上报班级人数,以确保每个学生都安全撤离。</p> 演练总结 <p class="ql-block"> 最后,贾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全体师生在整个演练过程中临危不乱、有序撤离的表现,并提醒各班级做好演练后孩子心理的疏导工作,以此达到本次演练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此次防震疏散演练活动从安全教育、紧急避险到应急疏散撤离到安全区域,整个过程既紧张又有条不紊。全体师生及时了解了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措施,提高了师生紧急避险、自救防护的应变能力,强化了安全意识,完善了预警机制。</p> 地震避险小知识 <p class="ql-block"> 1.避震要点: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p><p class="ql-block"> 2.在室内避震:应利用写字台、长凳下的空间,或者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然后双手抓牢固定物体。远离可能坠落的物体,不要站在窗边或阳台。在晃动停止并确认户外安全后,方可离开房间。不要乘坐电梯,也不要因寻找衣服、财物耽误逃生时间,更不要跳楼逃生。</p><p class="ql-block"> 3.在室外避震:应远离建筑区、大树、街灯和电线电缆。不要在易燃易爆、化学有毒的工厂或设施附近。若在车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到开阔地靠边停车。不要把车停在立交桥、高楼等建筑物下或大树旁、电线电缆下。</p><p class="ql-block"> 4.在学校避震:正在教室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绝不能乱跑或跳楼逃生,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p><p class="ql-block"> 5.安全的躲避地点:室内要躲在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要远离建构筑物,待在开阔、安全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6.有效避险姿势:身体尽量蜷曲缩小,卧倒或蹲下;用手或其他物件护住头部,一手捂口鼻,另一手抓住一个固定的物品。如果没有任何可抓的固定物或保护头部的物件,则应采取自我保护姿势:头尽量向胸前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脖后,保护头部和颈部。</p> <p class="ql-block">撰稿:霍晨</p><p class="ql-block">照片:丛一多 各教师</p><p class="ql-block">编辑:张宁</p><p class="ql-block">初审:贾兆红</p><p class="ql-block">终审:赵立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