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安吉梯是户外游戏中的重要材料,它由长短不同的木板、直梯和高矮不同的人字梯组成,是一种典型的低结构材料,它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组合从而延伸出各种各样的玩法,而对于小班的小朋友来说,这却是一场不小的游戏挑战,让我们一起看看小朋友和梯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吧!</p> “梯”验之初见 <p class="ql-block"> 在帮助幼儿熟悉并认识游戏材料之后,孩子们兴奋地三两合作搬运梯子,很快场地上堆了很多材料,孩子们你帮我,我帮你,两两合作动手开始进行搭建。有长条梯、木板、高低不一的人字梯等材料,经过孩子们的组合,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还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有总设计师、指挥员、搬运员.....</p> 分析与反思 <p class="ql-block"> 初次尝试,孩子们的表现远比我想象的要好。他们通过自主游戏的活动方式,体验到了快乐与小成功。“一二、一二”、“搬梯子啦!”在这样的口号中,可以看出幼儿是非常乐意自己尝试搭建的,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搭建,做游戏的主人。孩子们互相提醒同伴要注意安全,有自我保护意识。当搭建已经有了初步的样子时,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上去玩了,“从哪边爬啊? ”“从这,这儿。”通过第一次的尝试,幼儿对于搭建的认识、对于建构空间的认识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初次尝试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幼儿没有目的性、没有计划,只局限于攀爬梯子。</p> 一对一倾听 <p class="ql-block"> 在初次尝试后,通过图片和视频分享、讨论当时的游戏场景,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反思幼儿获得以下经验: </p><p class="ql-block"> 1.搬运梯子需要两两合作,不能推挤。</p><p class="ql-block"> 2.零散的搭建没有组合起来的好玩。</p><p class="ql-block"> 3.要共同完成组合才能开始玩,并要商量好路径。</p><p class="ql-block"> 4.游戏前想好怎么搭,要有计划。</p> “梯”验之合作 <p class="ql-block"> 再次尝试,我们将问题抛给孩子,让他们来解决。老师:你们觉得哪些地方具有挑战性或者你觉得还可以怎么办?还听一听孩子们是怎么说的吧……</p> <p class="ql-block"> 老师:那我们下次再玩的时候,你们准备怎么搭呢?准备搭成什么样子的呢?</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玩了一段时间之后渐渐地习惯了,于是孩子们又有了其他的想法。点点说:“那儿有个空滑梯,我们可以和滑梯一起组合。”借助旁边的辅助器械:轮胎,我们又进行了一次新的尝试与挑战。</p> 分析与反思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的搭建变得更有序,“我们这次搭建只有架子、梯子、滑梯和轮胎的组合,这几样材料对于你们来说是不是太简单啦!我们还能用到哪些材料呢?”孩子们立刻有了自己的想法,“可以用木条”、“可以用垫子”……大家的想法越来越多。老师鼓励每一位幼儿大胆创设自己觉得最有趣的搭建组合,并把它画出来。再后期的游戏中,我们可以搭建出各种不同的造型,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多元化游戏!</p> 一对一倾听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几次的活动,幼儿的人事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与他人协调地能力、服务的能力、判断和决策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 简单的材料,在孩子们巧妙地组合下变成了形式多样的游戏,高矮不一的梯子与长木板组合成难易程度不一样的关卡。孩子们自由、自主地去探索和尝试,发现安吉梯的各种玩法。同时,我们发现孩子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积极与同伴协商,努力解决问题,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发展,游戏中,孩子们勇敢自信,并能够保护自己。</p> 成长与收获 <p class="ql-block"> 在自主游戏中不仅要合作,还要会明确的分工才能保证游戏顺利开展。教师追随幼儿的兴趣及搭建要求,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材料、场地、并及时捕捉游戏中的生长点,使得一个个游戏延续并形成一个又一个的链接。活动从室内延伸到室外,游戏空间更加开阔,材料更加丰富,内容更加丰富,幼儿更加自主。幼儿是场景建构的实施者,是搭建场景的体验者,又是搭建场景的改造者,他们在体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游戏中学习,成为真正有能力的学习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