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连村”村名最早出现于明洪武14年(1381)新化造“黄册”,主要用于全县田亩赋税与服役之依据,该村当时隶属太阳乡十都,晚清同光年间隶属安集团,宣统二年(1910)改为新化县安集乡上连村。村名源自新化十二溪中之“连溪”,故连溪上游流域范围名“上连村”。“上连村”对应范围在今冷水江市境内,地域分布主要在中连乡与矿办。</p> <p class="ql-block">《新化县志》关于上连村记载如下:“上连村,其小村落有中连溪、浪石江、曾家冲、段家湾、杜家湾、杨家荡、张福原、官路湾、黄家洞、大槽、霖雨冲、拳山、江家坪、七里江、陆家塘、铜矿山、邬家冲。在县东四十里,广十五里,袤十五里。东界铁山村,由大槽东南行,经霖雨冲通铁山之沙坪;南界下连村,由乱石江南行,经中连溪,越洪家坳通下连之连溪桥;西界满竹村,由乱石江西南行,越萝菔岭、茅冈坪通满竹;北界文青村、沫(洙)矿村,由乱石江东北行,经杨家荡、官路湾、椽木山,通沫矿之漩塘湾。连溪自沫矿流入,有铜矿水、出铜矿山,大槽水、出霖雨冲,福原水、出张福原,曾家水、出曾家冲,俱西注焉;有七里江、出江家坪,黄家水、出黄家洞,俱南注焉;栗溪自沫(洙)矿村流入,有陆家水、出陆家塘。有铜矿山,南别于樊家岭;有椽木山,东别于黄柏塘;有拳山,北别于太平山;有权文岭,东北别于陆家塘山。有双江桥、椽木桥、乱石江桥俱跨连溪。有伴云庵,在霖雨冲(今福元村9组)。大姓杨氏、李氏、段氏”。</p> <p class="ql-block">从古县志可以精准得知上连村的四至区域范围:东至矿山樊家村,南至中连洪家坳(波月洞),西至诚意萝菔(萝卜)岭,北至矿山七里江。该村冲多、溪多、山多、矿多田少,人口也多,矿产资源相当丰富,比如七里江产铁矿石与铅锌矿,飞水岩、椽木山产锑矿、铜矿山产铜矿,曾家冲、张福缘、杨家荡、盐菜氹出产煤炭。因为该村有众多的地下矿产资源,所以人们生活相对富裕,村民就算不种田、不读书、没有田产也可下矿井、上矿山做工,生活根本不用发愁。</p> <p class="ql-block">该村交通地理位置优越,锡矿山通冷水江和通往蓝田的两条重要锑品交通运输线必经该村。民国时,该村椽木山人“锑矿大王”段楚贤生产经营锑矿成为湖南全省首富,被誉为湖南的“银菩萨”,并在飞水岩、羊牯岭修建碉楼二座组建“矿警连”。碉楼作用并非抗日,主要保护羊牯岭下的“段家大院”、矿井、矿山等个人私有财产,目的是为了防范土匪侵袭骚扰掠夺,大的土匪武装有二股,龙山、鸡叫岩土匪,及十八茅湾等众多小股土匪武装。另外,为保障锑矿安全运输,必须由矿警持枪沿途押运,未通公路前是全部由人力运输至安化蓝田装船顺涟水到长沙,再上火车运往广州、香港;或人力运到下连村漩塘湾(冷水江大湾里)上船顺资水运往武汉、南京、上海,最后销往国外。冷水江最早一条公路冷锡公路开工于民国36年(1947),至民国38年(1949)全线通车,由新化石冲口镇经冷水江过轮渡通往锡矿山,此后才改变人力挑运锑矿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上连村大姓李氏、杨氏、段氏家族势力如日中天,并有雄厚经济实力建家族祠堂。李氏源于连溪(下连)、杨氏源自坪溪(文青)、段氏源于化溪(南宫),该村李氏宗祠位于张福原(今中连福元村,保存原样)、杨氏宗祠位于杨家荡(今杨家居委会,80年代因建塘冲煤矿而拆毁)、段氏宗祠座落在南矿椽木山(正努力修复中)。关于三姓祠堂,解放前有民谣:“李家祠堂有两样,杨家祠堂裁葱蒜,段家祠堂庙一样。”通俗讲就是李氏宗祠有二种不同建筑风格,因邵阳、新化工匠各承包一半,故建筑风格不同;杨氏宗祠因中央天井没铺青石,土壤裸露,天井中央可利用种植蔬菜;段氏宗祠因地势位置偏高,建筑面积较小,并不霸气而显得如同小庙一般。三大望族历来联姻通婚,李氏宗族代表人物李举毅、李文,杨氏宗族代表人物杨源俊、杨笃武,段氏宗族代表人物段楚贤。当时整个安集乡流传这种说法:“李家的权、杨家的田、段家的钱。”新化民国历史上这5位风云人物在锡矿山都开采锑矿、参与经营或占有锑矿股份。</p> <p class="ql-block">在上连村,尤其“三湘首富”段楚贤,长沙明德中学毕业,民国9年(1920)专营锑矿,年产纯锑4千余吨,最盛时员工有2万余人,为锡矿山最大锑矿矿主。段在下连村漩塘湾(大湾里码头)建有“大兴庄”(原向东学校附近),开展航运业务;在中连溪建有“段庄”(中连疗养院附近),购买大片良田,向佃户收取地租;他的生意买卖在长沙、武汉、南京、上海、香港都有分号;他在武汉和长沙还有房地产。湖南和平解放谈判就在长沙“段公馆”秘密举行。当时段楚贤可谓家财万贯、日进斗金。</p> <p class="ql-block">有资料记载,1921年新化大旱,段楚贤用船从益阳、汉口运回几万石(担)蚕豆救灾,在“大兴庄”门口施粥赈济灾民。当时新化全县128村,每村捐谷100石(担),共1.28万石(担),作为济困赈灾之用,为“段捐积谷”;1940年捐款两万银元(光洋)优待出征抗日军属;同年8月,段又捐款十万银元设立“新化县奖学基金”,凡新化青年考上大学者一律奖励。此外,还将公司房屋一栋,捐给锡矿山商工子弟学校作校舍。因此,1941年,段分别受到当时国民政府内务部、湖南省政府、宝永师管区、第六区专员公署及新化县嘉奖,给他颁发了奖章和匾额“输财救国”;1943年,捐出大洋12万元设立“楚贤奖学金”;1947年个人出资倡修《新化段氏族谱》;1948年,在长沙天鹅塘48号,湖南宪兵团团长姜和瀛及民主人士马子谷等人,以此作为秘密聚会点,经常商议起义及迎接解放诸事,天鹅塘48号是段楚贤在长沙的住宅之一;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49军147师一个团到达锡矿山,锡矿山第一次获得解放,几天后战略撤退,锡矿山党总支向段楚贤的源和炼厂募集黄金32两,银洋3000元,供应了部队。另外将银洋500元由地下党员潘洪盛、刘珞增等护送县城转交解放军147师。还借了七支崭新德国造二十响自动驳壳枪和几百发子弹,加强工人的武装力量。1949年7月,段楚贤迁居香港。段在香港得知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唐生智、李觉等准备起义迎接湖南解放缺乏经费时,立马汇寄一万银元解其燃眉之急。解放后,当国家发行第一期公债时,段楚贤仍辗转授意留矿人员购买达二亿多元(旧人民币)。1953年9月1日,段楚贤因患胃癌医治无效病逝于香港,享年64岁。</p> <p class="ql-block">李光明,巫山一段云。诗人,作家。中华李氏诗词学会副会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