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兩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p> <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切实保障师生在突发事件来临时的生命安全,使每一位师生都切实树立起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好安全知识,提高应急避险能力,我校特制定活动方案,并于2023年5月11日下午,举行了以“铭记历史,警钟长鸣”为主题的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活动。</p> 消防演练 <p class="ql-block"> 各班召开“预防火灾”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确保每一位学生掌握逃生知识。</p> <p class="ql-block">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在安全疏散演练开始之前由学校统一组织观看了消防视频,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p> <p class="ql-block"> 警报信号响起,班主任告知学生“发生火灾了,不要慌”,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浓烟导致窒息。在穿过浓烟区域时用湿衣服、湿床单等裹住身体,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行走。发现身上有火苗时,千万不要跑,应就地打滚或用衣物压灭火苗。</p> <p class="ql-block"> 全部集结之后,由王晓峰老师对灭火器的使用进行了讲解和演示,使师生们基本掌握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遇到突发事故时自护自救的防范知识。同学们兴致很高,排队自愿进行操作。</p> 地震演练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升学校地震应急避险能力,让全体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在发生地震等紧急情况时,能按学校紧急疏散预案快速、有序、高效地疏散撤离,最大限度地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我校特制定方案,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进行了一次防震应急疏散演练。</p> <p class="ql-block"> 其次,由各班班主任组织召开班会,说明地震的危害,逃生路线及预防踩踏事故发生相关注意事项。</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5月11日下午4:50分,随着刺耳的警报声响起,防震疏散演练正式开始,全体教师和工作人员快速到位,各班主任指挥学生按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并立即清点人数向指挥汇报。整场演习花时5分零一秒,共撤离师生34名。</p> <p class="ql-block">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服从指挥,听从命令,快速、安全疏散,整个过程中无人拥挤、推搡、重返教室,更没有喧哗、开玩笑;各位老师圆满完成各自的任务。</p> <p class="ql-block"> 防灾减灾系列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掌握避灾自救的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减灾能力,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最大程度防止灾害的发生,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收效明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还将一如既往地要求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生命教育,让学生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