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明亮那方

韩炳华

<p class="ql-block">午后,阳光明媚,微风习习。</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数学工作坊第二次活动在美丽的授田英才学园拉开了帷幕。</p><p class="ql-block">今天下午的活动共分三个部分:论文解读、GGB软件学习以及教学设计展示。</p> 深挖题目,提升解题力 <p class="ql-block">这几天,对于论文组的同志们来说,应该说挺备受“煎熬”的。到底分享什么?如何来分享?线上线下交流多次,最终认为,按照第一期的模式,应该是学着写论文。于是,就有了对拐点问题的认识、对课后题的再研究等。</p><p class="ql-block">分享开始,我首当其冲,简要把作者的写作思路略作陈述,然后把自己从第一次活动结束后开始的“论文”写作历程向老师们进行了汇报。同时,共勉老师们有想法就写,及时写,不要等想明白再动笔,先写起来。末了,王桂滨老师让我们把该题的解题思路说一说、讲一讲。一顿愣怔,这不成了试题研究了吗?说实话,大家把心思都用在如何学着写论文上了,而对于作者对题目的研究、思路方法的阐释没有用心去琢磨,于是,“尴尬”就来了。好在,“外援”及时救场。</p><p class="ql-block">孙元美老师讲解思路清晰,注重对基本图形的构建,既有自己对本题的理解与分析,更有对作者巧思妙想的推崇;田瑞先老师年轻有为,解题能力强,带领大家一起用多种方法对此题进行分析,言简意赅,思路明了;郑莹莹老师从三角形面积的角度给了我们证明两线段相等的思路;赵珊老师则从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维度让我们对此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p> 学习新技术,引领新课堂 <p class="ql-block">王志刚老师肯钻研、乐琢磨,将GeoGebra5.0软件使用的得心应手,切实做到了用技术引领课堂。王老师从软件界面开始说起,向老师们娓娓道来,然后示范软件使用步骤。经过王老师的讲解,原来觉得很难的操作变得简单起来。还别说,一边听王老师讲解,一边动手操作,小试牛刀、学有小成的成功感充斥每个人的心田,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p><p class="ql-block">课后,王老师还给大家布置了作业,进一步巩固提升。</p> <p class="ql-block">老师们积极提交作业,这份执着,值得点赞</p> 教学再设计,百花齐开放 <p class="ql-block">教学设计组的陈洪美老师亮登场,为我们分享了《轴对称》这节课的设计思路。陈老师从课标解读到教材分析,从小初衔接到设计意图,环环相扣,既注重大单元视角,又彰显章起始课的作用。</p><p class="ql-block">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王桂滨老师为我们提出了修改意见,那就是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习本节知识的必要性,想通了该点,课的设计就会更上一层楼了。</p> <p class="ql-block">一下午的时间稍纵即逝,交流,碰撞,辩论,反思。提质增效,落实双减,一群数学人用自己的方式在践行——乐此不疲,眼中有光,心中有爱,向着明亮那方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