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游走岭南明珠始兴县(三)——客家传统民居围楼

Huxulao

<p class="ql-block">  始兴县是典型的客家区域,村落民居充满客家特色。到始兴县,围楼是不得不看的。</p><p class="ql-block"> 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始兴自古有“有村必有围,无围不成村”的说法。在冷兵器时代围楼围屋具有防匪、防盗、防火等功能。这里有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的围楼249座,长围、满堂围更是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始兴的围楼与福建的土楼、梅州的围屋有较大的不同,虽然都注重防御功能,但福建土楼以圆形为主,墙体大都用土夯实而成;梅州的围屋单层为多,呈半圆开放型,而始兴围楼基本呈方形,墙体以青砖、河石为主。</p> <p class="ql-block">  想把始兴近250座围楼找齐可不是件易事,所以,我选了有代表性的几座围楼。</p><p class="ql-block"> 沿x346,从司前镇穿过车八岭自然保护区便可来到罗坝镇,长围便位于罗坝镇以北2km处的长围村。长围,又称燎原长围,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乡人尊称为“人文公”的曾毓蔚开始建造长围村围屋。 历时8年,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竣工。</p><p class="ql-block"> 长围村围屋为河石青砖瓦木构筑,由围楼、祖堂和民居组成,坐北向南。由一围三排屋组成的长围。 围屋内外都有天井。围楼前还有三栋屋,设有祖堂,两边也可以居住。 前部分为三厅四房组合,为上厅、中厅和下厅,上厅供奉祖先神位。正门青花石方形门框,河石砌墙基,青砖砌到顶,顶呈尖峰状盖青瓦。前部分祖堂两侧的民居二厅四房组合,厅居其中,分前、后厅,房居厅的两侧各有二间。方窗用红砂岩凿成,青砖砌墙整齐划一。祖堂和厅的地面铺薄青砖,栋与栋之间的檐街、巷道笔直,水沟用红砂岩铺砌。前部分有门坪和水塘。后部分为长方形围楼,底层外墙厚1米,砌筑2米高河石墙脚,二层以上青砖砌墙到顶。</p> <p class="ql-block">  顶层四面出檐,底层红砂岩石凿成的圆形小窗,二、三层红砂岩石凿成的竖一字形窗,四层方形窗。</p><p class="ql-block"> 长围屋第四层的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角,各设计了两侧伸出外墙的“V”型炮角楼和瞭望孔。</p> <p class="ql-block">  围楼用花岗岩石砌拱门,门楣有“人文蔚起”阳刻行书牌匾。</p> <p class="ql-block">  围楼内中间有天井,所以气流畅通、光线充足、冬暖夏凉。二层以上天井四周出靠栏(走廊),每层楼有28间房。围内有木梯可登楼。天井内有水井一口,红砂岩石凿成的圆形井圈,围楼门前的天井铺上河卵小石。</p> <p class="ql-block">  楼内房间墙上的标语,满是时代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角楼上布有射击孔和瞭望孔,角楼地面升高,以便防守人员观察外部情况。</p> <p class="ql-block">  从瞭望孔往外看,视野开阔,可无死角观察外部情况。</p> <p class="ql-block">  位于隘子镇的满堂围,又称满堂客家大围,是清朝豪绅官乾荣所建,始建于清朝道光十六年(1836年),咸丰十年(1860年)历时24年才竣工。是始兴县现存客家围楼中最完整的一座,也是广东省规模最大的砖瓦结构围楼,有“岭南第一围”之誉。</p> <p class="ql-block">  满堂围建筑布局是北方古代城堡和四合院住宅的组合,集古代、近代客家建筑风格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满堂客家大围坐向为坐北偏西、向南偏东;整座大围背靠青山,傍依小河。 满堂客家大围的墙基格外坚固,一般厚0.6米,其中中围楼主墙基厚达2.4—8.2米,全部用河卵石砌成,叠角放花岗岩石条。 墙体上布满了各种瞭望孔、射击孔。</p><p class="ql-block"> 满堂围由上、中、下三个小围楼连接构成,俯瞰呈“屋包围、围包屋”的“回”字形格局。楼层由二层和五层不同的规格组成,中间围楼高16.9米,另两座稍矮的围楼拱卫其前后。围内则由三个建筑群组成:中部为“中心围”,南部为“上新屋”,北部为“下新屋”。 </p><p class="ql-block"> 满堂客家大围有三个建筑单元各四个角,共建有12座观望楼。围楼中有栽花种树的大院4个,祠堂6个,议事厅17个,天井16个,水井四口,寝室、厨房、储粮间、杂物间、厕所、牲畜栏舍等大小房间777间。 </p> <p class="ql-block">  花岗岩砌筑拱门。各围楼仅向外开一扇大门,门板用铁皮包裹,并有铁杠横顶。若遇盗贼侵扰,大门一关,围楼便成—座固若金汤的城堡。大门两侧或顶部设有水池,若遇敌人放火烧门,只要打开机关,水池内盛满的水便可倾泻而下灭火。</p> <p class="ql-block">  整个大围楼墙体的青砖经人工磨制。据说,当时对磨制青砖的工序、质量把关十分严格,每个工人每天磨制数量有要求,如果磨多了,第二天立马辞退。</p> <p class="ql-block">  满堂围内地面通道由鹅卵后和青砖铺就。在主楼后的通道上,用鹅卵石铺了一大大的八卦图,以驱邪避鬼。</p> <p class="ql-block">  围楼顶部房梁比一般房梁密,这是为防御而设计,如来犯之敌从屋顶揭瓦也根本无法进入房内,真正起到防梁上君子作用。在密密的梁下,还有一层正常的梁,主梁上刻有“万代兴隆”四个字。中梁中间开有一槽,内置麦穗、稻谷、金丝、银丝,代表金银财宝,用两木条封口,因木条似一双筷子,寓意“快生贵子”,这梁也称为“子孙梁”。</p> <p class="ql-block">  围楼的窗户设计也充满防御和逃生功能,窗边有一闸刀形木板,揭起木板窗中铁杆可收入墙内,人可从这里爬出瓦面,放下闸板,铁杆便无法移动。</p> <p class="ql-block">  在南部的“上新围”,还住有六户官氏后人,他们对自己祖上建设的围楼充满自豪,也给我分享了不少围楼建筑的趣事。</p> <p class="ql-block">  在沈所镇沈南村。有一坐三栋围,整座围楼由青砖、河石和木构筑。该围楼坐西北向东南,建于清代。面阔21米,进深18.4米,五层高约15米。顶层四角稍凸出。二层以上天井四周出靠栏(走廊)。围墙牢固结实,底层外墙厚1米。二层以上开竖一字形和圆形小窗,围内天井有水井一口,围内有木梯可登楼。</p> <p class="ql-block">  沈所镇石下村,有一座“栋护晴岚”围,保存十分完好,而石下村也是“广东古村落”之一,值得一游。“栋护晴岚”围在上一篇中有详细介绍。</p> <p class="ql-block">  具有光荣历史的红围,位于沈所镇沈北村,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以前叫奠安围,因用石灰、糯米、蜜糖浆砌的石墙,长年日晒雨淋、风雨侵蚀,墙体呈红色,就叫红围了 。该围坐西北向东南,五层高约15米。围楼瓦面已毁,只剩下四周残墙,竖一字形窗,内大外小。围墙牢固结实,底层外墙厚1米。门楣“奠安”。</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春至1941年春)中共广东省委曾在红围办公,是广东省委和抗战军民的堡垒和根据地。时任省委书记张文彬和省委机关工作人员住在红围的四楼,省委电台设在五楼。1941年2月,粤北省委迁到韶关,省委电台仍然留在红围执行任务,一直到1945年夏天,省委机关全部撤出红围。在那血雨腥风的岁月里,中共广东省委从这里发出的红色电波,保持着与党中央的密切联系,指挥南方地区的抗日战争工作。在那白色恐怖、血雨腥风的日子里,原省委在红围克服了许多艰难困苦,组织开展一系列重大活动,作出过许多重大决策。红围,在中共广东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p> <p class="ql-block">  在距红围不足2km的八一村,有一座同样具有红色烙印的围楼——外营围。外营围楼,建于清末,民国初年当地群众又自发地集资修缮围楼瓦面和楼板。围楼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是一座砖、石、木质结构的方形围楼。高四层约13米,围内有水井、住房,底层墙厚2.2米,用河卵石叠砌,四角用赤褐色石条叠层砌到顶,二层以上开射击孔(或瞭望孔),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游击队驻所。</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1日,国民党第七战区187师与始兴县地方武装共2000多人,联合进攻八约乡抗日根据地,包围沈所外营村。驻村的始兴人民抗日武装风度大队主力一中队与当地民众奋起反击,并转入围楼,利用围楼坚实的围墙及周围有利地形与敌激战3昼夜,敌军多次增加兵力向围楼进行攻击,久攻不下,后在围楼以西的外面挖掘一条通向围楼墙基的地道,在墙基埋下大量黄色炸药,对围楼进行炸毁,使围楼大部分被烧毁。风度大队24名战士牺牲,88名群众惨遭杀害。国民党反动军队还宰杀村中牛猪100多头,烧毁民房130多间,震惊粤北,骇人听闻的“外营惨案”,现存弹痕累累的围墙残壁。</p> <p class="ql-block">  1950年12月,始兴县委、县政府组织人力清理被国民党军炸毁的外营村围楼,收殓烈士和死难群众忠骨,拜祭后安葬在村旁新建的烈士墓。 外营村也更名为八一村。</p> <p class="ql-block">  走进始兴围楼,体验客家民居,发现“东方古城堡”,追忆抗日烽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