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双减”背景下,武川县第一小学坚持“减负提质”、落实“五育并举”,通过多元化的社团活动来发现每一个孩子、激励每一个孩子、成就每一个孩子,努力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p><p class="ql-block"> 其中科学探索社团是由田晓欢老师带领,33位热爱科学的一、二年级孩子们组成的队伍。该社团旨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科学不是枯燥的定律和公式,它无处不在,他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引领我们观察、探索和思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吧!……</p> 鸡蛋的沉浮 <p class="ql-block"> “鸡蛋浮起来了”的实验原理是阿基米德原理,也即浮力原理。浮力原理指的是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下沉静止后排开液体的重力。在清水中,鸡蛋的密度大于水,因此鸡蛋只能沉到水底;但当水中加入一定量食盐,使盐水密度超过鸡蛋时,鸡蛋就会在盐水中会浮起来。</p> 漂浮的乒乓球 <p class="ql-block"> 本次社团活动是做神奇的乒乓球漂浮实验。这是一个关于伯努利原理的实验。</p><p class="ql-block"> 通过吸管在乒乓球下方吹气,乒乓球没有被吹跑,而是停留在吸管上方旋转。这是因为乒乓球下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快,空气压力变小,乒乓球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慢,空气压力大。这两个空气压力差值使乒乓球停留在吸管的上方了。</p> 制作彩虹雨 <p class="ql-block"> 将含有各种颜色色素的食用油倒入清水后,由于食用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食用油就会带着色素浮上水面。静置一段时间后,由于色素密度最大,色素开始沉入水中,且与水相互溶解,于是就形成了梦幻的彩虹雨。看到漂亮的彩虹雨落下来,同学们都非常兴奋雀跃。</p> 制作指尖平衡装置 <p class="ql-block"> 本次社团活动我们制作了神奇的指尖平衡装置。准备三根竹签或一次性筷子,用橡皮筋或轻粘土固定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就拥有了一个平衡支架。接下来在两边加上重量对称的物品,就可以让这个支架重心下降,最终稳稳站立于你的手上甚至是其它物品上了!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继续改进这个装置,让它变得更稳定。通过这个小实验我们知道了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质量对称分布、重心低于支点有助于物体保持稳定。</p> 搭建“面条塔” <p class="ql-block"> “如何在材料限定的基础上,制作一个面条塔?”本次社团活动的任务就是利用意大利面和超轻粘土,在限定时间内做成一个稳定的塔结构,老师给出了“三角形”这个关键词的提示。同学们在制作面条塔时,都小心翼翼,但有的小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没能成功。老师就此鼓励同学们科学实验不是每次都能够成功,知道原因也是一种收获,动手能力也是最终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次活动让学生们在动手过程中思考和创作,更注重学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让孩子们敢于犯错并尝试不同的想法,从探索发现中引导综合思维的养成,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p> 拉不开的书 <p class="ql-block"> 很多人都参加或见过拔河比赛,但是用书本拔河却不常见,为什么书本也能拔河呢?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科学奥秘呢?</p><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社团活动我们发现,将两本书的书页交错叠加,相互间隔一页后,无论是将其中一本书提起,还是分别将两本书向外拉,两本书均紧紧贴合在一起无法分开。这是因为书页两两叠加在一起后,由于书页紧紧贴合在一起,当提起其中一本书或分别向外拉书本时,书页之间会产生巨大摩擦力,导致书本无法被轻易分开。</p> <p class="ql-block"> 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却蕴藏着大大的科学原理。小实验,领悟大智慧,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学家,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愿每个孩子都爱上科学!</p> <p class="ql-block">编辑/田晓欢</p><p class="ql-block">初审/李润梅 牛瑞春</p><p class="ql-block">终审/高鸿升 史俊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