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一篇 初心</p> <p class="ql-block">初心 第一年</p><p class="ql-block">2020年九月,三校合一。就像自然界河流的汇聚一样,小溪汇成大河,会产生新的浪花,我们地理组新的老师的加入,带来了新气象!这不,组长说,我们地理也有奥赛了,给大家带来了新的平台了,可以试一试的!我说,我们学校层次的学生哪能获奖呀!浩真说,任老师,可以的,像“地理小博士”竞赛,在五高我组织过,没那么难,我们都有学生获奖!浩真的话,给了我信心,我们决定成立地理社团,准备参赛。</p> <p class="ql-block">成立地理社团后,进行了多次地理社团活动,燃起了学生的地理兴趣。最后,因为分班,更因为老师的竞赛知识的欠缺,能力不足,不知道如何带领大家继续前行而放弃,但却种下了一粒竞赛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第二篇 尝试</p><p class="ql-block">“海亮杯2021—2022学年全国中学生地球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p> <p class="ql-block">重拾信心 第二年又一个9月,组长发了信息,说地理奥赛来了,鼓励我们积极参赛重决定参加“海亮杯”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并着手报名准备。</p><p class="ql-block">接下来又一个地理奥赛消息,今天知道那是“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李老师抓住了机会,组织两名同学参赛。地理竞赛在组长的鼓励下,我们积极尝试参赛。</p> <p class="ql-block">当看到了岸在哪里,然后尝试涉水过河时,一切都会好的。一个月的时间,我发动学生积极报名,鼓励他们战胜自我,积极尝试。并开展拼图竞赛,培养地理兴趣。</p><p class="ql-block">“独行快,而众行远”,不仅学生要组团参赛,老师也要组成团队,合作商量,才会走得更远,克服旅途的寂寞和困难,最后到达成功的彼岸!最后,组成了高二以我所教的班级的高二代表团队和马杏丽老师的高三代表团队,我们共同参赛。</p> <p class="ql-block">结果 李老师的“国际”地理科学竞赛是网上的竞赛,按日期进行。虽然如此,因为是第一次尝试,仍然克服了网上监考,打印答题卡,超长(三个半小时)的答题时间,并且邮寄答题卡等一系列难题…还好,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李老师的竞赛取得了一个全国铜奖,这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我们组织的竞赛是线下的,因为疫情,不断的后推。到2021年春天,疫情仍没过去,最后决定网上竞赛。因为参赛学生近30人,并且当时学生在学校上课,无法满足“电脑+手机”两种设备的条件,更因为我们的克服困难的信心不足,也因为缺少勇气,最终放弃了……</p> <p class="ql-block">第三篇 践行</p><p class="ql-block">第一场竞赛:第十九届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大陆地区选拔赛</p> <p class="ql-block">第三年 重新点燃希望</p><p class="ql-block">经过两年的摸索,我们大概弄清了地理竞赛一年中有三类在进行,分别是《国际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地球小博士》竞赛和《“海亮杯”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下定决心,今年全部尝试一下,积累实战经验!</p> <p class="ql-block">两队合一:学生们的参赛热情被调动起来,有十几个学生报名,但国际地理奥赛大陆预赛名额一个学校只有4名学生,并且只能组成一个参赛队伍,玲玲和我同时参赛,北京奥委会打来电话,让我们协商,我们两队合一,最后组成了李坤恒、张家庆、铁首琦和魏子翔四人参赛团队,准备应赛。</p> <p class="ql-block">第一场:国际地理奥赛赛事</p><p class="ql-block">2022年10月底,全国疫情肆虐,我们封闭在学校近一个月,然后闭环回家上网课,竞赛的事真的很焦心,不停联络主办方,了解考试信息。</p><p class="ql-block">我们成立了网上的竞赛联络微信群,师生一边上课,一边关注各种信息,努力克服困难,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疫情期间,网上组织考试最后经过沟通,主办方了解到我们的困难,不在要求参赛团队在一个地点参赛要求,同意学生居家网上考试和用设备监考,并且进行了考试培训。我们做好了心理准备,及时关注学校的网课信息和竞赛的考试信息,平衡二者的冲突。</p> <p class="ql-block">干劲十足</p><p class="ql-block">网上考试邻近,学校网课仍在继续,我们抖擞精神,和各班沟通好,和竞赛指挥部沟通好,争取最小的代价举行考试。</p><p class="ql-block">答题卡电子稿发下来了,但打印一份需要54张,各村各区都在隔离,交通不便,打印机不好找,纸张也较多,…我们召开腾讯视频会议,师生共同商量解决办法,还有家里没有电脑的,有电脑没有摄像头的等等,问题一点一点解决…</p><p class="ql-block">解决打印,居家隔离难题</p><p class="ql-block">只要有信念,就能克服一切困难,终于,在11月2日上午8:30,我们解决了打印和考试设备问题,通过网络监考,准备进行考试……</p> <p class="ql-block">考试</p><p class="ql-block">国际地理竞赛的习题难度较大,考试时间长,整整考了一天。</p><p class="ql-block">分享答题感觉</p><p class="ql-block">顺利完成考试,很为同学们高兴!参与就是起步和开始,任何事都有第一次,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真的,只有参与了,你才会有体会,习题难度大,让我们知道天外有天,也让我们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让我们看到了更大的天地。相信这次参赛的种子已经种到了同学们的心里,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催生下,会抽枝开花,长成一颗参天大树!</p> <p class="ql-block">第二场:2022-2023年度(第十六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p> <p class="ql-block">准备第二个竞赛:关注的“地球小博士”来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1月15日可以网上报名。趁着第一个竞赛成功举行的振奋,玲玲和我再次组队参赛,毕竟,“独行快而众行远”,拥有团队,方能成事。这次最少需要20人以上方可组队参赛,我们两个在隔着屏幕在网上鼓励学生报名。更令人高兴的是,这次,谢颖老师也参加了,我们的辅导员团队力量更足了!</p> <p class="ql-block">建立竞赛团队</p><p class="ql-block">教师团队组建后,我们的重心工作放在了学生竞赛团队的组建。由于在国际地理竞赛中,李坤恒同学显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所以,这次组队任务由李同学全权负责,我们在从旁协助推动。</p><p class="ql-block">准备竞赛模拟题库</p><p class="ql-block">“地球小博士”竞赛不同于国际地理奥赛,这种竞赛举行了很多届,试题难度不大,30分钟60道题,题量小,时间短,主要考察速度和正确率。搜索看到网上获奖的经验,成绩已经追到满分水平方能获胜。参赛时间自由,从11月到来年3月,组织形式灵活,可自己选择考试时间。越如此,难度越大,所以,我们三个辅导老师忙着搜索购买各种试题,来进行培训。</p> <p class="ql-block">网上报名</p><p class="ql-block">先后组织了28名同学报名,同学们也很辛苦,一边要上网课,一边在很有限的课余时间里做竞赛题。这成了一段师生共同的充实的时间段的美好回忆由于是第一次组织,我们研读文件,按图索骥,一步一步往前推进,有什么情况,及时沟通,利用中午学生吃饭的时间,召开腾讯会议共同协商,集思广益!</p><p class="ql-block">地理小博士组队需要以学校为单位来报名,并且需要学校按章,可目前学校因为疫情放假,我们在焦急等待!</p><p class="ql-block">因为有校长支持,魏老师在疫情肆虐期间帮到我们,我们有了按有学校公章的竞赛申请书,终于报了名,可以进行下一步了!</p><p class="ql-block">学生信息收集参赛进行了两天,学生们都很积极。在这个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因为有共同的参赛目标,所以,学生们即使上网课也觉着与以前不一样,克服困难,学习有奔头。在学习之余,还会在群里共同探讨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我们通过钉钉和微信聊学生提出的各种地理问题,因为参与的同学多,我们的竞赛群成了各种地理思想分享的平台,同学们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虽然竞赛周期长达半年,可我们担心夜长梦多,以后,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变故,比如分班,比如不再学地理。终于凝聚的人心搁不住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在变化,所有的成功都要只争朝夕,永远没有完全的准备好,给自己一个限定的时间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我们果断选择元旦过后一周,放在期末质检后三天时间内,既让学生可以有时间考试,又可以不耽误春节的欢乐时光,所以,半年中,可选择的时间就很有限了!</p><p class="ql-block">学生放假了,我们辅导员团队时间却紧张了,我们要网上改卷,要到学校开会,要参加高二学业水平测试的监考工作,等等,所以,再小的一件事也要用心筹划了!</p><p class="ql-block">比赛临近,我们再次研读竞赛流程,斟酌各种情景,真的体会到学校组织考试时负责人的不容易!</p><p class="ql-block">万事俱备,我们成功完成了各种任务,可以考试了,这个时间段也是排除万难所能达到的。首先是要求28人同时间进入(已经放假了,春节将至,学生和家人都有各种事);再次辅导员们在改卷之余,在学校开会之余,在就要会考培训的间隙里,只能瞅准这个时间来陪同网上考试!我的体会,要做成一件再小的事,都需要精心筹划,每个人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就是团队的难点和魅力吧!</p> <p class="ql-block">我们召开腾讯会议,和学生沟通考试的各种事宜,尽我们所能,设想网上考试的诸多注意事项,交流学生考试报名遇到的各种问题,重点有清点了每个人的设备准备情况。同学们也献言献策,共同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p> <p class="ql-block">学生考试,我们辅导员也没闲着,玲玲负责监考截图,谢颖负责拼图上传,我负责写考试过程文案。这是最后的善后工作,我们终于要完成持续了几个月的筹划工作,之后,可以安心过春节了,祝愿心想事成!</p> <p class="ql-block">考试后讨论</p><p class="ql-block">考试很快,持续了30分钟,考试后立即出分数。因为是第一次实操网上答题,我们没有掏钱模拟考试,这考试让学生们心有不甘,觉着兴奋?刺激?遗憾?他们在群里分享着答题的各种心情,还有发着截屏自己遇到习题并寻求队友来解答!大家真的很快乐!</p> <p class="ql-block">第三场竞赛:“海亮杯”2022—2023学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p> <p class="ql-block">“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来了,这是我们瞄准的去年组织最终放弃的一种竞赛,今年决定要克服万难,力争举办成功!</p><p class="ql-block">报名的宣传工作是在“地球小博士”即将考试时候进行的,主要想借助积攒的人气和微信平台。可进入新学年,同学们要分班了,已经考虑选学科了,有的同学斟酌再三后决定不再学地理了,所以,这个竞赛的报名学生减少了很多,大家都在犹豫中。最后,还是鼓励了18名勇士参赛,在2023年1月15日最后报名截止日期前完成了网上报名。辅导员团队虽然也很犹豫,真的组织竞赛太费心费力了,但最后,还是决定我们三人再次合作,力争成功!</p> <p class="ql-block">这次比赛是在线下进行的,我们静待时间的到来。过年后,我们开学了,然后进行了重新分班,18名同学分到了不同的班级,涉及到十几个班,我们的联络虽然距离近了,但见面和交流更难了,学生的手机在家里,也没有办法讨论和谈心了,真的是咫尺天涯啊!</p><p class="ql-block">随着竞赛时间的临近,我们需要定期召开见面会,一来增加一些凝聚力,二来巩固一下团队的感情,学生们还是很优秀的。这是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能在学习之余,在紧张的学校生活中挤出一点点时间,真的需要很大的努力的,每次见面会,都是增加心理能量的,相信有付出就会有回报!</p><p class="ql-block">流程已经走到了准备参赛了,需要制作准考证。学生们在学校没有电子设备,也没有电子照片,我们需要拍照自己制作。这不,看,我们的拍照场面多热闹!</p> <p class="ql-block">制作准考证</p><p class="ql-block">上传照片和资料,制作准考证,一切亲力亲为,很有成就感的!</p><p class="ql-block">打印准考证</p><p class="ql-block">3月15日打印准考证,和主办方对接,安排考试教室,和派来的河南理工大学的监考老师联系,真的,涨了很多见识!</p> <p class="ql-block">考前准备:胡老师是河南理工大学的地质学院的一名讲师,是一位博士。他很年轻,但有一种书卷气,非常的认真,工作严谨。他在和我联系上后,即使工作实验任务繁忙,还是提前一天开车从焦作赶到我们学校,来到考点熟悉第二天的考试环境。他是个勤奋的人,提出第二天要7:30到校准备,我们三个相顾无言,提出能不能八点半到,毕竟考试是9点开始的,况且他开车这么远。他说自己没事,但还是答应了我们的时间约定。我们送他出去,他问我们去县城是哪个方向?我们很惊讶,他还要提前一天住在偃师吗?他的认真和严谨还有主动把事情做好的态度给我们上了一课,看来,博士的正能量也会渡给我们呀 !真的是我们我们要选择做对的事,结交对的人,会提高我们的能量级!</p> <p class="ql-block">考试:</p><p class="ql-block">学校支持的电子屏显示竞赛组织流程有一项是学校外要滚动屏显示“海亮杯全国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宣传,我们在送走博士后开始联系制作,本来想着很难的,但我们提出要求后,年级领导和学校领导都很支持,还有校长的积极推动,办公室王老师的辛苦制作。第二天考试时看到了闪烁的高大上的滚动屏的播放“海亮杯全国地理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和考试群里其他学校的别出心裁的的播报争相辉映,真的感觉是“只要有目标,认真去努力”,周围都有“贵人”相助。所以,奋进吧,我们每个人,只要目标坚定,再难的事都会成功!</p> <p class="ql-block">很感谢克服困难来参见竞赛的同学们,这是个两周才休息一次的周末,这是个静默的校园,这是一群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同学,他(她)们把自己叫醒,让家长帮忙,远道而来,为了一群人的梦想,为团队点赞,为梦想点赞!“青春,你好!我们是一群逐梦人,追逐成为最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博士带来的竞赛的各种组织事项,看着博士的认真,我也从不知所措变得耐心与细致起来,我知道,这也是我组织竞赛的收获:我”需要认真负责,“我”要独立完成各种组织事项,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在为了地理科学知识的普及而努力宣传,身体力行,践行服务竞赛,用心培养地理人才,为国育人!</p> <p class="ql-block">结果</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来,筚路蓝缕,有放弃,有坚持,当“努力把事情做成”时,真的很感谢自己的坚持,原来,努力本身就是这么重要!</p> <p class="ql-block">获奖</p> <p class="ql-block">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懦弱的自己,藏在黑暗的角落里默默艳羡那些站在聚光灯下的身影,殊不知,他们都曾是平凡人,只是在自己畏惧路的尽头是失败和嘲讽时,他们坚定地迈出一步又一步。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战胜怯懦的自己,勇敢地在未来的道路上迈出自己的脚步,或许最后你仍一无所获,可当你回首瞻望时,你不禁发现,你已经走了很远很远的路,你的每一步都已经重塑了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