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年龄趋于低龄化,其实这主要是儿童心理不健康造成的。</span></p> 心理健康教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长们平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这就需要家长们注意给儿童做好心理教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注意不要过分地关心孩子</span>。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不要贿赂孩子</span>。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不要溺爱孩子,限制孩子自由</span>。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span>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五、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span>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六、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span>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七、不要在公众场合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span>这会造成孩子自卑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八、不要过分夸奖孩子</span>。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九、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span>。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没有安全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十、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span>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十一、监护人不在孩子面前争吵,尽量给孩子营造安全温馨的家庭氛围。</span></p> 生活与心理健康 饮食与心理健康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有研究表明过多垃圾食品的摄入对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而健康饮食则有积极作用。</span>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膳食的均衡和营养的摄入,对于制造被称为神经递质的脑化学物质非常重要,这类物质能够将信号传递给大脑的神经末梢,降低机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并改善心情。</p> 运动与心理健康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心理健康也有帮助和益处。</span>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时,大脑释放的化学物质内啡肽又称快乐激素,不仅具有止痛的效果,还是天然的抗抑郁药。太极拳、瑜伽等注重觉察和调整自身呼吸的运动,有助于平静情绪、缓解焦虑。运动还可以提升自信、促进社会交往。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选择并培养适合自己的运动爱好,积极发挥运动对情绪的调节作用,在出现轻度情绪困扰时,可结合运动促进情绪缓解。坚持适量运动,每周三到五天,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对于预防和缓解焦虑抑郁更为有效。如有必要,可寻求医生和专业人员的帮助,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运动方案。</p> 睡眠与心理健康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睡眠质量是心身健康的综合表现。保障儿童睡眠质量与时间,可以有效减少心理负面情绪。</span>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睡眠不良提示着存在心理问题或生理问题,是心身健康不可忽视的警示信号。多数睡眠不良是情绪困扰所致,抑郁、焦虑等常见情绪问题都可能干扰睡眠。焦虑往往导致入睡困难,抑郁则常常伴随着失眠早醒等问题。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另一方面,睡眠不良会影响心理健康,加重心理疾病。睡眠不足会损害情绪调控能力,使负面情绪增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心理健康素养十条(2018年版)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b>第一条: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条: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条: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四条: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五条: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六条: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七条: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八条:预防老年痴呆,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九条:要理解和关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十条: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文:陈凤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审核:吴兰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