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现存的贝叶经写本,尽管在数量上不如纸书写本,但是在佛典中却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因为佛经的梵文写本主要是贝叶写本。随着纸张的发明,贝叶逐渐被黄纸所取代。但是,贝叶写本的影响仍然巨大:即使是流行纸书,有时也依据贝叶的形式而做成贝叶型的纸 ”</p> <p class="ql-block">大家都知道 :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纸是文字最重要的载体。在古代的欧洲,人们还长时间地利用动物的皮比如羊皮来书写文字;而中国,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但是甲骨、竹简都比较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阅读奏章,就要整整一车;绢帛虽然轻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贵,也不适于书写。到了汉代,由于西汉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甲骨和竹简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从而促使了书写工具的改进——纸。</p> <p class="ql-block">佛教传教的秘诀 ,而纸尚未发明以前,古印度以贝多罗作为纸类之代用品,称之为 “ 贝叶经 ”。佛陀的教法开始出现在棕榈叶、白桦树皮和法器上,其中不少是经由当时的海上丝路商人流传。依佛光大辞典记载,贝多罗,梵语 pattra之音译。乃供书写资料、经文之树叶。略称贝多、贝叶。现今南传佛教词条地区亦有用贝多罗写书者。pattra 虽为一特定植物之名,其学名为 Laurus oassia,亦指一般植物之叶,或书写用之树叶词条。其中,最适于书写者,为多罗树之叶。</p> <p class="ql-block">我真藏着一卷 “ 贝叶经 ” ,已经近三十年了的陪伴,但始终没有认真的解读过,因为看不懂这一系列的圈圈点点的文字,实在非常难理解它,难读懂它,有人会提问我,那既然看不懂,又不会读,那你为什么要花大价钱买啊 ?!你那么多年的陪伴算什么呢 ?!其实我那时上手时的感觉就是这一套 “ 贝叶经 ” 的外圈的上有朱砂红色,还有陪伴的是金粉金色,斑斑驳驳的成色,这是一件老物件,那时从我心底里看到了,或感觉到了它的珍贵,圈圈点点那种它认识我而我不认识它的那种期盼心情,于是我还是花钱收藏起来吧。再加上它深深散发着树叶的芬芳与清香。还真的舍不得扔下它不管呀 .……..,那种感觉只有自己进入了角色才会有这种体验。今天我非常认真地、而且非常小心翼翼地拍下视频奉献给各位爱好者,让大家仔细看看、认真观察这套远古年代 “ 贝叶经 ” 的每一个细节,我相信您的心里一定会很惊讶而慢慢地心里会渗透着无限的甜滋滋。</p> <p class="ql-block">这种多罗树之叶形似榈树,叶长、质稠密,书写以前先将叶晒干,截成宽约六公分,长约六公寸之叶面,左右各穿一或二小孔后即可书写。先用针、刀锥或铁笔等尖物戳刻叶面,复以煤烟等制成之墨汁流染其上,待拭净后,叶面即留有书写之痕点。若于其叶书写经文,则称为贝叶经。写毕后,再以丝线贯串贝叶成束,用与贝叶同样形状之两片大形夹板,压于上下两面,如此可免散乱、错简。</p> <p class="ql-block">据《佛本行集经》记载:“ 时彼天王,知如来意,即持笔墨及多罗叶,往诣佛所。” 也就是说,在佛陀住世的时代,贝叶经词条就已经存在。《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云:“ 缇紬贝叶,文字参差。”《开元寺求得经疏记》等目录亦云(大正55·1092b):“ 中天竺大那烂陀寺贝多叶梵字真言一夹。”《酉阳杂俎》曰:“ 贝多出摩伽陀国,长六七丈,经冬不凋。此树有三种:一者多罗婆力叉贝多,二者多梨婆力叉贝多,三者部婆力叉多罗多梨。并书其叶部,阇一色,取其皮书之。贝多是梵语,汉翻为叶。贝多婆力叉者,汉言树叶也。西域经书用此三种皮叶,若能保护,亦得五六百年。”</p> <p class="ql-block">其实,佛学基础的诞生 ,佛经最初仅是师徒相承,口口相授,并没有见诸文字。到西元前一世纪第四次结集时,才把经文和注疏记录在棕榈叶上,成为卷帙浩繁的三藏经典。佛陀涅槃后,他的弟子举行了 5 次大规模的结集活动,将佛陀宣讲的教法,刻写在贝叶上,称为 “ 贝叶经 ” 。贝叶经完整记录了佛教原典,成为后来佛学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在第一次结集中,结集了 “ 法与律 ” 。法,就是经典( 最初法并没有五部与四阿含的分类组织,而是在后世的传承期间才被分类整理的 );律,分止持戒( 禁止事项 )和作持戒( 遵守事项 )两种。此次结集,真实地记录了佛陀的教法。第二次结集是在佛陀灭度后一百余年,七百比丘为戒律上的十条诤议,会合在毗舍离城裁判此事。第三次结集是在阿育王时代,以目犍连子帝须为首的高僧,在华氏城进行结集,对经和律都做了分类整理,对佛教的修行方法、律的戒条和作法规定加以体系化,将难解的语句下定义加以说明 ;并将关于经律的研究文献辑录起来,形成论藏。这次结集,第一次形成了经、律、论三藏的佛学体系,刻写成贝叶经。</p> <p class="ql-block">在这次结集之后,阿育王派遣的佛教僧人携带刻写三藏的贝叶经,前往中亚、尼泊尔、缅甸、中国等地传教。而各地佛教徒前往印度学习佛法,带回本土的也是贝叶经。从此,佛教散布各国,成为世界性的宗教。而公元前 1 世纪的第四次结集,是斯里兰卡大寺派的高僧,在阿卢寺( 灵光寺 )用了 3 年多的时间,将佛教三藏典籍用僧迦罗文字母拼写的巴利语刻写在贝叶上,这就是《南传大藏经》。公元 1 世纪,大月氏贵霜帝国的迦腻色迦王与肋尊者商议发起第五次结集,召集以世友尊者为上首的高僧在阿富汗克什米尔词条地区 ,对经 、律 、论进行解释,刻写在贝叶上共30万颂,900多万言。</p> <p class="ql-block">贝叶经广为流传 2000 多年来,在印度、缅甸、尼泊尔,我国西藏、新疆等地,用梵文、奥里亚文、僧迦罗文、缅甸文、回鹘文、和阗文、吐火罗文等拼写的贝叶经各种写刻本,完整保存了佛学三藏原典,不仅记载了无数被历史湮灭的佛教原始真迹,也记录了古人在哲学、医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取得的成果,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献典籍是目前世界上古文献中最为珍贵的原始资料之一。贝叶文献堪称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圣典。现存的贝叶经写本,尽管在数量上不如纸书写本,但是在佛典中却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因为佛经的梵文写本主要是贝叶写本。随着纸张的发明,贝叶逐渐被黄纸所取代。但是,贝叶写本的影响仍然巨大:即使是流行纸书,有时也依据贝叶的形式而做成贝叶型的纸;贝叶写经长期支配了印度书籍的样式,而且贝叶的形制和书写用笔,对梵文的字体也有很大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后来,贝叶经甚至形成一种民族文化,例如,在中国的傣族文化传统中,就有 “ 贝叶文化 ” 的提法。“ 贝叶文化 ” 是因为傣族的文化内容用贝叶经本记载而得名。据傣族文献《帕萨坦》载,佛陀涅前,其弟子就曾来到缅甸一带传播佛法。公元前 1 世纪,西双版纳首次派代表前往缅甸迎接佛牙和经书。</p><p class="ql-block">自此,记载着小乘佛教经典的贝叶经源源不断地传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傣族人民不但学会了贝叶的制作和刻写技术,还在 14 世纪左右,在缅甸文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自己民族的文字——傣文。此后,傣族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重要事件,都在这一片片贝叶上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刻写在贝叶上的内容就涵盖了傣族社会所有的文明成果。由于冲突、战乱、气候等种种原因,保存到今天的在清朝以前刻写的贝叶经原叶极为稀少。中国汉地的贝叶经,大多于盛唐时期传入。据《 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记载,玄奘法师在公元 667 年时,从印度带回 657 卷贝叶经,在长安翻译成汉文佛经,这些贝叶经大部分被藏在大雁塔中。往事过千年,今天大雁塔博物馆中的贝叶经只剩下区区几片了。而洛阳白马寺曾经藏有一部玄奘法师从印度取回的贝叶经,到现在也已经荡然无存。莫高窟藏经洞是世界考古史上一个重大发现,斯坦因词条、伯希和等人从敦煌劫夺走的珍贵文物中,就有各时期、各种文字的贝叶经 2000 多片,其中有 600 片为残叶,现在被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伦敦英国国家图书馆、巴黎国立图书馆等处,秘不示人,学者只能看到微缩胶片,唯有几片残叶在德国公开展示。</p> <p class="ql-block">据央视《走遍中国》词条栏目报道,现在流传在中国的贝叶经少之又少,仅在西藏的萨迦寺词条、布达拉宫,国家博物馆词条、大雁塔、峨眉山、普陀山词条等处存有少量版本,贝叶经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西藏萨迦寺原有贝叶经 100 余部,现在仅剩 21 部。普陀山文物馆收藏珍贵文物众多,其中两件贝叶经尤为珍贵。其中之一是清光绪二十四年 ( 1898 ) 春,由竹禅和尚敬献给普陀山普济寺的。</p><p class="ql-block">清代著名僧人竹禅和尚撰写的《贝叶记》中曾说:“ 后世之学者得见贝叶真经如见佛面,不枉出家参学,云游十方,益于身心。” 印度《贝密传》更是说,能见贝叶经一片即结了佛缘,能拥藏贝叶经一叶者即结万缘、福满楼,功德无量万运通。后世信徒一直将贝叶经作为十分珍贵、神圣的法舍利供奉。一千多年来,傣族前辈文人们不图名不图利 ,孜孜不倦用铁笔将文字刻写在贝叶上,默默奉献着智慧与才华,一代接一代,在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在自己刻写的经本里留下名字,然而却给后代留下了无穷的智慧和精神财富,汇集成为浩瀚的贝叶典籍, 创造了博大精深的 “ 贝叶文化 ” 。从而使丰富的贝叶典籍变成傣族社会的百科全书,形成极具特色的地方性民族文化。</p> <p class="ql-block">大家都已经知道,贝叶经就是写在贝树叶子上的经文,素有 “ 佛教熊猫 ” 之称的贝叶经源于古印度。贝叶经多为佛教经典,还有一部分为古印度梵文文献,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贝叶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用 “ 斋杂 ” 和 “ 瓦都 ”两种文字写的,有的是用针刺的。它是研究古代西藏文化、语言文字、佛教、宗教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原始资料。</p> <p class="ql-block">在傣族人民心目中,贝叶也叫“戈兰叶”是运载傣族历史文化走向光明的一片神。中国西藏是当今世界保存贝叶经最多、最丰富的地方,迄今保存有梵文、藏文和巴利文等贝叶经古写本,其中有不少属孤本、善本、珍本。</p> <p class="ql-block">看过86版《西游记》的朋友们肯定都还记得,在唐僧师徒四人一路多舛,终于求获真经准备返唐,大功即将告成之时,第九九八十一难出现了——他们在通天河落了水,四人不得不在大石头上翻晒经书,看得人好不恼火。</p> <p class="ql-block">当然啦,现实中玄奘法师并未落河,即使是真的落河了,看官们或许也不必过于揪心,因为玄奘从天竺带回长安的并非纸本经书,而是一种特殊的经卷——“贝叶经”。</p> <p class="ql-block">“贝叶经”是在纸张发明之前,以贝多罗树的叶子为原材料,用特制“铁笔”在上面誊抄经文,再经过制匣等多重工艺,炮制出的“绝世精品”,可防水可防腐,还可防虫蛀。据《佛本行集经》记载:“时彼天王,知如来意,即持笔墨及多罗叶,往诣佛所。”也就是说,在佛陀住世的时代,贝叶经就已经存在。</p><p class="ql-block">佛陀涅槃后,他的弟子举行了5次大规模的结集活动,将佛陀宣讲的教法,刻写在贝叶上,称为“贝叶经”。贝叶经完整记录了佛教原典,成为后来佛学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在第一次结集中,结集了“法与律”。法,就是经典(最初法并没有五部与四阿含的分类组织,而是在后世的传承期间才被分类整理的);律,分止持戒(禁止事项)和作持戒(遵守事项)两种。此次结集,真实地记录了佛陀的教法。第二次结集是在佛陀灭度后一百余年,七百比丘为戒律上的十条诤议,会合在毗舍离城裁判此事。第三次结集是在阿育王时代,以目犍连子帝须为首的高僧,在华氏城进行结集,对经和律都做了分类整理,对佛教的修行方法、律的戒条和作法规定加以体系化,将难解的语句下定义加以说明;并将关于经律的研究文献辑录起来,形成论藏。这次结集,第一次形成了经、律、论三藏的佛学体系,刻写成贝叶经。在这次结集之后,阿育王派遣的佛教僧人携带刻写三藏的贝叶经,前往中亚、尼泊尔、缅甸、中国等地传教。而各地佛教徒前往印度学习佛法,带回本土的也是贝叶经。从此,佛教散布各国,成为世界性的宗教。而公元前1世纪的第四次结集,是斯里兰卡大寺派的高僧,在阿卢寺(灵光寺)用了3年多的时间,将佛教三藏典籍用僧迦罗文字母拼写的巴利语刻写在贝叶上,这就是《南传大藏经》。公元1世纪,大月氏贵霜帝国的迦腻色迦王与肋尊者商议发起第五次结集,召集以世友尊者为上首的高僧在阿富汗克什米尔地区,对经、律、论进行解释,刻写在贝叶上共30万颂,900多万言。</p><p class="ql-block">现存的贝叶经写本,尽管在数量上不如纸书写本,但是在佛典中却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因为佛经的梵文写本主要是贝叶写本。随着纸张的发明,贝叶逐渐被黄纸所取代。但是,贝叶写本的影响仍然巨大:即使是流行纸书,有时也依据贝叶的形式而做成贝叶型的纸;贝叶写经长期支配了印度书籍的样式,而且贝叶的形制和书写用笔,对梵文的字体也有很大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贝叶经甚至形成一种民族文化。例如,在中国的傣族文化传统中,就有“贝叶文化”的提法。“贝叶文化”是因为傣族的文化内容用贝叶经本记载而得名。据傣族文献《帕萨坦》载,佛陀涅前,其弟子就曾来到缅甸一带传播佛法。公元前1世纪,西双版纳首次派代表前往缅甸迎接佛牙和经书。自此,记载着小乘佛教经典的贝叶经源源不断地传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傣族人民不但学会了贝叶的制作和刻写技术,还在14世纪左右,在缅甸文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自己民族的文字——傣文。此后,傣族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重要事件,都在这一片片贝叶上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刻写在贝叶上的内容就涵盖了傣族社会所有的文明成果。</p><p class="ql-block">由于冲突、战乱、气候等种种原因,保存到今天的在清朝以前刻写的贝叶经原叶极为稀少。</p> <p class="ql-block">中国汉地的贝叶经,大多于盛唐时期传入。据《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法师在公元667年时,从印度带回657卷贝叶经,在长安翻译成汉文佛经,这些贝叶经大部分被藏在大雁塔中。往事过千年,今天大雁塔博物馆中的贝叶经只剩下区区几片了。而洛阳白马寺曾经藏有一部玄奘法师从印度取回的贝叶经,到现在也已经荡然无存。莫高窟藏经洞是世界考古史上一个重大发现,斯坦因、伯希和等人从敦煌劫夺走的珍贵文物中,就有各时期、各种文字的贝叶经2000多片,其中有600片为残叶,现在被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伦敦英国国家图书馆、巴黎国立图书馆等处,秘不示人,学者只能看到微缩胶片,唯有几片残叶在德国公开展示。</p><p class="ql-block">据央视《走遍中国》栏目报道,现在流传在中国的贝叶经少之又少,仅在西藏的萨迦寺、布达拉宫,国家博物馆、大雁塔、峨眉山、普陀山等处存有少量版本,贝叶经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西藏萨迦寺原有贝叶经100余部,现在仅剩21部。普陀山文物馆收藏珍贵文物众多,其中两件贝叶经尤为珍贵。其中之一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春,由竹禅和尚敬献给普陀山普济寺的。</p><p class="ql-block">清代著名僧人竹禅和尚撰写的《贝叶记》中曾说:“后世之学者得见贝叶真经如见佛面,不枉出家参学,云游十方,益于身心。”印度《贝密传》更是说,能见贝叶经一片即结了佛缘,能拥藏贝叶经一叶者即结万缘、福满楼,功德无量万运通。后世信徒一直将贝叶经作为十分珍贵、神圣的法舍利供奉。</p> <p class="ql-block">西藏发掘</p><p class="ql-block">贝叶经是用刻刀(铁笔在古代汉语中指代刻印刀)在贝多罗(梵文Pattra)树叶上所刻写的佛教经文。西双版纳发现的贝叶经,有巴利文本和傣文本。内容除小乘佛教经典外,还有许多传说、故事、诗歌和历史记载等。在东南亚各国,还有用缅甸文、泰文等拼写的巴利文贝叶经。[1]</p><p class="ql-block">西藏自治区政府介绍贝叶经保护和研究工作成果:历经6年确定6万叶梵文贝叶经写本,这批贝叶经的文物价值堪称打开第二个敦煌经洞。素有“佛教熊猫”之称的贝叶经源于古代印度,在造纸技术还没有传到印度之前,印度人就用贝树叶子书写东西,佛教徒们也用贝叶书写佛教经典和画佛像,贝叶经的名字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世界现存贝叶经总量不过千部,而西藏存量占到六至八成左右。西藏迄今保存有梵文、藏文和巴利文等贝叶经古写本,其中有不少属孤本、善本、珍本类品。[2]</p><p class="ql-block">西藏贝叶经研究所探秘“佛教熊猫”[2]</p><p class="ql-block">中国首家贝叶经研究所在西藏拉萨成立,专门从事对贝叶经的挖掘、抢救、整理和翻译,从而逐步解密上千年来僧人用梵文书写在贝树叶上有着“佛教熊猫”之称的贝叶经。</p><p class="ql-block">贝叶经研究,对于研究佛学、藏学、佛教历史、佛教绘画、古印度文化和中印文化交流史都有着巨大价值。</p><p class="ql-block">为了加强贝叶经的保护与研究,从2006年起,中国启动了迄今最大规模的西藏梵文贝叶经普查,初步确定西藏迄今珍藏有梵文贝叶经写本(包括部分纸质梵文、藏文转写本)共1000多个函(种),近6万叶,形成了《西藏自治区珍藏贝叶经总目录》《西藏自治区珍藏贝叶经影印大全》《西藏自治区珍藏贝叶经影印大全简目》《关于西藏自治区贝叶经保护方案与实施办法》《西藏自治区贝叶经保护管理办法》《西藏自治区贝叶经保护纪实》等重大阶段性成果。</p> <p class="ql-block">贝叶经主要成书于公元8世纪至14世纪之间,由于西藏气候干燥,加上独特的保护方法和强烈的保护意识,在西藏发现的贝叶经都保存得非常好。但贝叶经主要用梵文书写,而全球精通梵文的人屈指可数。对贝叶经的研究,无法借助现代化工具,翻译全靠人工完成,是一项异常艰巨的工程。</p> <p class="ql-block">传承保护</p><p class="ql-block">传承广泛:贝叶经囊括了傣泰民族传统文化整体内容。它并不是一种史前遗存的"活化石",也不是一种考古性质的“文物”。世俗性、普遍性和全民性是它的最基本特点。它是全民族范围内由家庭、社会和寺庙各个阶层而综合传习和传承,几乎是历史形态的“国民教育”。它覆盖面实际上超过西双版纳、德宏以及云南所有的傣壮民族地区,而推及到整个东南亚及南亚次大陆地区,几乎有上亿的人还在传承和使用这种变化。[1]</p><p class="ql-block">贝多罗树,形状很像棕榈树,西双版纳傣语称其为“戈兰”。在傣族人民心目中,“戈兰叶”(即贝叶)是运载傣族历史文化走向光明的一片神。自古以来,傣族社会所有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全靠用一片片贝叶作记录世代相传,傣族人民把贝叶经视为全民族的宝贵财富加以保护。历史上,每座佛寺里都有一个藏经阁,傣语称“林坦”,所有的贝叶经都要统一保管在这里,由佛爷、和尚严格看管。未经寺主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这里带走经书。对贝叶经的管理也很严格,除绵纸抄写的唱本、生产生活常识、医药、历法、伦理道德,占卜、法律典籍等可以保留在村里供寨人使用外,凡佛教经典和其他内容的贝叶经是不允许个人带出佛寺藏入私人家中的。所以,很少出现贝叶经在佛寺里流失的现象。[1]</p><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30日,中国国家版本馆举行开馆暨展览开幕式。《贝叶经》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展出(图五)</p> <p class="ql-block">两种形式</p><p class="ql-block">形式:叶质形一类是真正的贝叶经,傣语称“坦兰”。它是用民间制作的铁簪子刻写在经过特制的贝叶片上,其规格有每页四行式、五行式、六行式和八行式等四种,傣语分别称“兰戏”、“兰哈”、“兰贺”、“兰别”。以前三种规格的贝叶经本最为普遍。[1]</p><p class="ql-block">纸质形一类是指绵纸经书,傣语称为“薄嘎腊沙”。它是用野蕨杆削成的蕨笔蘸墨写在绵纸本上而成。其规格有宽面页式和连折叠式两种,其中以宽面页式最为普遍。[1]</p><p class="ql-block">以上两种形式的经书,贝叶经的数量最为浩大,其次才是纸质形的经书。以上两类经书,由于数量众多,内容、涵义博大精深,因而才被誉为“别闷戏版康”(八万四千部),并在傣族史册上流芳千古。</p> <p class="ql-block">.6万播放 | 00:14</p><p class="ql-block">4.6万播放 | 00:14</p><p class="ql-block">一分钟了解贝叶经</p><p class="ql-block">贝叶经[bèi yè jīng]</p><p class="ql-block">写在贝树叶子上的经文</p><p class="ql-block">贝叶经就是写在贝树叶子上的经文,素有“佛教熊猫”之称的贝叶经源于古印度。贝叶经多为佛教经典,还有一部分为古印度梵文文献,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贝叶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用“斋杂”和“瓦都”两种文字写的,有的是用针刺的。它是研究古代西藏文化、语言文字、佛教、宗教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原始资料。[1]</p><p class="ql-block">在傣族人民心目中,贝叶也叫“戈兰叶”是运载傣族历史文化走向光明的一片神。中国西藏是当今世界保存贝叶经最多、最丰富的地方,迄今保存有梵文、藏文和巴利文等贝叶经古写本,其中有不少属孤本、善本、珍本。[1][2]</p><p class="ql-block">中文名</p><p class="ql-block">贝叶经</p><p class="ql-block">外文名</p><p class="ql-block">梵文Pattra</p><p class="ql-block">源于</p><p class="ql-block">源于古印度</p><p class="ql-block">保存最多</p><p class="ql-block">中国西藏</p><p class="ql-block">分类</p><p class="ql-block">大体可分为19大类</p><p class="ql-block">相关视频</p><p class="ql-block">更多</p><p class="ql-block">6013播放|01:42</p><p class="ql-block">唐僧取的经-贝叶经,印度早已失传,中国傣族将它传承至今!</p><p class="ql-block">野怪视觉</p><p class="ql-block">2.1万播放|01:50</p><p class="ql-block">唐僧取回的真实经书-贝叶经,看看制作贝叶经的非遗技艺</p><p class="ql-block">跌倒也要豪迈的笑的</p><p class="ql-block">9197播放|01:45</p><p class="ql-block">知道贝叶经吗 与我一起参观山东潍坊贝叶经博物馆吧!</p><p class="ql-block">山间杨柳枝</p><p class="ql-block">1.3万播放|00:31</p><p class="ql-block">西双版纳曼远村村民展示贝叶经制作技艺</p><p class="ql-block">中国新闻网</p><p class="ql-block">7354播放|05:59</p><p class="ql-block">西安大雁塔存放的贝叶经和舍利子,到底长得什么样?一起去看看</p><p class="ql-block">刚思博的生活技巧</p><p class="ql-block">西藏发掘传承保护两种形式制作方法贝叶文化南海现身TA说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西藏发掘</p><p class="ql-block">贝叶经是用刻刀(铁笔在古代汉语中指代刻印刀)在贝多罗(梵文Pattra)树叶上所刻写的佛教经文。西双版纳发现的贝叶经,有巴利文本和傣文本。内容除小乘佛教经典外,还有许多传说、故事、诗歌和历史记载等。在东南亚各国,还有用缅甸文、泰文等拼写的巴利文贝叶经。[1]</p><p class="ql-block">西藏自治区政府介绍贝叶经保护和研究工作成果:历经6年确定6万叶梵文贝叶经写本,这批贝叶经的文物价值堪称打开第二个敦煌经洞。素有“佛教熊猫”之称的贝叶经源于古代印度,在造纸技术还没有传到印度之前,印度人就用贝树叶子书写东西,佛教徒们也用贝叶书写佛教经典和画佛像,贝叶经的名字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世界现存贝叶经总量不过千部,而西藏存量占到六至八成左右。西藏迄今保存有梵文、藏文和巴利文等贝叶经古写本,其中有不少属孤本、善本、珍本类品。[2]</p><p class="ql-block">西藏贝叶经研究所探秘“佛教熊猫”[2]</p><p class="ql-block">中国首家贝叶经研究所在西藏拉萨成立,专门从事对贝叶经的挖掘、抢救、整理和翻译,从而逐步解密上千年来僧人用梵文书写在贝树叶上有着“佛教熊猫”之称的贝叶经。</p><p class="ql-block">贝叶经研究,对于研究佛学、藏学、佛教历史、佛教绘画、古印度文化和中印文化交流史都有着巨大价值。</p><p class="ql-block">为了加强贝叶经的保护与研究,从2006年起,中国启动了迄今最大规模的西藏梵文贝叶经普查,初步确定西藏迄今珍藏有梵文贝叶经写本(包括部分纸质梵文、藏文转写本)共1000多个函(种),近6万叶,形成了《西藏自治区珍藏贝叶经总目录》《西藏自治区珍藏贝叶经影印大全》《西藏自治区珍藏贝叶经影印大全简目》《关于西藏自治区贝叶经保护方案与实施办法》《西藏自治区贝叶经保护管理办法》《西藏自治区贝叶经保护纪实》等重大阶段性成果。[2]</p><p class="ql-block">贝叶经</p><p class="ql-block">贝叶经主要成书于公元8世纪至14世纪之间,由于西藏气候干燥,加上独特的保护方法和强烈的保护意识,在西藏发现的贝叶经都保存得非常好。但贝叶经主要用梵文书写,而全球精通梵文的人屈指可数。对贝叶经的研究,无法借助现代化工具,翻译全靠人工完成,是一项异常艰巨的工程。[2]</p><p class="ql-block">传承保护</p><p class="ql-block">传承广泛:贝叶经囊括了傣泰民族传统文化整体内容。它并不是一种史前遗存的"活化石",也不是一种考古性质的“文物”。世俗性、普遍性和全民性是它的最基本特点。它是全民族范围内由家庭、社会和寺庙各个阶层而综合传习和传承,几乎是历史形态的“国民教育”。它覆盖面实际上超过西双版纳、德宏以及云南所有的傣壮民族地区,而推及到整个东南亚及南亚次大陆地区,几乎有上亿的人还在传承和使用这种变化。[1]</p><p class="ql-block">贝多罗树,形状很像棕榈树,西双版纳傣语称其为“戈兰”。在傣族人民心目中,“戈兰叶”(即贝叶)是运载傣族历史文化走向光明的一片神。自古以来,傣族社会所有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全靠用一片片贝叶作记录世代相传,傣族人民把贝叶经视为全民族的宝贵财富加以保护。历史上,每座佛寺里都有一个藏经阁,傣语称“林坦”,所有的贝叶经都要统一保管在这里,由佛爷、和尚严格看管。未经寺主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这里带走经书。对贝叶经的管理也很严格,除绵纸抄写的唱本、生产生活常识、医药、历法、伦理道德,占卜、法律典籍等可以保留在村里供寨人使用外,凡佛教经典和其他内容的贝叶经是不允许个人带出佛寺藏入私人家中的。所以,很少出现贝叶经在佛寺里流失的现象。[1]</p><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30日,中国国家版本馆举行开馆暨展览开幕式。《贝叶经》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展出(图五)。[4]</p><p class="ql-block">两种形式</p><p class="ql-block">形式:叶质形一类是真正的贝叶经,傣语称“坦兰”。它是用民间制作的铁簪子刻写在经过特制的贝叶片上,其规格有每页四行式、五行式、六行式和八行式等四种,傣语分别称“兰戏”、“兰哈”、“兰贺”、“兰别”。以前三种规格的贝叶经本最为普遍。[1]</p><p class="ql-block">纸质形一类是指绵纸经书,傣语称为“薄嘎腊沙”。它是用野蕨杆削成的蕨笔蘸墨写在绵纸本上而成。其规格有宽面页式和连折叠式两种,其中以宽面页式最为普遍。[1]</p><p class="ql-block">以上两种形式的经书,贝叶经的数量最为浩大,其次才是纸质形的经书。以上两类经书,由于数量众多,内容、涵义博大精深,因而才被誉为“别闷戏版康”(八万四千部),并在傣族史册上流芳千古。[1]</p><p class="ql-block">制作方法</p><p class="ql-block">取叶</p><p class="ql-block">从贝叶树上砍下页片,用锋利的刀将贝叶一片一片修割整齐,三至五片卷成一卷捆好,放入锅中煮。煮时要加酸角或柠檬,使贝叶表面上的皮脱落。一般要煮半天,直到贝叶变成淡绿白色,才从锅里取出来,拿到河边用细沙子搓洗干净,然后将贝叶压平晒干,收起来让它通一段时间的风后,再订成匣。[1]</p><p class="ql-block">制匣</p><p class="ql-block">制作贝叶经匣有专用的两片木匣为标准。木匣长约一市尺半,宽约四寸,距木匣两端约半市尺处各钻一个小孔,把一片片晒干压平经过透风处理的贝叶紧紧夹在两片木匣中间,两头用绳子绑紧,然后用专门的钉子沿木匣两边的小孔将贝叶钻通,再穿上搓好的线绳,按五百至六百片贝叶订为一匣。订好后用刀轻轻把贝叶匣修光滑,并用专制的墨线弓,按照刻写格式,把墨线轻轻打在贝叶上,留待以后刻写。</p> <p class="ql-block">刻写</p><p class="ql-block">最初是用小尖刀沿着打好的墨线把傣文刻写在贝叶上。后来觉得用刀刻写又慢又费力,才改用铁簪子刻写。刻写好以后,用植物果油掺锅底的黑烟,涂于刻好字的贝叶上,再用湿布擦拭一道,贝叶上的字迹就清晰显现。刻写好的经书装订成册后,在四周边沿涂上一层金工精细,规格统一,由于经本四边都涂上一层彩漆,抹上金粉,因而给人一种精湛、古朴、大方、美观之感。因它是用铁簪将文字刻写在贝叶上,并涂以颜料,不但字迹清晰,而且擦不掉抹不去。由于贝叶经过水煮等工艺特殊处理,可以防虫、防水、防变形,经久耐用。这也是贝叶经可以保存几百年上千年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贝叶文化</p><p class="ql-block">传说来源</p><p class="ql-block">中国傣族地区的佛寺收存贝叶文献早已成为传统,其来源一是由佛爷自己刻写,二是接受世俗众生"赕坦"献经或"赕簿"献书。由于民间"赕佛"献经献书活动的蔚然成风,"贝叶经"中既有来自印度教的故事,又包含有与佛教唱对台戏的、涉及傣族民间原始信仰的传说,因此,贝叶经成了傣族社会各种文化知识和思想观念的荟萃之苑,这也影响到了贝叶文学的内容构成。除了佛寺集中收存贝叶经而外,傣族世俗民间也流藏有各类贝叶文献,所以贝叶文化从佛寺到民间,成为傣族文化的代表和象征。</p><p class="ql-block">贝叶文化是傣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性提法。之所以称为“贝叶文化”,是因为它保存于用贝叶制作而成的贝叶经本里而得名。贝叶文化包括贝叶经、用棉纸书定的经书和存活于民间的傣族传统文化事象三个方面。</p> <p class="ql-block">特色载体</p><p class="ql-block">贝叶经是“贝叶文化”中最古老、最核心的部分,是“贝叶文化”的主要载体,可以说是傣族文化的根 。一千多年来,傣族前辈文人们不图名不图利 ,孜孜不倦用铁笔将文字刻写在贝叶这上,默默奉献着智慧与才华,一代接一代,在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在自己刻写的经本里留下名字,然而却给后代留下了无穷的智慧和精神财富 ,汇集成为浩瀚的贝叶典籍, 创造了博大精深的“贝叶文化”。从而使丰富的贝叶典籍变成傣族社会的百科全书,形成极具特色的地方性民族文化。</p> <p class="ql-block">内容丰富</p><p class="ql-block">贝叶经典有八万四千部,而保留在西双版纳的贝叶文化经籍,从书目看多达5000多部,2000多种。按内容和形式 ,大体可分为19大类 。即:哲学历史类;政治经济类;生产生活类;民情民俗类;语言文字类;文学艺术类;宗教信仰类;佛教经典类;天文历法类;法律类;医理医学类;体育武术类;书画艺术类;制品工艺类;建筑设计类等。范围和内容十分广泛而丰富,涉及傣族社会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它是傣族传统文化的集大成,傣族智慧的万有文库。[1]</p><p class="ql-block">文化多元</p><p class="ql-block">贝叶经是“多元文化”因素并含的特殊现象。除此而外,傣族本身还吸取和融汇了汉族文化(中原文化)的营养酿造贝叶文化氛围。也正因为它具有这样的特点,贝叶经才在世界人类历史文化中独树一帜,显示出其影响和价值。</p> <p class="ql-block">存世稀少</p><p class="ql-block">“唐僧”当年取回的就是《贝叶经》</p><p class="ql-block">《贝叶经》发源于印度。古印度人采集贝多罗树的叶子,用来书写佛教经文。唐代高僧玄奘西去取经,取回来的也是《贝叶经》。贝叶耐磨轻便,千百年后字迹仍可清晰辨认。</p><p class="ql-block">在印度,早期的《贝叶经》写本几乎已失传。在中国同样已相当稀少。玄奘从印度带回来657卷《贝叶经》,在长安翻译佛经。这些《贝叶经》至今被珍藏在大雁塔中。</p><p class="ql-block">流传在中国其他地方的《贝叶经》少之又少,仅在镇平菩提寺、西安大雁塔、峨眉山、普陀山、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处存有少量版本,《贝叶经》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1]</p><p class="ql-block">西藏是当今世界保存贝叶经最多、最丰富的地方,迄今保存有梵文、藏文和巴利文等贝叶经古写本,其中有不少属孤本、善本、珍本。</p> <p class="ql-block">南海现身</p><p class="ql-block">贝叶经现身西樵山宝峰寺,《贝叶经》是西樵山宝峰寺的珍贵的一件礼物,可谓价值连城,也是宝峰寺的镇寺之宝。2008年3月,现任香港汉荣书局有限公司董事长石汉基先生与母亲刘紫英女士手捧《贝叶经》,亲自送到宝峰寺,让宝峰寺从此拥有了珍贵的佛教文化遗产。[1]</p><p class="ql-block">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素有“佛教熊猫”之称的《贝叶经》于2010年10月16日至26日正式走出密室,现身西樵山首届南海民俗文化节,并在千年古刹宝峰寺展出,游客可以近距离地一睹其厚重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该《贝叶经》为国家一级文物,宝峰寺《贝叶经》为石景宜先生的夫人刘紫英女士与他们的大儿子石汉基先生所赠。[1][3]</p> <p class="ql-block">接收《贝叶经》后,西樵山宝峰寺立即将这国宝珍藏起来,以免受潮和遗失,想了很多办法,最后将《贝叶经》保管在一个密室里。从此,贝叶经在密室里“一住就是2年多”,虽然很多游客知道西樵山宝峰寺藏有珍宝《贝叶经》,但谁也没有亲眼目睹过,就连宝峰寺人员也是在捐赠的那天匆匆看了一眼。</p><p class="ql-block">该《贝叶经》用红绸布包得严严实实,轻轻打开红绸布,里面的经书渐渐露了出来。经书长约40厘米,宽10多厘米,厚也10多厘米。[1]</p><p class="ql-block">宝峰寺完善了藏经阁,专门为《贝叶经》建了新的密室,计划将《贝叶经》接回宝峰寺。游客可以一睹《贝叶经》的神秘面容,感受它身上厚重的佛教文化与历史渊源。</p> <p class="ql-block">贝叶经就是写在贝树叶子上的经文,源于古印度。在造纸技术还没有传到印度之前,印度人就用贝书叶子书写东西,佛教徒们也用贝叶书写佛教经典和画佛像,贝叶经的名字由此而来。贝叶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用“斋杂”和“瓦都”两种文字写的,有的是用针刺的。它是研究古代西藏文化、语言文字、佛教、宗教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原始资料</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贝叶佛经,通常称为贝叶经。是指书写在贝叶棕树叶上的经文。</p><p class="ql-block">贝叶经贝叶经(康纳达语:ತಾಳೆಗರಿ, 泰米尔语:ஓலைச் சுவடி ),是起源于古印度,流传于中国西双版纳傣族以及东南亚、南亚诸国常见的佛经装订模式。取用贝叶棕树叶,煮过后晒干,刻上文字后用颜料使字明显,再组作书页,页边并涂以金漆,配有具保护性的硬底封面。</p><p class="ql-block">贝叶经由左而右、由上而下刻写,单面刻写完毕则由下方掀起反面继续刻抄,所以两面的刻抄方向不同,但方便于阅。通常贝叶经之叶数标示于每片贝叶“反面”之左上角。编目时着录其总叶数而非单面页数,另外着录其起讫叶码。</p><p class="ql-block">在贝叶尺寸大致有大、中、小三种尺寸,而同一部典籍的尺寸会是一致的。每片贝叶洞孔的位置一致以方便整部经典的固定。一部经典通常由300至数十叶组成,其叠放的高度则不等,有时同一落经典乃由数部典籍叠放一起,亦有同一部典籍由数落组成。每片贝叶的行数通常有9、10、11及12行等形式。</p><p class="ql-block">贝叶经被载以多种语文及字体,如缅文、梵文、藏文、缅文巴利语、泰米尔文等,各国间发展出的贝叶经抄刻、装潢及形式亦略有不同,甚至基于贝叶经抄刻目的之不同亦产生各种形式的贝叶经。</p> <p class="ql-block">是贝叶上镂刻以的缅文或缅文巴利语的贝叶经典。贝叶片片整齐叠放,整落贝叶的上下有护经板将其夹住,在贝叶经距中间相等距离处有两洞孔,以细木签将其上下贯穿,以固定整落贝叶经,之后再用两条绑绳,在左右处将其牢固捆绑,而贝叶经之外面则有包裹巾及饰带包起来。有的再加上一把分叶签,以协助读经者能分开相黏的叶面。</p><p class="ql-block">缅文贝叶经之叶码标示非数字标示记号,而由缅文子音之变化12音为一组的数值。同一套贝叶经含有数部经典,叶码有时会连续标示,而有些则另起叶码从“ka”开始通常使用铁笔将文字刻于贝叶上再用天然油涂抹在叶面上,使刻出的字迹能清楚显现。缅文贝叶经中,“kammavaca”是一种装饰性的典籍,每片贝叶仅刻写四行,字体状似罗望子种子而著称,华丽者有以螺钿来装饰字体。</p> <p class="ql-block">一千四百多年前,正值我国隋末唐初,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鼎盛时期。许多来自佛教诞生地天竺的佛教经典,经西域辗转流入中土。其中,相传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迦叶尊者手书的梵文贝叶《心经》亦由菩提达摩带到古都长安。其后,又传给慧思禅师。</p><p class="ql-block">小野妹子(565-625),日本飞鸟时期推古朝政治家。以遣隋使身份来到中国。公元609年,即隋炀帝大业五年,推古天皇十七年,小野妹子携此《心经》带往日本,存于日本奈良法隆寺。现作为“重要文化财”珍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生活于距今三百多年的日本真言宗高僧净严和尚(1639~1702),是少有的梵汉兼通的书法家。其书法,无论梵文汉字,均达化境。1694年,他对梵文贝叶《心经》进行临摹、校勘和重新标音。此书法作品亦作为“重要文化财”珍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英国语言学家,梵文学者穆勒(Max Muller)于1884年将此悉昙体梵文贝叶《心经》转写成天城体及罗马拼音,传至欧美等国。</p><p class="ql-block">以上为梵文《心经》的流传经纬。</p> <p class="ql-block">好友陈先生是佛教文物收藏家,收藏贝叶佛经多部,年代均在数百年以上。数月前,他在检视过程中,偶然发现数枚空白贝叶并转赠予我。这些贝叶光滑平整,洁白如纸,闻之尚有淡淡的熏香味道。突发奇想:何不效法古人恭录佛经于其上?历经多日,终以净严大师的梵文《心经》为范本,书写成贝叶《心经》一部。千年佛缘,延续至今。因缘际会,不可思议。</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又抛砖引玉,又拜师求学,盼望着有缘的人间解铃之人,共同见证 “ 佛教熊猫 ” 。</p><p class="ql-block"> 裘永泰 </p><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11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