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黄打非 护苗行动——龙门镇第二中心小学“扫黄打非”知识宣传

龙门小教

<p class="ql-block"> 为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清除各类文化垃圾对学生的不良诱惑,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使校园真正成为全校师生和谐的家园,龙门镇第二中心小学开展了“扫黄打非”主题教育活动,为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护驾保航。</p> 知识宣传 <p class="ql-block"> 一、“扫黄打非”背景知识</p><p class="ql-block"> 说起“扫黄打非”,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事情,但真正理解其义的人并不多。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叫“扫黄打非”,“扫黄打非”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扫黄打非”是文化市场管理的一个专业术语,是一项执法活动。“扫黄”指清理黄色书刊、黄色音像制品、网络市场之中的有害信息以及歌舞娱乐场所、服务行业的色情服务,就是指扫除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等危害人们身心健康、污染社会文化环境的文化垃圾。“打非”是指打击非法出版物,即打击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破坏社会安定、危害国家安全、煽动民族分裂的出版物,侵权盗版出版物以及其他非法出版物。“扫黄打非”的历史背景是由于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初步进展,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生产力从僵滞走向解放。同时,某些早已杜绝的社会丑恶现象,如制黄、贩黄、卖淫、嫖娼等,随之沉渣泛起。特别是国门打开之后,在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管理经验等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同时,境外一些淫秽色情出版物、一些腐朽糜烂的意识形态也渗透出来。黄毒的滋长蔓延,严重危害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对此,一些家长、老师和社会有识之士痛心疾首。1989年8月24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整顿清理书报刊及音像市场电话会议。“扫黄打非”这个词语,第一次见诸全国报刊。会议提出,清理的重点是取缔宣扬淫秽、色情、凶杀暴力的出版物。要求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务必体察民意,顺乎民心,充分认识黄色书刊、音像制品的危害性和“扫黄”的必要性,态度坚决、毫不手软地把这件事情抓好。全国“扫黄打非”工作是从87年开始的,至今已经开展了29年。</p><p class="ql-block"> 二、“扫黄打非”应关注的几个主要问题</p><p class="ql-block"> 一是销售和租赁非法图书报刊和音像制品仍有一定的市场;二是图书报刊经营户存在超范围经营和证件失效的情况比较普遍;三是非法盗版图书和盗版系统安装盘、杀毒软件、游戏盘在市场货架上仍然可见;四是音像市场、电脑城集中归市经营,地下批发、地下仓库、销售网络虽然屡经治理,但走私、盗版分子仍然比较猖獗;五是横街窄巷和城郊结合部无证经营非法书刊和音像制品屡禁未止;六是复杂地段,如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广场、人行天桥、集市、夜市、人流量比较集中的马路边等地的游商、地摊,经营非法书刊和音像制品不法活动屡打不绝;七是网吧未成年人上网、网上传播有害信息和侵权盗版现象时有发生;八是歌舞娱乐市场演出中,低俗的表演节目以及异性陪侍活动比较普遍。</p><p class="ql-block"> 三、“扫黄打非”要澄清几种认识</p><p class="ql-block"> 一是要坚决抛弃盗版无伤大雅而且会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能够增加地方税收,严厉打击盗版会影响发展的“盗版无害论”。二是要澄清“盗版使穷人受益”的糊涂观念。三是转变“窃书不算偷”的落后迂腐意识。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侵权盗版扼杀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精神,必将削弱创新能力,萎缩文化生产力,严重阻碍文化建设,削弱民族的核心竞争力,阻碍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盗版活动在某地盛行,必将极大地损害当地的投资环境和声誉,造成生产秩序的混论,恶化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进而影响当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调查显示,在我国盗版软件的销售数额每年上升10%,就会直接导致正版软件的销售数额减少40亿元,经济活动总额则会减少80亿元,减少1.3万个就业岗位。“窃书不算偷”的意识,使许多人将日常生活中诸多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皆认为“合法”,对打击侵权盗版的执法行为和法院关于违法侵权的判决持怀疑态度,使我们的工作效果大打折扣。要认清“黄、非”的危害。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不断深化,一些利欲熏心和别有用心的人千方百计利用新媒体特别是互联网传播色情、淫秽、暴力等有害信息,谋取经济利益或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青少年的成长环境越来越复杂,正面临新的挑战。据有关调查,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类刑事犯罪中占有较大比例,并且出现了向低龄化、在校学生发展的趋势。以当前青少年犯罪手段来看,大多数都是从不良文化中间得来,尤其是受互联网等新媒体传播的色情、淫秽、暴力等有害信息影响最大。要强化法律手段,坚决依法行政。不法分子受高额利润的驱动,大肆从事制黄贩黄、非法侵权盗版活动,且内外勾结开始向团伙化、网络化、规模化、专业化趋势发展。我们要加大执法力度,充分运用法律武器,查处大案要案,依法严惩违法犯罪,震慑犯罪分子,要严格履行法律程序,依法行政,依法办案,不能以罚代管,以罚代刑。要加强互联网监管工作。随着互联网在民众的工作、生活、娱乐中日益广泛的应用,互联网已经成为“扫黄打非”越来越重要的战场,我们要改变观念,调整思路,积极应对,切实加大网上“扫黄打非”的力度。除采用多种措施外,要建立有效的互联网管理平台,调整落实机构,要更新改善设备,充实技术人才,集中力量对互联网传播实施有效监控,打击侵权盗版,关闭违法网站,过滤有害信息。要形成监督机制。及时公布“扫黄打非”重大案件的查处结果,欢迎媒体、社会各界揭露违法违规问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浦北县龙门镇第二中心小学</p><p class="ql-block"><br></p>

扫黄打非

盗版

侵权

音像制品

有害信息

出版物

非法

色情

互联网

淫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