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间五月,最美杭州,风暖花香等你来。5月11晨,我们被花香叫醒,走进倒数第二天的课程。</p> <p class="ql-block"> 继续引用董校长的每日诗词、记录大家的培训感怀。</p><p class="ql-block">董彦旭|七律·培训感怀之三</p><p class="ql-block">韩愈当年师问歌,谁传智慧竟如何?</p><p class="ql-block">我今座位学堂内,科教兴国撒汗多。</p><p class="ql-block">辛苦繁忙雕一课,情长志广费心说。</p><p class="ql-block">园丁争说新鲜事,巧技妙招细忖磨。</p> <p class="ql-block"> 今天授课专家盛群力:浙江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课程与学习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课程是《核心素养落地呼唤新课型—教策略越教越聪明》。核心素养落地和课堂教学改革要取得突破并实现减负增效实质性进展,应确立“新课型”。依据知识分类的研究,可以将新课型分为事实课、概念课、规则课、原理课、策略课和动力课。新课型孕育了素养和造就了能力,看课型就是看动词,看动词就是合目标。新课型要置于单元一体化设计中,包括了立目标、联内容、定任务、变课时、选方法和优结构等步骤。盛教授的课程让我们感到作为教师“教策略和用策略”将使得课堂教学取得最大效益,学生取得学习迁移的可能性最大。</p> <p class="ql-block">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质量教育,提出了新目标、研制了新课标、编写了新教材和实行了新考试,这对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新课标、新教材、新考试如何推动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新教学实践?</p><p class="ql-block"> 盛教授鼓励大家要多读好文章、好书籍,灵活转换、融会贯通、权衡利弊、进退自如、细心斟酌、善作比较、周到安排、审时度势、反复推敲、深思熟虑、出其不意、具体分析。</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美国课程再设计中心主任查尔斯·费德尔(Charles Fadel)等人最近提出来的一个成才(成长)模型[1](如图1所示)。在专长和迁移构成的矩阵图中,传统的成长曲线是一条抛物线,虽然拐点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要求,但是其本质是“学习为了准备”,学习就是补短,只有学好了本领,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当代的成长曲线彻底改样了,是一条曲折线,即学即用。即使一个小朋友还在幼儿园,也要把学到的本领施展出来。学以致用,学会迁移,学海无涯,学而不厌,这是当代教育的精粹。</p> <p class="ql-block"> 盛教授以下四个模型重点讲解了“翻转课程”,何为“翻转课程”?即将“数据、信息、知识、理解、专长、迁移”翻转为“迁移、专长、理解、知识、信息、数据”的模式,注重迁移、专长的能力培养。盛教授着眼课堂教学变革,寻求课堂教学革新的方便路径,让我们更清晰教学的流程与结构的关联,对我们改善课堂教学结构与文化,对构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课堂有重大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p> <p class="ql-block"> 罗盘设计,盛教授没有展开,大家感兴趣可以自学。OECD“2030学习罗盘”是“未来教育和技能2030”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向更广泛的教育目标——为个人和集体的幸福感。学习罗盘由主体精神与变革能力、课程能力和能力发展循环圈组成,其核心是学生的主体精神,强调学生需要学会在陌生的环境中自主导航,并以有意义和负责任的方式找到自己的方向,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固定的指示。变革能力包括创造新价值、勇于担责任、学会破难题;课程能力指向核心基础、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能力发展循环圈由预期—行动—反思三个阶段构成,揭示了学习的迭代过程。这对于我国当前教学改革中制定未来教育目标、设计适应未来时代的学习、发展核心素养以及建设融合性课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p><p class="ql-block">(感兴趣老师可以微信文章中搜索“2030学习罗盘:设计未来时代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 普惠学习领域的图示中的每个箭头指向一个学习维度区域,随着孩子在特定区域扩展或发展各项能力,学习领域向外辐射。半圈代表三个阶段:学前(出生至小学入学前一段时间)、小学和中学。箭头向外延伸超出图表,表明个人可以继续在高等或技术/职业水平的特定区域或通过非正式学习机会更深入地学习。</p><p class="ql-block"> 普惠学习领域的框架是学习指标特别工作组为统一衡量学习结果而确定的7个维度,适用于学前教育到中学教育的各个阶段。在不同学习阶段7个维度的相关性,因为国家和地域的差异而不尽相同。</p> <p class="ql-block"> 本书是美国知名教育家迈克尔·麦克道尔为“迁移教学”打造的学术新作,由我国著名教学设计研究专家盛群力教授领衔多位具有深厚学术造诣的学者共同翻译。</p> <p class="ql-block"> 盛教授认为用“层层叠起的圆”表达更好,教师主要任务也不是去教课文中的事实的,而是去教课文中的概念、规则、原理、策略和动力的。</p><p class="ql-block"> 🐝知识:事实学习两个特点:一是多、二是不能推断,抽象为“概念”;</p><p class="ql-block"> 🐝技能:程序、规则和步骤无先后之分,方案、计划、路线、算法、公式等;</p><p class="ql-block"> 🐝能力:是什么?如何做?知道能做成</p><p class="ql-block"> 🐝个性/素养:强调内化、经常等关键词</p> <p class="ql-block"> 盛教授举例如果一个教师在上课中经常做的是让学生记住、背诵、抄题、对答案、“不要看书,只准听记”,等等,这样的课堂就是教事实的课堂或者将概念和规则教成了事实。如果经常听到教师采用的动词是请学生举例、分类、推断、比较、分析、对照、执行、实施、总结、解释、选择、组合、评估、创造,等等,那么,这就是在教概念、教规则、教原理、教动力和教策略。动词与目标对应;动词不同,目标高低就一目了然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对OECD的PISA项目视频课进行了分析[4]。中国、智利、哥伦比亚、英国、德国、日本、西班牙和墨西哥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若干城市,共包括700名左右的教师和17500名学生参加了视频上课。视频上课的内容是初中数学“二次方程式”。“二次方程式”本身是概念性知识;“二次方程式”运算是程序性知识;什么时候要用到二次方程式概念和运算,这是策略性知识;这三类知识都是可以迁移的,属于高阶认知能力。经分析后,参加视频课教学的教师在概念教学和规则教学上都没有做到尽如人意。这说明从课型来提高教学效能是一条新途径。</p> <p class="ql-block"> 马扎诺积30年研究得出的“人的行为模式”[5]的启发,构造一种问题解决模式(也是一种行为模式)。这一模式最大的特征是体现了:做不做一样事情,取决于动力性知识,这就是“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做好一样事情,取决于策略性知识(计谋、才智和智慧等)。</p><p class="ql-block"> 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解决问题最常用、最基础的知识(能够迁移的)不是事实性知识,而是概念性知识和规则性知识。高考考的不是“知识”,考的是“迁移”。</p> <p class="ql-block"> 盛教授讲到:概念和规则是可以教的,课的主要任务是站在学科的视角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应用规则。那么,策略能教吗?策略应该怎么教?</p><p class="ql-block"> 如果有现成的策略,也就是说某个策略是相对成熟和稳定的,那么,可以在课堂中结合学科来开展教学。像思维策略、想象策略和记忆策略、理解策略等都是可以教的。当然,实际解决问题情境中有许多策略并不是现成的和稳定的,而是动态生成的,实时变动的,那需要我们将教策略、用策略理解为尽可能提供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相关概念和规则,指导学生进行选择、评价、重组和创造。</p> <p class="ql-block"> 近迁移是简单应用、低通路,就是一条路就可以走通,只要照章办事、遵守规则,简单套用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 远迁移是综合应用(甚至是跨学科跨领域应用),高通路,其特点是有几条路好走,该选哪一条路走,这就要根据解决问题的优势与局限(挑战)做出决策。</p><p class="ql-block"> 所以,远迁移是对几个概念和规则的理解之后进入应用,需要根据情况作出取舍、变通、选择、评价、组合乃至创造。这就是:<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新手靠事实解决问题,熟手靠概念和规则解决问题,专家靠策略解决问题。</b></p> <p class="ql-block"> 盛教授将Peg的专家型学习者模型作了改造:知事、知己、知人。</p> <p class="ql-block"> 盛教授介绍了美国科学院的三种能力发展模式的理论(三朵云结构):</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直不知道核心素养怎么在学科中落地,其实奥秘就在布卢姆新分类的“知识维度”中。布卢姆将知识分为事实、概念、程序、元认知(涵盖任务、策略和自我)。学科核心素养就蕴含在除了事实以外的概念、程序和元认知中。步骤如下:</p><p class="ql-block">1.把教材内容按照四个类别归类;</p><p class="ql-block">2.在概念、程序和元认知中挑选一个作为重点;</p><p class="ql-block">3.配水平(表中纵列的六个水平)</p><p class="ql-block">4.制定教学目标、设计任务、练习设计、作业设计、评价</p> <p class="ql-block"> 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梅耶生成学习SOI模式,盛教授把这个模式进行了自己的解读,让学员们理解更透彻。学习是记忆的过程,记忆有三种形式:感觉记忆(瞬间记忆)、工作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感觉记忆是学习的基础,当100个信息传入大脑,大脑能加工的只有1个,这个时候第一个学习事件“选择”发生,选择是聚焦新知识。</p> <p class="ql-block"> 是什么?如何做?为什么?三类知识学习观,简单一个结构图,盛教授让大家清楚地知道了知识的类别。“是什么”是陈述性知识,包括事实、概念。“怎么样”是程序性知识,包括程序、规则、步骤;程序是指做事的基本套路、规则是指做事的基本要求,步骤是做事的基本要求。“为什么”是动力性知识、原理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动力包括理想、信念、情怀、价值观,原理是多条规则的规律,策略是程序的选择和优化。知识是从事实到概念再到程序再到策略、原理、动力。</p> <p class="ql-block"> 策略是可以教的。盛教授引导学员关注三个动词:选择、评价、重组(调整、优化、提升、变通)、创造。</p><p class="ql-block"> 老师如果用了,就是教策略了;</p><p class="ql-block"> 学生如果用了,就是学策略了。</p> <p class="ql-block"> 一种解法的是简单问题,多种解法是复杂问题,需要用策略(选择、评价、重组、创造)</p> <p class="ql-block"> 盛教授介绍了六种“课型”(事实课、概念课、规则课、原理课、策略课、动力课)新课型蕴含素养,造就能力,看课型实际上更重要的是还要看“动词”(选择、评价、重组、创造)看动词就是看目标。</p> <p class="ql-block"> 解决问题是靠策略的,运用策略的前提是有不同的路线、规则、概念、乃至事实可以做出选择。</p><p class="ql-block"> 不是只教一条规则,尽可能拓展,多种规则,学生选择其一,并能事出有由;</p> <p class="ql-block"> 麦肯锡学习圈,盛教授给学员们看了在学习循环圈下欢欣鼓舞的卡通人,只要遵循学习循环学生便可以保持欢欣鼓舞的状态:为什么?(发现意义)、是什么?(形成概念)、应怎样(解决问题),该是否?(灵活转换)。盛教授指出我们现在的教学基本上都是集中在下面半个圆,为什么、该是否,不怎么涉及。是什么、该怎样优化紧凑就可以省出时间展示为什么,而该是否(if)如果达成,就会真的从教教材到教能力。教能力这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p> <p class="ql-block"> 流程和结果对标,策略就能落地了。</p> <p class="ql-block"> 三个多小时的讲座,学员们认真聆听,没有手机铃声响起、没有人窃窃私语,只有现场与老师的互动,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习真的发生,是每一位教育人要追求的目标,通过盛教授的讲座学员们知道了原来学习要真的发生是有方法的。</p> <p class="ql-block">课程最后,第三组学员天津市第二中学邢庆俐老师代表全班同学作了观点分享。</p><p class="ql-block">首先对盛教授表示感谢,并分享了两个观点。一是从教授学习到丰富前沿的数据,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幽默风趣的表达,从教学实际出发让我们拓宽了视野,开阔了思维,充分展现出教育领域顶级专家的教学风范;邢老师带领全体学员一起给教授点赞👍!</p><p class="ql-block">第二:名师引领,不忘初心。通过我们的学习,回到天津后能够为天津的教育事业贡献我们的力量。最后我希望我们都能不忘教育初心,永葆教育情怀,邀请请大家再次举起我们的右手为我们自己点的赞👍!</p> <p class="ql-block"> 盛教授转发了今天的美篇,表扬了同学们,开心,记录这里🙌🏻</p> <p class="ql-block"> 清晨,浙大校歌回荡在教室里。</p> <p class="ql-block">学员与教授合影</p> <p class="ql-block">学员与教授交流观点</p> <p class="ql-block">课下锻炼时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