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清河门的馅饼

何凡

<p class="ql-block">  一道柳条边,横穿清河门,成就了清河门馅饼的权威性。</p><p class="ql-block"> 从饮食文化的角度看,柳条边在某一个历史阶段,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清河门。恰好处于这条分界线上,是农耕与游牧两种饮食文化的结合部。</p><p class="ql-block"> 这个结合部有姥姥家的屯子。姥家屯子舅妈多。做馅饼的方法,一个舅妈一个样:皮,有厚的、有薄的;馅,有多的、有少的;饼,有用擀面杖的、有用手拍的,有的大、有的小。</p><p class="ql-block"> 后来才知道,从做馅饼的方法上,就能看出舅妈的娘家是哪里人。</p><p class="ql-block"> 冬天,天黑得早。煤油灯下,常听姥姥讲一些天南地北的故事:西施不但人长得美,饭也做得好,混沌和饺子是她发明的;诸葛亮不但能掐会算,还发明了馒头和包子;边外人祖先做饭不用铁锅用石头,火把石头烧热,把面拍在石头上烙大饼;馅饼是边里人边外人一起发明的,边里人会包馅,边外人会烙饼,边里边外一见面,就有了馅饼。</p><p class="ql-block"> 姥姥没文化,她用自己听来的传说,俗话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饮食文化。 </p><p class="ql-block"> 四姥姥家的两个舅妈都是从边外嫁过来的蒙族人,蒙古馅饼做的特别好。烙饼使用了汉人的铁锅,但不用擀面杖,全程只用两只手,手里拍、锅里拍,烙出的馅饼透过面皮能看到里面的馅,又大又薄又好吃。</p><p class="ql-block"> 三姥姥家有个舅妈,娘家是锦州的,做馅饼常常往里面加虾仁。虽然也不用擀面杖,却不会像蒙古舅妈那样用手拍,她是先包个圆包子,然后用手按扁在锅里,烙出来的馅饼皮厚、馅小,我们都笑她舍不得多放虾仁在馅里。</p><p class="ql-block"> 其他的舅妈,在四姥姥家里学点皮毛,都自称会做蒙古馅饼,就像街上的蒙古馅饼店一样,没有一个是正宗的。</p><p class="ql-block"> 清河门,是馅饼发源带上一个重要的节点,最正宗的馅饼在这里。把舅妈们做的馅饼放在一起,那就是典型的清河门馅饼,囊括全国各门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