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梨花之路,不负春光。

太阳

<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18日出发川藏线318行程。</p><p class="ql-block">计划16天,实际走了19天。</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瓜什则寺</p> <p class="ql-block">瓜什则寺亦称恰科日寺位于县城东南10公里处,为隆务寺所属格鲁派寺院,系原瓜什则八部落的帐房寺,传由雍仲坚赞活佛初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属格鲁派寺院,但土房寺由格鲁派和宁玛派僧人合建,现两派僧人合住,分别举行法事活动。</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p><p class="ql-block">是我国藏传佛教(即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一般称拉卜楞寺。</p><p class="ql-block">因为时间关系,<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远观拉卜楞寺。</span></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季节草原是没有什么观赏的,就开始了娱乐模式。</p> <p class="ql-block">车远观雪山。</p> <p class="ql-block">中途休息。</p> <p class="ql-block">瓦切塔林</p><p class="ql-block">藏语意为“大帐篷”,这里有纪念第十世班禅大师颂经祈福之地瓦切塔林,塔林周围是一片连绵的经幡,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经幡是藏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图腾,它是在布、麻织品上书写经文,然后将其插在山巅、路口、河边等地,其意义为用自然之力来诵经,以保平安吉祥。经幡在藏区的插法各地也不尽相同,红原瓦切的经幡是围成-顶园帐篷似的,而且瓦切经幡群面积之大也为藏区所少见。在经幡群旁边还有一片白塔和转经筒,常有藏胞在此转塔、转经。</p> <p class="ql-block">瓦切塔林的主塔,是一座金字塔形状的佛塔,由众多小塔组成。</p><p class="ql-block">最高处是一座鎏金铜制小塔,这种塔构成塔的建筑模式,是藏传佛教佛塔一大特色。</p><p class="ql-block">整座佛塔加上构成塔身的小塔,一共是108座。这一数字,是佛教里非常重要的数字。</p> <p class="ql-block">塔林周围是一片片连绵的经幡,颇为壮观。经常能见到有藏民在此转塔转经,见天地,见佛陀,见众生,见本我。</p> <p class="ql-block">西索民居</p><p class="ql-block">与卓克基官寨之间仅隔了一条名叫纳足沟的溪流。现今的西索民居在土司历史时期被称为卓克基赶枪巴(即卓克基街之意),当时居住此地的人多为卓克基土司的科巴(差人)和商人、民间手工艺者,解放后将此地划为西索村一组。</p> <p class="ql-block">卓克基</p><p class="ql-block">嘉绒藏语意为“至高无上”,</p><p class="ql-block">1935年 红一方面军长征途中翻过雪山后,经过卓克基,毛泽东、 朱德、周恩来等曾在此居住一周。该土司衙门是一座居 住、官署和防御相结合的少数民族现代官寨建筑,又具 有一定的革命史迹价值。</p> <p class="ql-block">西索民居独具嘉绒藏族特色,保持了嘉绒先民“垒石为室”的传统建筑风格。房屋四周的墙体均用片石砌成,用黄泥粘合。墙体厚达1米,采用内直外收的砌法,石墙如刀切豆腐般整齐,棱角锐利,上窄下宽,整个墙体处于抗压状态,成为建筑的承重主体。加之内部木结构横梁的互相支撑拉合,整个建筑下大上小、重心向内、稳定性强。到最高处,碉楼四角顺势形成角锋,造成一种气势,最高处的石墙边缘加厚,避免墙表的平面化,增强立体感。房顶一分为二,前半部分为平顶,三面砌成矮墙;后半部分形成斜山式,覆盖石板或瓦。寨子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远目望去犹如一座壁垒森严的古堡。整个民居从远处鸟瞰,便会惊奇地发现西索藏寨酷似藏族八宝图案中的“花依”图案(状如“中华结”,代表释伽牟尼的心),这些线条分明,棱角突出的石头建筑,与周围险峻的山峰,陡峭的崖石等自然环境浑然天成,鲜艳的图腾房、红色的瓦片、飘动的经幡、给这里增添了几分神秘。藏寨全是三层石楼,底层饲养牲畜,第二层是厨房和住宿,三层是经堂和客房。民居建筑形如碉状,也称碉楼每层楼的窗户都外小内大,窗框很讲究,用上了雕刻、绘画、上彩等技巧,民族特色很浓。这种碉楼不仅冬暖夏凉,而且建筑艺术独特,审美价值高,就像一件件珍贵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红军桥</p><p class="ql-block">位于村寨边上的红军桥,因红军经过此桥而得名。1935年7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长征经过此地,经此桥跨过湍急的梭磨河北上。红军桥用本土石料修建,是当地现存仅有的石拱桥,被视为民族友谊的象征。</p><p class="ql-block">经过了83年的风风雨雨,红军桥依然可以通行大小车辆和行人,可见当时红军的架桥技术也是非常高的。最主要的是那时并没有大型专业架桥设备,全是通过人扛、马驮运送石料建成。在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的长征年代,红军还可以建成质量如此之高的桥梁,不得不让人敬佩。</p><p class="ql-block">过了红军桥北上,就是当年红军翻过的若尔盖大草原。</p> <p class="ql-block">欢声笑语中去金川欣赏梨花世界。</p> <p class="ql-block">松坪村观景台</p><p class="ql-block">观赏拍摄金川河谷的最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别致的农家</p> <p class="ql-block">地涌金莲</p><p class="ql-block">别名:千瓣莲花、地金莲、不倒金钢</p><p class="ql-block">地涌金莲的功效与作用是收敛止血、解酒解毒。</p> <p class="ql-block">整个金川河谷千树万树梨花已开,搭配当地藏寨、碉楼,俨然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全景</p> <p class="ql-block">袅袅炊烟从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房子升起,宛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站在神仙包眺望,整个金川河谷好似飘着雪花,</p> <p class="ql-block">中国碉王</p><p class="ql-block">此碉威然矗立,高达49.5米,是目前已知保存较好的最高古碉,被誉为“中国碉王”,迄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本世纪40年代,著名学者马长寿先生在考察井冈山五次反围剿的碉堡时指出:“中国之碉源出四川,四川之碉源出金川”,这是嘉绒藏族对丰富战争艺术的杰出贡献,著名美国记者索尔兹伯看到金川的石碉惊叹,这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马尔邦关碉就成了其中之最。它高49.8米,基座宽5x6.5米,顶宽3x3米,是目前已知保存最为完整、最高高度的石碉。</p><p class="ql-block">然而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要在险要的山体上建造如此高大建筑是谈何容易,石碉融合了几何、力学、数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在没水泥的情况下,他们利用动物血和泥土混合物浇灌石缝无疑是一大发现,几百年过去了依然十分坚固,这让如今的许多专家为之震撼。</p><p class="ql-block">上个世幻六十年代,在那场大规模的土地改造中,有人试图用几十公斤炸药将其炸毁,用石碉上的石材来作田埂的基石。然而炸了两次,仅在马尔邦关碉的北角炸出一个窟窿。300多年的风风雨雨,面对地壳运动等自然灾害和战争等人为破坏,它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依然气势宏伟,高耸挺拔,这体现着金川先民坚强不屈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东巴·石菩萨</p><p class="ql-block">穿行在嘎达山茫茫林海中,一巨石愕然矗立,高达240余米,如擎天之柱,立地穿宇,让人的心灵震撼,惊叹世间竟有如此高大的孤立巨石。</p><p class="ql-block">从不同的方位看,巨石都是一尊佛像在你眼前。</p><p class="ql-block">每日清晨,日出当空,云雾缭绕,鸟虫齐鸣,放眼望去,石菩萨犹如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金纱,淡淡的笑容透露出普度众生的慈祥,给人以心灵深处无限慰藉。</p> <p class="ql-block">甲居藏寨</p><p class="ql-block">“甲居”,藏语是百户人家之意。</p><p class="ql-block">这里的藏式民居建筑外形美观,风格独特,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富有浓郁特色的村寨与周围茂密苍翠的树林、清澈蜿蜒的溪流、远处高耸入云的洁白雪峰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p><p class="ql-block">生活在甲居藏寨的是嘉绒藏族,嘉绒人一直到1954年都被认为是一个独立民族,从民国初年直到1953年前的文献都将嘉绒地区的民族称为“嘉绒族”。</p> <p class="ql-block">碉楼、藏寨、蓝天白云、雪山草地...这也许是想要来甲居藏寨的理由吧。</p> <p class="ql-block">“三家寨”是三户聚居;“七家寨”就是七户聚居。依山势而定,古时选址,之后繁衍流传。</p> <p class="ql-block">最醒目的莫过于房顶四个角落的白色小石塔,代表着山、树、水、地四方神的四角,上插经幡,每逢节日都要祭祀,是嘉绒藏族民俗风情的重要标志。</p> <p class="ql-block">丹巴有“三绝”:甲居藏寨、碉楼群、美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布衣窝寺庙位于丹巴甲居藏寨的卡帕玛群峰之巅,俯瞰甲居藏寨,据说这个貌不出众的藏传”佛寺是嘉绒藏族大德高僧的树塔立传的佳地。寺内白塔林立,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依山而建的民居叠叠向上攀援,形成壮观、色彩明快和极富层次感的风貌,以甲居藏寨为代表的“丹巴藏寨”也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p> <p class="ql-block">藏寨内以颇具藏式特色的建筑“甲居”为主要看点,五颜六色的民俗风格以及周围幽静的山谷,令人眼前一亮。住民居、吃藏家饭,也能让游客从最真实的角度感受淳朴的藏民生活。</p><p class="ql-block">但是现在基本上没有藏餐,民居基本上都是现代的了。</p> <p class="ql-block">房屋的主要结构大致相同,底屋均为家畜圈,其上依次为锅庄室、储藏室、居室、经堂及角楼(家碉),其中二、三楼分别有天井和露天大阳台。房体的外墙多以白色、褐色与黑色圈涂成条纹,并绘以日、月、星辰和宗教图案,显示出美丽而整洁的外观。</p> <p class="ql-block">转经廊</p><p class="ql-block">是数百年前,甲居藏寨经常发生泥石流和山洪,当地人为祈祷消灾免难,修建转经祈福用。流传到现在,每年的大年初四寨子中的百姓都会自发来这里为新年转经祈福。</p> <p class="ql-block">中路藏寨</p><p class="ql-block">坐落在一个大山凹里。随着陡峭的山坡修建的碉楼、藏式居楼,还有那寺院的白塔和经幡大有世外桃园之感。尽管,现在要到达这里路难行、路标不清、景点不明,基础服务水平一般。但很值得一去。</p><p class="ql-block">这里海拔2100米。“中路”是藏语,意为“人和神向往的地方”。整座藏寨坐落于小金川东岸山坡半山腰的一处开阔平地上。庇护在嘉绒藏区最著名的墨尔多神山脚下宁静如诗的田园与美丽的藏寨碉楼交相辉映,早有“最美的古碉藏寨”的美名。</p> <p class="ql-block">中路藏寨现存古碉楼88座,其中,最高的碉楼达到60米,几乎有现代商品房20层的高度;中路的藏族民居,也以高大著称。同样用石头垒砌的民居,其他地方一般是2~3层,这里有些民居却高达5层。</p> <p class="ql-block">传说中的一家三口。</p><p class="ql-block">中间的是孩子,二个大人培养出来一个小孩。</p> <p class="ql-block">丹巴的碉楼建筑有四角、五角、六角、八角之分。高度以10米、20米逐渐发展到30米、35米,50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房中可以进入碉楼,是可人居,宜畜藏,便设防的多功能古屋,这些座古屋距今800-1000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为了探究古碉里面的神秘,我们扶着独木提进去探索一下。</p> <p class="ql-block">八角碉</p><p class="ql-block">八角碉的传说很多,有说它是风水碉,四面ハ方的好乞息都集中在此地,从而人 T 兴旺;有说是权大和财富的象征,代表着臭份和地位;还有的说是智慧之碉,当社会发展、文明提升,唯权大和财富不能照众,就产生了智慧限众的概念,随之出现了多形态的建筑,如:五角、八角、十三角碉,都是智慧的结晶。至于哪个传说可氧,就看您心之所向了。</p> <p class="ql-block">梭坡藏寨古雕群</p><p class="ql-block">素有“千碉之国”美誉,尤以梭坡和中路两乡境内的碉楼群最为稠密壮观,古碉保存完整,并与村寨民居相容一地。碉楼外形美观,碉基牢实,一般为四角、六角,甚至十三角的高方柱状体,用泥土和石块建造而成。千百年来,古碉经受了战争和风雨的剥蚀,地震的考验,仍然巍然屹立,有的已偏倚却不倒,有的弯曲 为弓,自称成风景。碉楼的功能很多,传说最初是用来伏魔的,后来碉楼却大多与战事密切相关。丹巴的高碉主要分为四种:要隘碉、烽火碉、寨碉和家碉,其中以家碉及寨碉居多。这些碉楼碉门矮小、门板厚实,碉内用木扳隔层,有的高达十几二十层,具有易守难攻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情人树</p> <p class="ql-block">丹巴,不仅仅看风景、观美女,还得探寻它深厚的文化积淀。数千年前嘉绒藏族的先民便在此地繁衍生息,并创造了举世罕见的石室建筑文化,自古以来这里便有“千碉之国”的美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