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课标,开启新征程——扒齿港镇杨套马庄完全小学

玉壶冰心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师学科教学活动的指导蓝本。因此,教师“课程标准”的培训学习尤为重要。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教师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掌握“新课程标准”,将“新课标”的目标要求落实到学科教学中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滦南县教育局举办了“2023年新课标培训”,我校派出贾志妹、王彩玲、刘翠娟、白岩老师到第一实验小学多功能厅参加现场培训,其他教师及学校领导在学校参加线上培训。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刘克臣为我们讲授的专题是《新课标理念的实践转化》,他讲到:心中有素养,目标才明确。他为我们介绍了“+、-、×、÷产生”,由大小关系产生了自然数的加法;由加法的逆运算产生了减法;由加法的简便运算产生了乘法;由乘法的逆运算产生了除法。他告诉我们要用贯通思维读教材。<br><br> 徐斌讲到:单元整体教学的具体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1.教学建议;2.评价建议;3.教材编写建议;4.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5.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要聚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才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br><br>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陈延军为我们讲授的专题是《立德树人下的小学语文新课标理念及实施策略》,他讲到: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他为我们介绍了2022版课标新在:高——有清晰的高目标;优——优化了课程结构;实——强调了实践教学;细——细化教与学关系。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科学教研员路虹剑为我们讲授的专题是《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实施》,他讲到:科学是人类在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识系统,以及获得这些知识系统的认识过程和在此过程中所利用的方法。他介绍了:现象论、本体论、本质论(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成果)、认识论(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探索过程)、方法论(人类应用理性思维建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审读专家马荣花为我们讲授的专题是《英语新课标理念及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她讲到了英语新课标的主要变化与突破。明确素养立意的课程目标,凸显学科育人价值;重构并整合英语课程内容,优化学科育人资源;推动单元整体教学,研读语篇,践行活动观,优化学科育人路径;推进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确保学科育人目标落地课堂;创新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模式,构建学科育人课程的全方位。 新课标是新教育的主轴,是实现育人目标最重要的载体,也是教师教、学生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新课标的颁布,将开启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在培训学习过程中,老师们认真聆听,用心领会,详细记录关键点,深刻反思,对新课标的理念和方向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收获颇丰。 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本次培训,老师们对新课标有了更完整而深刻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了方向性的引领。心中有课标,脚下方有路。我们将继续深入研读,躬身实践,循着新课标这座灯塔,砥砺前行。

新课标

育人

教学

培训

课程

教师

学科

小学

课程标准

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