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缘起:自打担任《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文化》《旅游美学》《中外民俗》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以来,便对宗教文化宗教艺术宗教旅游由略懂而变为喜好。专家说“安岳石刻在我国佛教石刻艺术中,享有上承北方龙门石窟,下启大足石刻的居间地位”,因为之前去过龙门石窟和大足石刻,所以就一直有想去“安岳石刻”的念头。</p> <p class="ql-block">四川省安岳县取意“安居于山岳之上”而得名。<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安岳石刻始于南北朝时期,盛于唐、五代和北宋时期,以佛教造像为主,亦有道教造像,</span>有圆雕、塔雕、壁雕、碑刻等技艺形式,刻工精细,刀法娴熟,匠心独运,人物形象生动而富有情趣。由于时间原因,此行我们只去了有代表性的五处:圆觉洞、毗卢洞、卧佛院、华严洞和茗山寺。</p> 圆觉洞 <p class="ql-block">圆觉洞景区,位于安岳县城东南1公里处的云居山上,占地600余亩,以唐、五代、北宋时期营造的内容丰富、规模宏大,造型布局独具一格的摩崖石刻造像闻名于世。景区现存石刻造像103龛窟,造像1933躯,碑刻题记25处,唐代浮塔一座。石刻造像刻工精雕细琢,技艺精湛高超,造型典雅俊美,展示了公元8-12世纪中国民间佛教、道教信仰和极盛时期石刻艺术的风采。以释迦、净瓶观音、莲花手观音三尊6米多高的大像最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圆觉洞,因有北宋时期开凿石洞雕刻十二圆觉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圆觉洞内,正壁为"三身佛"像,毗卢遮那佛居中,释迦牟尼佛(左)和卢舍那佛(右)分别坐于莲座上。</p> <p class="ql-block">左右壁分别是十二圆觉菩萨坐像。</p> <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石窟,北宋(公元1091-1098年),像高6.8米。</p> <p class="ql-block">左手仰掌置胸腹间,右手施说法印。</p> <p class="ql-block">净瓶观音窟,北宋(公元1099-1107年)像高6.2米,面圆,头戴宝冠,冠中一立佛,左手提净瓶。</p> <p class="ql-block">左右壁顶各一飞天。</p> <p class="ql-block">莲花手观音窟,北宋(公元1099-1107年)像高6.8米,头戴宝冠,双手交腹执一莲蕾。</p> 毗卢洞 <p class="ql-block">毗卢洞,位于安岳县城东南的石羊镇赤云片区油坪村塔子山上,距县城50公里。毗卢洞最值得看的是紫竹观音,又称水月观音,是北宋石刻艺术的精品之作,此外就是著名的柳本尊十炼图:柳本尊是佛教汉传密宗的大宗师,十炼修行指十种刻苦修行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密宗修行法门。</p><p class="ql-block">毗卢洞的石刻造像开创于五代后蜀,这里曾经是五代至北宋年间四川佛教主要道场之一。这里有龛窟19个,其中东汉岩墓13个,造像465尊,碑刻题记32处,集中刻于毗卢洞、幽居洞、千佛洞和观音堂内。</p> <p class="ql-block">柳本尊十炼窟。"柳本尊十炼图",宽14.10米,高5.65米,分上中下及顶壁四层。主像为毗卢佛(柳本尊的法身像),在岩壁中下层的正中,结跏趺坐在高1.5米的莲台上,坐身高2.90米,莲台由两个现半身的力士托住。毗卢佛左右的上中层岩壁面上各刻五幅图,上三下二,左边的题刻编号为双数,右边为单数,合为"十炼"。</p> <p class="ql-block">经过唐末五代时的两次灭佛,佛教在中原一蹶不振,多亏有了柳本尊才能使佛教在蜀中再次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观音堂,主像为紫竹观音,也称水月观音,俗称“跷脚观音”,<span style="font-size: 18px;">雕</span>刻极为精美,为国内罕见的宋代石刻精品,被称为"东方维纳斯",左右两侧有明代雕塑的"观音经变图"。</p> <p class="ql-block">幽居洞,主尊为柳本尊三身像,即居士像、菩萨像、成佛像。</p> <p class="ql-block">千佛洞,正中刻西方三圣坐像,三壁下方小圆龛内刻有317尊坐佛,左右两侧上方有清代的十八罗汉圆雕像。</p> 卧佛院 <p class="ql-block">卧佛院,位于安岳县城以北25公里的卧佛镇。</p> <p class="ql-block">卧佛院大规模造像是在唐开元年间,雕凿于唐代的“释迦牟尼涅槃图”卧佛造像,形态端庄,面南背北,左侧身横卧于岩壁间,全长21.3米,头长3米,肩宽3.1米。</p> <p class="ql-block">卧佛的头部刻得极为精美,头戴圆圈小花螺髻,头枕凿花方形石枕,双眸微闭,慈祥而端庄。</p> <p class="ql-block">长约1公里的卧佛沟、两侧高约20余米的崖壁上,保留着盛唐摩崖造像1613躯,石刻经文15窟,碑刻、题记、经幢、异兽图像等数十处。其造像区长达865米,龛窟142个。佛像损毁较为严重,我们去时大部分龛窟尚处于保护修复阶段。</p> <p class="ql-block">宝箧印陀罗尼经橦(五代)。</p> 华严洞 <p class="ql-block">华严洞景区位于安岳县石羊镇箱盖山上,距石羊镇6公里,安岳县城东50公里,是集石刻文化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有华严洞和大般若洞两大石窟。</p> <p class="ql-block">华严洞,是安岳众多石窟里单体面积最大的一座洞窟。华严洞开凿于北宋,主尊乃华严三圣,毗卢遮那佛居中,大智文殊菩萨和大行普贤菩萨分坐左右。</p> <p class="ql-block">大般若洞,高4.2米,宽4.2米,深4.8米,为南宋作品,正壁雕释迦牟尼佛、孔子、李老君,体现了宋以后三教合一的风格,洞顶中部阴刻一巨大圆圈,内刻两倒立“人”字,直径达2.3米,其中深义众说纷纭、无法定论。</p> 茗山寺 <p class="ql-block">茗山寺,位于安岳县石羊镇民乐村的虎头山巅,距安岳县城60公里。茗山寺造像大多数是北宋作品。可以重点观赏诸佛菩萨头顶的宝冠装饰。</p> <p class="ql-block">茗山寺是一个比较小众的秘境,精美绝伦的绝壁之上,雕工极为精细的石像仿佛等了上千年,穿越历史长河,此行有幸探寻它的庄严静穆和造像艺术。风口处的佛像已被完全风蚀,可惜!</p> <p class="ql-block">文殊菩萨,像高5米,神情淡雅,气度不凡,胸前装饰有璎珞,左手托经书外伸,重达几百斤的左手和经书,历经千年不毁,全靠高2.2米的垂地袈裟支撑,石刻匠人运用力学与美学结合,造型巧妙。</p> <p class="ql-block">毗卢遮那佛。</p> <p class="ql-block">造像数目虽不很多,但造型十分高大,艺术特别精湛加之雕刻于顶峰绝壁之上,显得十分雄伟壮观,堪称宋代摩崖石刻精品。</p> <p class="ql-block">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合龛。造像依绝壁雕刻,像前仅一羊肠小道,依山取势。</p> <p class="ql-block">历经千年依旧美得不可方物,岁月的痕迹在造像的肌体上留下了有规律的波浪纹,石刻来自于宋代,这种细细的波纹却又出现在现代,成就了茗山寺最具现代感的艺术作品。</p> <p class="ql-block">毗卢佛、东岳大帝合龛。</p> <p class="ql-block">安岳石刻“古、多、精、美”,具有独特的、突出的艺术与美学成就。2002年9月18日,国家文化部正式将安岳县命名为“中国民间石刻艺术之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