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随班就读的层级支持策略(邹红霞 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

苏苏儿

<p class="ql-block">  从领导到老师到保安,都要有爱心,要接纳每一个孩子。</p> <p class="ql-block">  普通随班:问题不严重的,比如带耳蜗后跟其他学生一样。对低视力孩子,课件可以大一点儿,位置靠前一些。</p><p class="ql-block"> 强化随读:既在普通教室又在资源教室,教学内容可以调整一下。跟不上的科目在资源教室上。</p><p class="ql-block"> 特殊随读:残疾程度重,在教室学习更利于人际交往等能力训练。</p> <p class="ql-block">  看听力几级,看有没有带助听器。</p> <p class="ql-block">  视力残疾是视力0.3以下,并且无法矫正。有些孩子视力范围小,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p> <p class="ql-block">  精神残疾的以自闭症为主。</p> <p class="ql-block">  肢体残疾的脑瘫较多。</p> <p class="ql-block">  南京出台学科能力评估手册,来评估学生。</p><p class="ql-block"> 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新生入学八大能力评估量表。</p> <p class="ql-block">  根据医院、老师、量表的评估进行诊断。</p> <p class="ql-block">  目标有次序:最要紧发展的放在第一;次紧要的放第二。比如先让学生熟悉卫生间等。</p> <p class="ql-block">  分解长期目标。</p> <p class="ql-block">  短期目标表达清晰: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做得多好。</p> <p class="ql-block">  教导处学期末评估目标达成,调整目标。</p> <p class="ql-block">  课前两分析</p> <p class="ql-block"> 如果和普通孩子教学目标一样,就标“特殊学生与普通一样”。</p><p class="ql-block"> 如果不一样,也标上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目标对于特殊学生太难,就单独为特殊学生设置目标。</p> <p class="ql-block">  教、学、评一致性。</p><p class="ql-block"> 某个环节对特殊太难,可以在这个时候单独安排其它学习任务。</p> <p class="ql-block">  在教室里放一个帐篷,放几本书,学生喜欢安静的,可以在里面看书。</p><p class="ql-block"> 彩色镜片叠加,缓解情绪;不喜欢牛,可以在笔上装上塑料套,触感会更舒服,学生可能会喜欢。</p> <p class="ql-block">  根据学生的学习偏好或优势、已有知识准备或兴趣分组。</p> <p class="ql-block">  结合学生不同特点,制订不同评估策略。</p> <p class="ql-block">  自闭症学生——</p><p class="ql-block"> 动作发展领域课程:身体协调能力差,动作慢,可进行粗大动作训练。</p><p class="ql-block"> 生活自理领域课程:收拾桌椅板凳、扫地等。</p><p class="ql-block"> 认知发展领域课程:资源室里器材较多。</p><p class="ql-block"> 语言交往能力课程:(不爱说话)给学生读绘本。</p><p class="ql-block"> 社会适应领域课程:了解学校、家庭、社区。比如:家在是哪个社区?社区里哪些设施?设施怎么用?</p><p class="ql-block"> 艺术发展领域课程:一个自闭症学生听老师弹琴,学生还不认识谱子,可是老师弹什么,他就能弹什么。再如,有一学生,提到哪一天就能说出几月几日,几乘几马上说出得数,但不知道1+1等于几。再如,韦神拿矿泉水瓶喝水,学校给他买水杯,他也不愿意用。</p> <p class="ql-block">  在研究学生的同时,老师也在成长。</p> <p class="ql-block">  多数残障儿童非常依赖自己的惯性思维,所以对学生要求要一致,每位老师也要对这个学生要求一致。这些学生总爱说“我以前就是这样”,教师应该理解,遇到这些情况要耐心讲道理。</p> <p class="ql-block">  对特殊学生要热情,用语言感染她。</p><p class="ql-block"> 在心烦的时候,更容易发现别人的缺点。</p><p class="ql-block"> 用正能量和热情感染他,多赞美他。面对特殊学生,学会控制情绪。</p> <p class="ql-block">  所有行为表现都是一种沟通表达,老师要思考行为背后的潜藏意义,然后调整他们的反应。如:想上厕所了就哭,老师教学生,想上厕所了,就说“上”。如:学生时间长没见老师,想老师了,突然见到老师,往老师抹鼻涕。</p> <p class="ql-block">  当学生不知道怎么做时,可以为他示范,当他按照示范做好了,就赞美他。</p> <p class="ql-block">  表扬要有针对性,要用明确的语言。</p> <p class="ql-block">  “你等着,我打电话叫你妈来。”这样的话只能证明教师拿学生没办法了。</p>

学生

老师

课程

目标

教室

评估

特殊

残疾

自闭症

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