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旧时,三沙镇主街道从西澳的街头顶起,经企仔头街东西纵向主要有两条分支,一条向东至南头门出城门可达洋坪里。另一条经二甲街往东南至二四企,下二十四级台阶至五澳码头。</p> <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农村实行保甲制(延续至民国),保甲制度是宋朝时期(王安石变法)开始带有军事管理的户籍管理制度。二十户或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当时这片小区域有40余户人家,故称“二甲街”,这三百多年前的称呼一直沿袭至今。目前二甲街有63户200多人,有陈、林、王、张、吴、卓等姓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路口的清代古井至今仍可饮用</span></p> <p class="ql-block"> 进入街前有一口清朝古井和柯氏古厝,该古井和距离同一线上二百米远大井兜的清朝古井、人民巷清朝的集成井(福安井)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附近九百多户居民通自来水前的主要取水点。古井斜对面是柯氏古厝(后门)建于清光绪年间,占地面积达285平方米。解放初期(1954年11月—1955年5月)为原霞浦县海岛区公所,管辖三沙镇、西洋岛、北霜列岛、浮英岛和嵛山列岛一镇四岛(八乡)。1955年5月,海岛区分出三沙区后,区公所迁浮鹰岛里澳村(后迁西洋岛)。原海岛区公所,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土改时分给18户居民居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路口民房前有民国时期的镇宅之宝泰山石敢当</span></p> <p class="ql-block"> 二甲街主街道约为二百六十米长,呈Y字形,前半段原为古朴的石板街面,后半段为碎石铺就街面,街面宽不足三米。解放初期二甲街是三沙主街道的一部分,街道两旁有吴成泰灰店、叶吓福橹行、叶阿咩杂货店、仁仔杂货店、九咩俤柴槌店、康金水京杂店、陈德福香烛店、中药店和吴氏染坊等店铺,还有上吴氏大厝、吴氏祠堂、张绍祖故居旧址等。街巷阡陌四通八达,除了是东西纵向的大通道,还可以通向南头门、剧东巷、沟仔乾、红砖仔、前街、本山头等街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二甲街街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通向二四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通向三沙中心街(市场)</span></p> <p class="ql-block"> 走过近百米已磨得很光滑的古朴石板路,上六级台阶、跨过一个高为40多公分的石门坎的通道就到了上吴氏大厝,该古厝有两个相对独立的大门,右边大门这部分,据吴氏老人介绍是吴氏先人在光绪年间从一名叫杨祖武官人手中买来,并加以扩建左边部分,原先古厝建筑,为三进二个天井,面宽15余米,进深20余米。门框为高2.8米,宽1.5米,大门上方书有“光禄名家”四个楷书古朴大字。先人要求家族后人有“光禄四行”质朴、敦厚、逊让、节俭的优秀品德。古屋内柱石皆为青石精细雕刻而成,前半部建筑破损严重,已在本世纪初进行了改建,大门还保留着但门已变小了,上方的这四个大字已不存在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上吴厝正门(已改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硬山式屋顶</span></p> <p class="ql-block"> 吴氏先人购买后,扩建的左边部分面积和格局相同于原建筑,但这左边古厝内基本已改建,大门破损只留下一边石条。在古厝外有许多散落的古建筑物件,如石鼓、雕花横梁、圆形、四方柱石、青柱石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左边部分</b></p> <p class="ql-block"> 在古厝内的空地上偶然看到一长得像元宝的青石,引起笔者的好奇,问起古厝内的老人,说是小时候就看到了,也不知何作用。这个石头确实长得非常像元宝,笔者也感觉非常讶异,这个元宝石是天生形成,还是能工巧匠有意为之?仔细揣测也找不到答案。有人称,这是放在井边吊井水时“磨”绳子用的;有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以前用来拴东西用的;还有人称,是放院子里晒物件用的;更有人言是摆放在家宅照壁前的供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古厝内空地上的元宝石</span></p> <p class="ql-block"> 关于元宝石,较早有文字记载的时间为600多年前。在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上记载:“凡棉布寸土皆有,而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凡布缕紧则坚,缓则脆。碾石取江北性冷质腻者(每块佳者值十余金),石不发烧,则缕紧不松泛。芜湖巨店首尚佳石。</p> <p class="ql-block"> 前些年,笔者在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参观,刚好看到类似石头,讲解员告诉笔者:“元宝石的功能,其实和今天的熨斗很相似,以前云锦织成后有一道工序,就是在元宝石上走一遭后,就会变得平整、有光泽。”元宝石还有个通俗的名字一一踹布石,染坊用得比较多,除了使布平整外,还有一个就是提高棉布的着色力,通过挤压让色素渗透到棉纤维里。元宝石在古代也算是一项发明了,因为有了它,棉布变得平滑,更有光泽了。</p> <p class="ql-block"> 用元宝石碾布,织物就像人的肌肤一样,变得很紧致,柔光滑亮的。元宝石的选材大有讲究,用青石当石材,这样织物在元宝石上来回摩擦,而且碾压作业的时间很长,摩擦不容易产生静电发热而损坏织物。 </p> <p class="ql-block"> 300多年前,元宝石很流行,甚至成一些印染店“炫富”的招牌。所以,在明清两朝,要想知道哪家印染店的规模,看看他们的元宝石就知道了。以前,元宝石并不稀奇,只要有染坊在,就有元宝石。上世纪40、50年代,由于印染织造行业的颓败,元宝石就逐渐退出舞台了。由此可见,这座吴氏古厝与印染业有关。</p> <p class="ql-block"> 在上吴厝右大门前方,隔条通道对面是吴氏祠堂。祠堂坐南朝北,呈正方形结构,四周被高大的青砖风火墙包围,显得坚固高大,祠堂的正方是硬山式斗拱门楼,庄严肃穆,上有匾,横书“吴氏祠堂”,整个祠堂进深为24余米,面宽10.5米,其中天井进深为10米。单层屋顶楼高约8米左右,采用飞檐半结构,每个石柱面直径30公分,中间凸出为35公分,高为28公分。大殿供奉着吴氏历代祖先龛位,大殿后壁,壁绘有山水、花鸟等,大埕为祭祀和焚烧银仔和冥钱之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吴氏祠堂原址</span></p> <p class="ql-block"> 吴氏祠堂解放后被政府占用,后被五澳大队部做办公场所。1966年“破四旧”(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运动中,祠堂佛像被扫除,族谱被烧毁,祠堂内外木雕石刻之类物件悉数被毁。本世纪初被房地产商开发成商品房。三沙镇区居民大多是从闽南移民过来,宗族势力不大。据了解,解放初期三沙镇区内建有祠堂只有吴氏祠堂和位于东澳的蔡氏祠堂,目前三沙镇区已没有祠堂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福宁总兵张绍祖的画像</span></p> <p class="ql-block"> 张绍祖故居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三沙街道拓宽改建成沿街店面。张绍祖,字述之,清嘉庆十三年(1833年)生于三沙镇一个书香门弟的家庭,祖上是兵勇做过不大的头领。张绍祖青年时期也从军服役,走进了水师营,由世袭云骑尉(武散官名)投效左营,开始了他向往已久的驰骋海疆、保卫海疆、剿贼御侮的军事生涯。从军后的张绍祖,骁勇善战而又精于武略、足智多谋,且忠心勤勉,因而深得上司器重。他不负众望,由一名普通的军士做起,一路进取,屡立战功,最后,终于成为了一位叱咤风云、肩挑保卫海疆重任的著名水师将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清朝末年的福宁总镇署(旧址今府前路守备团团部)</span></p> <p class="ql-block"> 投身于水师营后,长年辗转于浙南温州沿海和福建福宁、福州、海坛、金门、南澳以及台湾基隆、澎湖等地,足迹遍及大清朝辽阔的东南海疆。一直以来,他任过水师把总、千总、守备。清咸丰、同治年间福建沿海海盗倭寇猖獗,危害渔民商旅,咸丰初张绍祖多次参加围剿海盗的战斗,击沉海盗战船十多艘,生擒海盗数十人,救出被劫乡民一百多人,受朝廷嘉奖,从此张绍祖平步青云、官运亨通:先是当上了“海坛(今平潭县)游击(从三品)”,接着又升任“铜山(今东山县)参将(正三品)”等职。</p> <p class="ql-block"> 清同治三年(1864年),浙江海寇又来侵扰郡城,张绍祖统帅水师出洋围剿,英勇杀敌,对海寇进行全面围剿,他采取“擒贼先擒王”的计策,经过周密部署和与当地渔民配合引路,率领右营把总王良桂(三沙人)等将领,擒获匪首黄高标等多人,并俘虏大批海盗,取得了大捷。再次受朝廷嘉奖,被提拔为福宁府(今闽东北沿海)水陆总镇(亦称总兵或镇台,正二品相似今中将)第四十七任。乃是一位威名显赫的闽浙海疆重镇的最高军事长官,是霞浦人担任福宁镇镇台第一人,也是唯一的一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康熙给福宁总镇署赐匾</span></p> <p class="ql-block"> 张绍祖故居南头门方向街对面是黄氏古厝(现为茂生市场大门一片),为闽安营副将(副总兵)王长春故居。两故居只有隔一条街巷相对几步之遥,与元帅桥清末杨氏父子双拔贡,故有“五步两镇台、父子双拔贡”之美誉在三沙传为佳话。</p> <p class="ql-block"> 时光流逝,日子在变,但小巷依旧,还是那样的恬静安闲,那样的从容不迫。小巷前些年镇村创卫,古朴的石板路面浇筑水泥硬化。有些房子和院墙早已斑驳陆离。前半段大多是两层老旧小屋,两边饱经风雨的老房子大多被罩上一层灰暗,褐红木板门、花岗岩石头砌的墙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褐红木板门花岗岩石头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古老的矮门仔(矮闼门)</span></p> <p class="ql-block"> 有的老屋早已人去房空,大门紧闭已成危房。有的老屋只住着年迈老人,屋内摆设陈旧,还摆放着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物件,晴天午后,老人会在老屋门前或巷口晒晒太阳,看着巷子人来人往。后半段有制衣铺、中药铺、京杂店、小吃店、理发店、菜摊等几家小店,通向三沙街茂生市场小巷出口的墙边卖菜的老汉靠墙而坐,脚边堆满了满眼青葱的新鲜疏菜,三三两两走来一些提着菜篮的妇女在讨价还价;旁边小吃店店面不大但干净整洁,光顾早餐的顾客进进出出.......</p> <p class="ql-block"> 在老街尽头有一家不起眼的理发店,没有招牌,店面不过十余平方米,却已经营业了三十多年。这里没有喧闹的音乐、没有华丽的装潢,老式的铁皮椅、旧式的剃头刀、布满岁月痕迹的镜子……走进这家理发店,仿佛坐上时光机,回到了上个世纪。</p> <p class="ql-block"> 理发店店主是陈师傅,年近六旬,三十多年前盘下这间小店。 店里上海牌铁铸理发椅至今不曾改变,修修补补,陈师傅却还是舍不得扔掉。老式推子已经斑驳,但还是用着最顺手的那一把。在这里只要花上十五至二十元,你就可以享受一套服务,洗头、剪头、修眉毛、刮胡子、修鼻毛,和时髦的发廊相比,也是相当便宜了。剃刀在眉间、脸颊小心翼翼地穿梭,从洗头、剪发,再到修眉、剃须……整个过程充满着仪式感。老店收费便宜,老顾客们也不问价格,只问心情,理发之余,更多的是聊聊天、叙叙旧。如今,各式各样的美发中心和造型室层出不穷,但陈师傅依旧在坚持传统,服务着自己的老顾客,坚守着自己的本心。</p> <p class="ql-block"> 时代变迁,城镇发展日新月异,繁华的背后总会有一些角落像被时光按下暂停键,他们深藏市井一把剪刀、一个推子是他们始终难以割舍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 岁月流逝,小巷的过客走来走去,演绎着“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风景。寒暑更迭,春华秋实,小巷依然保持着它的长度和宽度,不温不火,不悲不喜,默默地迎接着一拔拔相识的和陌生的人们。悠风吹小巷,岁月叠古今,走过春秋,走过冬夏,走过暮夜黄昏的街角,很多的故事已模糊,很多的笑闹已远去,大抵,不是所有的过往,都似这一条悠悠古巷,在时间长河里,依旧是百年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菜摊</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 二甲街老人回忆</p><p class="ql-block"> 吴氏后人回忆</p><p class="ql-block"> 《古韵三沙》 </p><p class="ql-block"> 《霞浦县志》(1928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