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附校的石文化

师大附校教务处

<p class="ql-block">  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学校自2011年筹建办学以来,到今年6月将培育出9届高考毕业生。师大附校始终秉承“为国家育英才,为学生谋发展”的教育理念,逐渐形成了“仁义、向上、严谨、乐观”的校风;“精心治教,立德树人”的教风;“勤学、乐学、会学、悟学”的学风,践行“立德树人”的大德育观,实现了学校的积极、健康、可持续发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建校纪念石:</b><b style="color:rgb(1, 1, 1);">石头上所刻文字主要记录了建校的过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建</b><span style="color:rgb(1, 1, 1);">校以</span>来,附校形成浓厚的求学氛围,严谨的治学风气,也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文化既是优质品牌中学的身份证,又是优质品牌中学超越自我的内驱力。学校文化,不仅是形成和主宰师生员工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观的基石,而且也是驱动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是构建合谐校园的基石。 坚持“文化兴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落实在附校的每一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  <b><font color="#ed2308">牛气冲天石:</font></b>一进入师大附校的大门,就发现矗立在草坪上的“牛气冲天”。牛看似笨拙,实则蕴含着劳动人民所具有的品性,它们有一如既往、持之以恒、勤恳工作的品质,在坚持中积聚着一股用不完的牛劲,这股牛劲敢闯敢拼,但不盲闯盲拼,敢担敢为,但不胡作非为。牛的智慧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它们勤奋忠诚、老实可靠,不施小计谋,不耍小聪明。我们的社会风气理应由牛气来引领,就如深圳开荒牛和华尔街铜牛,都代表了敢闯敢拼、开拓进取、走在时代前沿,引领社会发展的牛气,成为奋进和力量的象征,成为这个时代的象征。这个“牛气重冲天”寓意着师大附校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师专业和发展蒸蒸日上,师大附校的学生获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 <b><font color="#ed2308"> 中国心石:</font></b>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要有一颗中国心。 “中国心石”上醒目的三个大字,提醒着师大附校师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于世界则国屹于世间。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栋梁。祖国永驻我心,我心属于祖国!师大附校的老师们一定能够培育出优秀的青少年!</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日晷石:</b>日晷也叫“日规”它是我国古代人们创造的一种以太阳照射来计时的仪器。 大道至简,道不远人,日晷利用太阳光照投射在晷针留在晷盘的影子,日月经天,日影行地,晷针留影,与时俱进!太阳简易变易不易,恰恰是与时俱进的体现。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古人既已死,古道存遗书。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清芬挺秀,华夏增辉。尤其是那句镌刻在底座上的警世铭言,永远激励人们脚踏实地,奋发图强! 日晷无语,行胜于言。</p> <p class="ql-block">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p> <p class="ql-block">  <font color="#ed2308" style=""><b>乐山乐水石:</b></font>有德行的人喜爱山,有智慧的人喜爱水。山崇高持固,以其深厚而滋养万物,仁者由此联想到平和安静、心怀仁德而欣喜;水奔流不息,以其顺势而周流无滞,智者由此联想到顺势而动、随时应变而快乐。仁爱而有智慧的人从自然山水中看到自己的天性和追求,乃至看到自己精神的映照,所以见山水而欣悦。这是君子修养的两方面,是君子比德于山水进而移情山水带来的拟人化的自然之美以及赏会之乐。山水因此联系着人类美好的情感,成为常见的审美意象,而徜徉于山水也成为文人修养身心的重要方式。</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树蕙石:</b>“树蕙石”源自古代文人的“香草”文化,屈原曾书“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他以香草之名树文人之骨,“树蕙”寓指正直、成就不凡、稳重、温柔、人品高尚、美丽而聪明,喻指师生修行仁义。 </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篆体印章石</b>:刻有”师大附校“字样的印章,上面是阳文,下面是阴文。上面又叫朱文,下面又叫白文。印章文化,书体文化,从最早的甲骨文到草书行书隶书字体的演变。其中的印章文化,属于中国文化的诗书画印一部分。既有教育寓意又有文字的流变,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魅力,也是学校文化的进一步的体现 。整个印章庄严厚重,力量感十足,寓意师大附校孕育深厚的文化底蕴,必将愈加强大!</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澄怀石:</b>《南史·隐逸传上·宗少文》:“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徧覩,唯澄怀观道,卧以游之。”清·金圣叹 《序三》:“学者诚能澄怀格物,发皇文章,岂不一代文物之林。”寓意教师潜心学问,学生静心学习。 </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奋斗石:</b>我们的一生都在奋斗,所有的人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止。我们的教师为学校的发展奋斗,为学生的成长和成功奋斗,我们的学生为了自己的成长进步奋斗,为了开启人生新航想而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若兰石:</b>在女生宿舍楼前这两个字是“若兰”。芷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劳而改节。因此古来人皆道“君子如兰”,青春正好的附校学子当如君子,育兰花品格,发桃李芬芳。</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同心同德石:</b>一个家庭,全家人同心同德,则会家兴业旺,生活幸福;一个团队,所有成员同心同德,则会事业兴隆,工作开心;一个国家,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则会繁荣日盛,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  <b><font color="#ed2308">河图洛书石:</font></b>河图洛书是远古时代人民按照星象排布出时间、方向和季节的辨别系统。河图1—10数是天地生成数,洛书1—9数是天地变化数,万物有气即有形,有形即有质,有质即有数,有数即有象,气形、质、数、象五要素用河洛八卦图式来模拟表达,它们之间巧妙组合,融于一体,建构一个宇宙时空合一,万物生成演化运行模式。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蕴含了深奥的宇宙星象之理,被誉为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蕴含了深奥的宇宙星象之理,被誉为"宇宙魔方”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p> <b><font color="#ed2308">“家国为怀,德业并进"石:</font></b>学校要有教育情怀,有人文情怀,有家国情怀。师大附校把"砥砺品学,忧乐家国""家国为怀,德业并进"作为校训。“为学生的现实需求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国家育人才,为学生谋发展。”是学校秉持办学的一贯思想。在学校的治理方面,从严、精、细、实到以人为本,从严治校;标准管理,精细执行以及文化立校,文化兴校,文化强校的管理思想,使学校的发展有了方向,有了底蕴,有了力量。 <p class="ql-block"> <b><font color="#ed2308"> 品德石:</font></b>师大附校的治学思想,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仁义人、奋斗人、读书人、自律人、担当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师恩石:</b>师恩如海,衔草难报,教泽流芳,倾我至诚。 师德的灵魂就是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师德石:</b>师道不立则天下无善人,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师德是立身之本,而尊师重道是教育的依托。从古至今,历代教育者,大家一般都把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作为最主要的师德。如孔子的“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都是辛勤耕耘,甘于奉献教育的师德体现。除此之外,仁爱、博学、公平、正直等也是师德所在。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所在,步入师大附校的学生正是由于获得老师无私的关爱才获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p> <p class="ql-block">  文化赋予师生以知识、智慧、思想、精神、判断力和创造性等,从而使学校有能力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学校的超越发展和持续发展,使学校有力量造就高素质的人才群体。因此学校的内部布置,楼宇的文化建设、花草树木的栽植、文化石陈设到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都会在潜移默化中把中国文化的元素体现出来。借此培养学生们向上、向善的道德品质,激发他们刻苦奋进的内在动力。学校打造孕育浓厚的校园文化,努力营造阳光校园、书香校园、仁爱校园、奋斗校园、绿色校园,使师大附校成为助力学生走向成功开启新征程的沃土! </p><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赵文岭 王昕洁</p><p class="ql-block">审核:李爱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