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醉蓬莱·内蒙古</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北牧南农地,山地高原,东林西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万里青坪,最牛羊云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冰石林奇,贺兰漠彩,阿尔山仙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青冢崇隆,室韦古魅,成陵威永。</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锅穴岩瑰,老牛湾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美沼根河,札兰屯靓。</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三艺刀靴,锦袍毛毡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犷舞雄歌 ,那达慕盛,马头琴豪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地毯穹庐,煤油稀土,八珍丰盛</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注1:内蒙古地区主体自然景观为高原温带草原,资源储量丰富,有“东林西矿、南农北牧”之称。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积居全中国第一。牲畜居全国首位,绵羊毛、山羊毛及驼毛产量居全国第一,煤炭产能全国第一, 稀土储量居世界之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注2:冰石林即克什克腾石阵,原名为阿斯哈图石林 ,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东北部,系第四季冰川留下的杰作,为世界罕见,也称之为冰石林。克什克腾石阵境内,岩石纹理横向,如一层一层千层饼;处于高山草甸与原始白桦林的交汇地带,植被茂盛,四季姿彩各异;蓝天、白云、森林、草原、地质遗迹,以自然纯净,多姿多彩,展示着博大的自然魅力。该境内,如塔,如笋,如人,如兽等象形石,仿佛人工雕琢,使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柱、鲲鹏、石城和石堡景观,展现了世界上独有的新型花岗岩地貌,有“世界地质奇观”之美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注3:贺兰漠即阿拉善沙漠,阿拉善系蒙古贺兰山音。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组成阿拉善沙漠,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是迄今为止唯一以沙漠地质遗迹为主体的世界地质公园,系统而完整展示了风力地质作用的过程。其境不仅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鸣沙区、世界上最高的沙山,还是中国分布湖泊数量最多的沙漠。阿拉善自然景观优美,沙漠里的湖泊、马莲花、胡杨、骆驼、羊群、水鸟,给茫茫大漠带来无限生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注4:阿尔山,全称哈伦 • 阿尔山,系蒙古语,意为“热的圣水”。阿尔山位于内蒙古东北部,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境内拥有森林草原、火山遗迹、矿泉温泉、高山湿地、河流湖泊、峡谷奇峰;含一个世界地质公园,两个国家森林公园,三个国家湿地保护区;有冷泉、温泉、热泉、高热泉等温度不同、功能各异的饮用和洗浴矿泉逾百眼。著名景观有集森林、火山、冰川、湿地、花海、湖泊为一体的奥伦布坎;有波平如镜,春秋迥异的杜鹃湖;有天人相接、深不测底阿尔山天池和清澈见底的驼峰岭天池;有潭水透明、夏日冰川的三潭峡;有错综崎岖、沟壑纵横、熔岩凝结块的石塘林;有石峰错落有致、巍峨壮观的玫瑰峰;秀美景观枚不胜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注5:“青冢”,昭君墓别称,汉朝明妃王昭君墓地。“青冢”一词,出自唐代诗人杜牧一条注解:北地草皆白,惟独昭君墓上草青如茵,故名青冢。昭君墓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岸,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形制为覆斗式,墓体周围存放历代道台、巡抚、将军、都统等名人所立石碑8通,墓体前从北至南依次有“墓表”“和亲铜像”。王昭君墓是中国已发现的面积较大、保存较好、内涵较为丰富的汉代墓葬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注6:室韦,俄罗斯文化和生活习俗小镇,位于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的北端。室韦是蒙古族的发祥地、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此镇虽小,但历史久远。早在隋、唐时期,蒙古室韦部落就在这里过着游牧渔猎为主的游牧生活。这里林草覆盖率达80%以上,河流众多,房子系具异国风情的“木刻楞”,其屋用白桦木和手斧打造而成,有棱有角,没有砖瓦的踪迹。小镇富有俄罗斯族的特色美食:列巴(大面包)、西米丹(奶制品)、酸黄瓜、苏泊汤(牛腩,西红柿,土豆等烩汤)、嘎达列(土豆肉饼)、古鲁布茨(馅为肉、蛋、米饭等菜卷)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注7:成陵,成吉思汗陵,位于距鄂尔多斯市区40公里草原上。成陵占地面积约5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由三座蒙古式的大殿和与之相连的廊房组成,分正殿、寝宫、东殿、西殿、东廊、西廊6个部分。中间正殿高达26米,重檐蒙古包式穹庐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房檐则为蓝色琉璃瓦;内摆放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雕像背后的弧形背景是“四大汗国”疆图,标示着700多年前成吉思汗统率大军南进中原,西进中亚和欧洲的显赫战绩。成吉思汗是两千年来影响世界最大的人物之一。 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对本千年十个影响最大的人物”,成吉思汗荣膺榜首。他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彼得大帝、恺撒大帝、拿破仑等人。他和他的子孙所建立的大帝国,改写了世界版图,深刻影响了欧洲历史的进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注8,锅穴岩,指巴林左旗七锅山地貌,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该地貌系第四纪冰川时期(距今约250万年前),因冰川运动留下的如刀劈斧凿的痕迹。其境,岩石地貌、流水地貌、构造形迹瀑布有4类5亚类,共计地质遗迹点67处。其中国家级地质遗迹5处,分别是七锅山岩臼群、天龙山石排、七锅山花岗岩壁龛、桃石、鼓山石台,其余62处为自治区级地质遗。七锅山顶,有7个最长达10.3米、深3.5米的锅形岩臼。境内,天成奇绝的“天然锅穴”(岩臼)和千姿百态的石排、壁龛、象形石花岗岩风蚀地貌,形成了峰无不奇、山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秀,巍然挺立、雄奇险峻的景象,是研究当地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等学科珍贵的地质资料,被地质学家誉为“世界奇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注9:老牛湾,位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是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其境,河谷两岸壁立万仞,河道中碧波万倾,河岸上长城耸立,村落中古迹遍布;集流水侵蚀地貌、峡谷地貌、黄土地貌、地层剖面等地质遗迹以及水体景观为一体。鬼斧神工削劈的百里黄河峡谷,上苍精凿的阎王鼻子,深不可测的水门洞、神泉,明代护水楼的雄姿,清代优龙寺的袅袅香火,纯朴的民风等等,构成了老牛湾的悠久、雄浑、奇特、神秘景致;被誉为“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不过“老牛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注10:沼,湿地。根河湿地,位呼伦贝尔市根河市境内,总面积59060.48公顷,涵盖了沼泽湿地、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三个湿地类,根河曲环如带飘流其间。境内原始或自然状态的森林、沼泽、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是我国保持原生态最完好、最典型的寒温带湿地生态系统之一,有“中国冷极湿地天然博物馆”之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湿地内动植物种类丰富。有原始白桦纯林、兴安落叶松纯林和混交林;草甸、花草、水面“苔草浮岛”、岸边矮树灌木丛生,处处展现幽、野、秀、新的风采。全球鸟类东亚至澳大利亚迁徙,每年在此停留、繁殖栖息的丹项鹤、鸿雁、小天鹅、大鸨等鸟类多达2000万羽。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最低气温达-52度,极冷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冰雪激情的冷极文化、以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的使鹿文化、以绿色价值观及艰苦奋斗的森工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注11:扎兰屯风景名胜区,位于扎兰屯市及西北一带大兴安岭山地。清朝曾于此设一“”参领”辖该地,后渐成村屯;“参领”蒙古音为“扎兰”,故称之为“扎兰屯”。该境“青山为枕,天池相伴”,秀水雅鲁河犹如绸带飘过。其山地松桦茂密,布奇峰异石,密林深谷飞瀑涌泉;雅鲁河和绰尔河中布丛林绿洲,河畔草木茂盛, 风光旖旎,为夏季避暑旅游的第一胜地。雅鲁河流经市区,两岸垂柳依依,曲径通幽;环形湖、拱桥、曲桥、吊桥、瀑布等等景致奇妙无比, 有“塞外苏杭”之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注12:三艺刀靴,指蒙古男儿擅长赛马、摔跤、射箭三艺和蒙古人佩刀、穿靴的习惯。佩刀是蒙古族吃肉、宰牛羊的生活用具,其弯刀曾是古代伴随蒙古部落崛起的神兵利器,被称为冷兵器之王。蒙古刀钢火好、刃锋利,刀柄和刀鞘有钢、银、牛角、骨头等材料精制,有的还镶嵌银、铜等纹图案,甚至还嵌有宝石;其驼骨彩绘鞘蒙古刀作为工艺珍品,畅销海外。精美绝伦的蒙古刀,记载着蒙古人的勇敢、智慧与辉煌!靴是蒙古人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来、适应自然环境的用具。骑马时能护踩壮胆,勾踏马蹬;行路时能防沙、防害、防寒,还能减小阻力;为牧民们所喜欢,无论男女皆穿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注13:锦袍,蒙古族袍服,具浓郁的草原风格,以利鞍马骑乘。蒙古人一年四季都喜欢穿袍子,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袍服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金银制成。蒙古袍一般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红、黄、深蓝色,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盘肠"、"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美观、大方、实用。2008年蒙古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羊毛毡用羊毛擀成,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是蒙古族游牧人民智慧的成果。牧民穿的、戴的、铺的、用的几乎都有毡子的身影;蒙古包从穹顶到内壁,从门帘到地上铺的都是毛毡;蒙古族苏尼特毡绣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注14:那达慕,蒙古族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它的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活动,包括竞技、游艺、体育项目,具有独特的民族色彩。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西在布哈苏齐海地方,始办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把骑马、射箭、摔跤统称为“男儿三艺”,作为士兵和民众素质训练的内容。后每举办那达慕大会,方圆一二百里的牧民,都穿上节日盛装,扶老携幼,带着蒙古包和日常用品,乘车骑马赴会。1992年,国家旅游局把那达慕大会列为中国友好观光年项目,以“文体搭台,经贸唱戏”为主旋律,向世界展示草原风光、民俗风情的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注15:犷舞雄歌,内蒙歌舞特点。蒙古族由于长期生活在草原中,自古以来就崇拜天、地、山川、图腾,具有豪迈奔放、剽悍粗犷、深沉浑厚、质朴舒展、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个性特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注16:马头琴,一种两弦的弦乐器,因琴头雕饰马头而得名,为蒙古族人民所喜爱。从唐宋时期奚琴发展演变而来,成吉思汗时(1155—1227)流传民间,明清时期曾用于宫廷乐队。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草原的风格。2006年5月,马头琴音乐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注17:地毯,蒙古两千年以前就有了各种美丽的毯类,该时用牛毛或驼毛捻成线,以古老的编席方法编织而成。现产品主要有仿古毯、天然色毯、丝毯、盘金毯、艺术挂毯等。其工艺选用当地优质绵羊毛为原料,用化学颜料和植物颜料染色,再经过手工编织、化学水洗等工艺加工而成;具有织工精细、植物染色、图案典雅、弹性较强、手感柔软、光泽自然、图案多彩、经久耐用等特点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穹庐,蒙古包古称,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蒙古包非木即毛,主要由架木、苫毡、绳带三大部分组成;形状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室内空气流通,采光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建造和迁移方便,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注18:煤铀稀土,指内内蒙古矿产丰富。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煤炭、铀矿两种资源储量均居国内预测资源储量首位,煤炭产能全国第一;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山——包头白云鄂博矿山,1997年已探明的稀土氧化物储量占世界稀土总量的76% 。该矿山含矿物172种,是世界上含矿物种类最多的矿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注19:蒙古八珍,亦称北八珍,高级宴席的八种佳肴,是古代蒙古族的一种宴饮风俗。八珍组成部分有:醍醐、麆沆(zhù hàng)、野驼蹄、鹿唇、驼乳、麋肉、天鹅炙、元玉浆(紫玉浆)。醍醐,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提炼乳酪时,上层凝结的为酥,酥上带油的为醍醐。麆沆则是獐的幼羔。野驼蹄就是骆驼蹄,其可与熊掌齐名。鹿唇为鹿的口唇,还包括犴的口唇。驼乳,骆驼奶。麋肉,麋鹿肉。天鹅炙即烤天鹅肉。元玉浆为马奶酒。在元代,蒙古八珍由宫廷专职御用厨师制作。现它们中的大部分因动物保护,已远离餐桌,取而代之的是人工饲养、种植的山珍海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片来自网络,诚谢原作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