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街日记:涪陵南川碉楼老街行

苏雨潇

<p class="ql-block">作者:苏雨潇</p><p class="ql-block">自由撰稿人</p><p class="ql-block">95后重庆妹儿</p><p class="ql-block">历史文物古迹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2023年五一小长假后的首次寻访,小分队选择了前往南川和涪陵交界处寻访当年的大户人家修建的一些大院碉楼。</p> <p class="ql-block">本来计划是在南川的石溪镇和乾丰镇一带流窜,车行驶到南两高速距离增福大概还有10公里左右的时候,老司机突然说到,马上要路过涪陵和南川的交界处增福,这地方有意思,有老街,也有碉楼,可以下个道去看看。碉楼还有很壮观的标语。让我对增福这地充满了好奇心……</p> <p class="ql-block">增福的特产是土鸡,南两高速增福下道后,前往增福镇的道路两旁路灯上挂满了“增福土鸡”的广告。进入增福镇的公路边,有一个文化广场,有一公一母两只巨大的土鸡雕像十分逼真可爱。</p> <p class="ql-block">增福土鸡文化广场后面的桥是南两高速增福特大桥,从这个角度看不太出来他的壮观,全长2550米,一共有55个桥墩,<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号称涪陵第一大桥。车行驶在桥下,才能体会到壮观,好一座人工天桥!特别是下过雨后,云里雾里,好似天上的“神仙桥”!真心佩服我们中国基建!</span></p> <p class="ql-block">增福名字来历,据当地文献记载:</p><p class="ql-block">清朝末期,一姓黄的屠夫在大夫地卖肉,并经营稀饭、水酒、住宿等服务于过往商人,逐渐形成人口集居地,代替较远处的“廖坪场”,增福就叫“廖坪场”。民国初期,黄、王、郭、杨四大家族因要“为民增加福气”而得名“增福”,“廖坪场”更名为“增福场”,1924年开始建乡并用增福为乡名至今。</p> <p class="ql-block">增福老街</p> <p class="ql-block">这上白下蓝的房子,据现主人讲述,是原增福人民政府的伙食团,解放前由当地某富商两兄弟修建,后来充了公,再后来做了增福政府的食堂,食堂搬走后,就出租给了现主人。</p> <p class="ql-block">增福老街入口处,有一左一右两栋老房子,这些年我跟随小分队也走过了很多老街,看过了很多老街的房子,可同样是两层房屋,相比于其他老街的两层,增福老街的两层房子更加高大,宽敞。从二层的大窗,阳台。<span style="font-size:18px;">就能看出。二楼直接能够正常站立。</span>因为很多老街的房屋以前都是楼下临街做商铺,楼上住人,虽是两层,但大多数楼上只是一个阁楼,空间相对狭小。<span style="font-size:18px;">而增福老街入口靠左边的那栋房屋竟然还有阳台!右边的竟然还有大窗户!让我感到诧异!</span></p> <p class="ql-block">增福老街右边“大窗户”二层房屋</p> <p class="ql-block">增福老街左边“带阳台”二层房屋</p> <p class="ql-block">“阳台”</p> <p class="ql-block">有这阳台,那可不得了,当年在老街繁荣的时候,坐在阳台上不出门就能看见街上的人来人往。要是在再阳台上摆一张小桌,沏壶清茶,别提有多惬意了!</p> <p class="ql-block">增福老街房屋上形态各异的垂花柱和吊瓜</p> <p class="ql-block">认真学习的孩子,老街的希望。小分队的到来,打破了老街的宁静,他却不受一点影响,依然津津有味的看书。</p> <p class="ql-block">老街一户人家的堂屋里,供奉着观音,以及中国当代几位领导人图像。体现了老街的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本图征得房主同意进入房屋内部所拍摄)</p> <p class="ql-block">增福是个好地方,增添福气又延年益寿,增福老街的主街名为大夫地街,旁边有一条路名为延寿路。说到大夫地,准确的的说应该是叫大夫第,不知什么原因成了“第”字变成了“地”?在百度百科里是这样记载:大夫第,一般是指文职官员的私宅。在明清时期,大夫第一般指中下级政府文职官员。老街末端现增福派出所的位置大夫地街1号就是原来大夫第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在增福老街上居民得知我们的来意后,还主动给我们讲了附近还有延寿桥,延寿路,出老街不到2公里的位置,过增福桥,还有一个叫陶家屋的地方,那里有一碉楼和一大院。延寿桥因为时间关系就没有去了,只去了陶家屋的那个碉楼。</p> <p class="ql-block">到达陶家屋,修缮一新的白色碉楼映入眼帘,不禁感叹,简直太新了。和附近村民杨阿姨交谈得知,这是去年一广西的老板买下的这栋碉楼,自己出钱将碉楼修缮一新。这点我就得给这位广西商人提点建议,你出钱把碉楼修缮一新是好事情,可是这陶园碉楼毕竟是涪陵区文物,修了还是把文保牌挂上去撒!</p> <p class="ql-block">增福陶家屋碉楼,下有一大院,据说原房主姓陶,石朝门上有“陶园”二字,右侧有中华民国三十年辛酉六月字样。</p> <p class="ql-block">可惜,我来晚了,碉楼已经修缮一新,老司机说这个碉楼上原来还有很多原生态的标语,于是我抱着查一查的心态,在已故文保前辈李炼老师的微信公众号里“水滴俗屋”里查到了陶家屋碉楼原来的样子。(下图)</p> <p class="ql-block">特殊时期的标语</p> <p class="ql-block">陶园碉楼的侧面射击孔</p> <p class="ql-block">陶园碉楼全景</p> <p class="ql-block">和杨阿姨交谈甚欢,竟一时忘了已到饭点,杨阿姨还邀约我们在她家里吃个便饭,我们遵守着不拿人民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婉言谢绝。驱车前往南川的石溪镇享用午餐。</p> <p class="ql-block">到达石溪镇享用午餐,这干咸菜炒的回锅肉那才叫一绝,那干咸菜,真是绝绝子,我们家只有我奶奶才能做出这个味道,还是用的从她娘家带来的秘方。</p> <p class="ql-block">石溪老街就这么点了,唯一残留下的一段,竟然还是一小步廊檐式。</p> <p class="ql-block">梯坎下面还有一小段,房子已经破败不堪,旁边正在用红砖修新房子,但杂草中的石板路依然在诉说着石溪老街过去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据微信公众号“江子渔”记载,雷坪石民居,位于南川区石溪镇盐井村8社,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修建,2012年由南川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南川区级文保单位。坐西朝东,木石结构,歇山式屋顶,青石板铺地,四合院带碉楼。左右厢房进深11米,宽7.5米,建筑面积约742平方米。“雷坪石”,小地名,此地实为“王家祠堂”。“王家祠堂”,“雷坪石古民居”,曾获评重庆市级最古老建筑,也是“石溪十二景”之一。其最大的特色倒不在于精雕细琢的天井四合院,而在院外一隅的土木碉楼。碉楼土木夯筑,条石基脚,高约26.5米,周围约28米,上下五层结构,顶部一二层为歇山顶土木阁楼,其余各层夯土围墙,开门开窗挑阳台,并有多处射击孔位。碉楼业已残破,但是形制基本保存完好,不难想象当年巍然屹立又雕梁画栋之堂皇和气派,堪称实用主义与传统艺术相结合的完美典范。</p> <p class="ql-block">引用微信公众号“江子渔”里一张雷坪石民居的航拍图。</p> <p class="ql-block">雷坪石民居的文物保护牌,责任牌。</p> <p class="ql-block">雷坪石民居的碉楼</p> <p class="ql-block">后山坡上俯瞰雷坪石民居以及碉楼</p> <p class="ql-block">入口</p> <p class="ql-block">戏楼正面与侧面</p> <p class="ql-block">雷坪石民居其戏楼是卷棚顶,碉楼是双重檐歇山顶。</p> <p class="ql-block">门</p> <p class="ql-block">窗花</p> <p class="ql-block">进门左边有一块巨大的石碑,第一句话明显的能够看出“清光绪二十八年”的字样。</p> <p class="ql-block">斜撑</p> <p class="ql-block">已经垮塌的东厢房</p> <p class="ql-block">这根柱子的下半截已经腐朽了,但用榫卯的方式修复得非常不错。不仔细看,完全看不出修过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雷坪石民居全景,站在路边看,还有一残留的照壁。</p> <p class="ql-block">从雷坪石民居出来,在石溪镇盐井村的地带转悠,偶然间看见路边有一字库塔。名为碗厂字库碑。</p> <p class="ql-block">碗厂字库碑很好找,就在公路边。虽然名为字库碑,但我还是习惯称之为字库塔。</p> <p class="ql-block">字库塔,我把它称之为古代的“碎纸机”,也称字库、惜字宫、焚字炉、敬字亭,敬字亭、圣迹亭、焚字库、藏字库等。古人认为文字神圣而崇高,珍重知识,珍重文化,珍惜字画,写有文字的纸张不应随意丢弃,哪怕废纸也需洗净焚化。字库塔的作用就是将废弃的字画和废纸集中在塔内焚烧,不乱扔乱抛。是古时焚烧字纸的塔形建筑。</p><p class="ql-block">据当地文献记载:南川碗厂“惜字库”、是盐井村历史文物古迹。惜字库,坐落于盐井村碗厂组,始建于清道三年(1877年),距今136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碗厂字库碑</p> <p class="ql-block">字库塔的文物安全责任公示牌</p> <p class="ql-block">这?是不是有点画蛇添足了?哦,不,难道是画龙添磷?</p> <p class="ql-block">进入乾丰镇境内,公路边又是一座碉楼,走进一看竟然是挂牌的重庆市历史建筑。看来这座碉楼已经有名分了,这碉楼的名字为王家沟碉楼。</p> <p class="ql-block">扫描优秀历史建筑牌子上的二维码查得资料:</p><p class="ql-block">王家沟碉楼</p><p class="ql-block">编号:064(067)名称:王家沟碉楼</p><p class="ql-block">位置:南川区乾丰街道新元村4社62号</p><p class="ql-block">现状用途:居住建筑</p><p class="ql-block">曾经用途:居住建筑/军事防御</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典故):王家沟碉楼由刘德夫于民国时期修建。刘家清初移民至此,至刘德夫时匪患四起,在家里也修建起了碉楼。刘德夫曾担任当地的联防大队长,维持治安,制止土匪,但也因此得罪了土匪,一次在乾元镇上吃汤圆时,被人从背后开枪打死。解放后土改,碉楼分给了刘复政,产权一直维持到现在。目前底层做厨房用,二三四楼有床,可住人,顶楼空置。</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王家沟碉楼位于南川乾丰乡。碉楼位于三合院左厢房正前方,背靠山坡,视野开阔。雕楼周边建筑除了极少数的现代建筑之外,基本上都是穿斗结构青瓦屋面,历史风貌保存完好。周边林木葱郁,农田丰美,生态环境良好。王家沟碉楼建筑风貌为传统巴渝风格,竖向方形的体量上盖四坡屋顶。建筑造型简单朴实,外墙白色涂料大部分已脱落,夯土的黄色与白色参错交织,体现了碉楼历经风貌的沧桑之感。碉楼结构主体为夯土墙,木楼板、木楼梯、木结构屋面。碉楼夯土墙左下方局部用红砖修补。碉楼外观厚重封闭,立面上仅开必要的门窗,且窗的尺寸偏小。王家沟雕楼木窗兼作射击孔,呈漏斗状,内大外小。碉楼顶层设置一转角挑廊,方便眺望敌情。王家沟碉楼石作木作细节不多.</p><p class="ql-block">夯土墙墙裙为条石,主入口两侧门框为石质,上方木过梁;挑廊下有吊瓜。</p><p class="ql-block">建筑科学艺术价值:王家沟碉楼的建筑材料均为当地易得的材料,其建造方式也简单易行。体现了当时简单朴实的建造思想。</p><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及社会价值:王家沟碉楼是特殊年代的产物,反映了民国时期混乱的社会治安状况,为研究民国时期社会生活史提供了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远眺王家沟碉楼。</p> <p class="ql-block">从王家沟碉楼出来,前行一公里左右,公路边又见一座碉楼,但这座碉楼就没有名字了,是一座比较原生态的夯土墙碉楼。我暂时以它在地图上所在地点命名为高洞子瓦房碉楼。</p> <p class="ql-block">碉楼旁的大院残段。</p> <p class="ql-block">公路边远眺高洞子瓦房碉楼。</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进入乾丰镇顺丰村。一座完整的大院映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青杠林胡家院子,是我最喜欢的一座宅院,它的窗花那才叫一个漂亮。唯一可惜的是它的碉楼在去年因年久无人居住等原因,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顶部承受不住倾盆暴雨的袭击,已经垮塌。</p> <p class="ql-block">扫描重庆优秀历史建筑牌上的二维码查得资料:</p><p class="ql-block">青杠林胡家大院</p><p class="ql-block">编号:061(072)</p><p class="ql-block">名称:青杠林胡家大院</p><p class="ql-block">位置:南川区乾丰街道顺丰村</p><p class="ql-block">现状用途:居住</p><p class="ql-block">建筑曾经用途:居住建筑</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典故):胡家大院位于南川区北部的乾丰乡青杠林,建成于1945年,一碉一宅,即一三合院加一座碉楼。该建筑的三合院部分保存较为完整,碉楼屋顶损毁,具有一定研究价值,是南川、涪陵和巴南交界区域有代表性的乡绅建筑。整个大院功能上集居住、会客、办公、防御于一体,据当地人介绍,胡家大院正堂、左右厢房用于招待客人、办公、娱乐、生活等,碉楼则用于晚上居住,防止土匪入侵。大院的建造者叫胡晴辉,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任乾丰乡乡长。除在顺风村青杠林有一座大院外,他还在新元村的赵家湾,以及四合头各修建了一座小院子。解放后土改,房屋被分给几户人,产权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正中三开间为双坡屋顶,双坡屋顶两边各有一元宝形的封火山墙;正房两个尽间为单坡顶;这种屋顶处理方式使宅院部分带有一点明清移民风格。左右厢房土木结构,歇山屋顶,厢房局部吊脚。</p><p class="ql-block">正房檐柱为砖柱,砖墙和木板壁杂糅。厢房不设檐柱,屋檐由板凳挑支撑,厢房的围护墙体有夯土墙、砖墙、木板壁和竹篱墙其中,左厢房尽端有一低矮的弧形封火山墙。建造房屋的青砖上,标有"胡记""晴记"字样,表明房屋的建造者是胡晴辉。院坝仅局部留存条石地面,其余被翻修成水泥地面,对整体风貌有一定的破坏。</p><p class="ql-block">建筑科学艺术价值:青杠林胡家大院在平面型制上是巴渝传统民居中典型的三合院,但在建筑外观和建筑细节上带有一定的明清移民风格,为研究当时当地的民居中的移民元素提供了实物样本。</p><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及社会价值:胡家大院的朝门石质门楣上的石雕雕刻精美,雕刻形象活性、细节丰富,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碉楼的设置反映出民国时期的社会治安状况,是研究民国社会生活的实例。</p> <p class="ql-block">胡家大院前的池塘竟然是心形的!是巧合吗?</p> <p class="ql-block">左侧入口石朝门上的浮雕,各种人物雕刻得活灵活现。</p> <p class="ql-block">石朝门的背后,还有“民国三十四年”等的字样,稍不注意,还看不见。清楚记载了大院修建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砖上的“胡记”“晴记”</p> <p class="ql-block">这个柱础的花纹每个面都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柱础的花纹</p> <p class="ql-block">我最喜欢这宅院的窗花</p> <p class="ql-block">正堂屋两侧山墙的封火墙</p> <p class="ql-block">站在院坝里所拍堂屋以及各厢房全景</p> <p class="ql-block">碉楼位于大院的西南方向</p> <p class="ql-block">胡家大院门前的石敢当,为啥我总觉得那么憨态可掬,非常可爱?</p> <p class="ql-block">去年因下暴雨,已经垮塌的土夯墙碉楼,从暴露出来的墙体所见,能够防真枪实弹的夯土墙,不是一般的夯土墙,真厚!</p> <p class="ql-block">离开时再拍一个胡家大院的全景,挥手道个别。</p> <p class="ql-block">接近百年历史的木瓜树碉楼,小分队的到来打破了木瓜树的宁静,到达时候正值晚饭时间,表明来意后,村民的热情好客让我们感到有些不好意思。村民讲他们这地方原名为木瓜树,但在地名记载和地图上却写成了木瓜村,于是就将错就错了。</p><p class="ql-block">一位八十岁的老爷爷拿着电筒,带领我们登上了木瓜树碉楼,碉楼原有4层,顶层楼板拆除。二楼和老人家自家房屋相连接,摆了几张床在二楼,留着过年过节的时候儿女回家来住,三楼就是放杂物的了。不得不说,老人家将碉楼内部空间利用得非常的好,有人居住,房屋就不会垮,上百年历史的碉楼维护得非常不错。木制楼板承重力非常强。我们走在上面几乎没有什么咯吱响声。因碉楼内部比较昏暗,拍出来效果不太好,所以就没有留下碉楼内部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木瓜树碉楼旁的院子</p> <p class="ql-block">临走时,蒙蒙细雨淋湿了院坝,伴着木瓜树的炊烟袅袅和腊肉香气,木瓜树的村民们结束了一天的辛苦的劳作,回到家享用女主人做好的晚餐,而我们的小分队也踏上了归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