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理 看见每一位学生的学习(5月9日下午)

杨阳阳

<p class="ql-block">5月9日下午观课继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带着问题来观课:</p><p class="ql-block">1.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哪些变化?</p><p class="ql-block">2.是否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p> <p class="ql-block">第1节课来自三明的罗建文老师执教《轴对称》。</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些,猜一猜,它们会是什么图形?</p> <p class="ql-block">独立思考,写一写,再小组内交流。(经过两次的小组交流)</p><p class="ql-block">得出:</p><p class="ql-block">1.对应点连接成一条线段与对称轴互相垂直</p><p class="ql-block">2.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活动二:补全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p><p class="ql-block">独立完成后和同桌交流,怎样才能画得又对又快?</p> <p class="ql-block">活动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边为对称轴,补全下面的轴对称图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整节课,用三个由浅入深的活动让孩子逐步理解轴对称的对称特点,画轴对称图形,以及简单的拓展,课堂气氛轻松融洽,孩子们参加积极。</p> <p class="ql-block">第二节课是来自福鼎的张明婵老师执教《认识面积》</p><p class="ql-block">1.什么是面积?举个例子说一说。</p><p class="ql-block">2.比一比谁的面积大?</p><p class="ql-block">3.画一画:在方格中画出两个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7个方格的面积。</p> <p class="ql-block">第三节:漳州,刘月茹《不规则物体的体积》。</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在课前完成了作业单,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不得不佩服孩子精彩的课堂对话。</p> <p class="ql-block">  作业单密密麻麻写满了孩子们的想法。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也让我们感受到孩子们的数学素养。</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提出,例如乒乓球,冰块,特别大的不规则物体,又应该怎么求它们的体积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选择一种方法,简要的记录后,再小组交流。</p><p class="ql-block">小组交流中,孩子们解决了自己提出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课后实践作业。这节课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上都让人感觉到生本课堂带来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今天下午的沙龙有点特别,首先上台的是今天上课的学生和陈淑娟老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持人:你们觉得老师怎样上数学课你们才会喜欢?</p><p class="ql-block">生:我希望老师能多关注孩子的表达情况,心理情况,多给一些自由交流的机会,让我们反驳、辩论,这样才会有思维的碰撞。</p><p class="ql-block">生:让我们自己提一些问题,然后我们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多一些互动。</p><p class="ql-block">生: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拖一些小游戏,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p><p class="ql-block">生:多一些有思维含量的题目,增加互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持人:你会对你的老师提出怎样的建议?</p><p class="ql-block">生:多给同学们一些表达的机会。</p><p class="ql-block">生:告知学生们这节课的主要题目,让学生进行交流代表的想法。老师再从中提取出重要的重点,再拓展内容。</p><p class="ql-block">生:多做小游戏,促进师生友情。</p><p class="ql-block">生:多一些有趣的题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多一些思维含量高的题目。</p><p class="ql-block">生:多关注一些数学不好的孩子,优先指导她们。</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想要的课堂和你的课堂一致吗?</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这节课你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吗?有了哪些改变?做了哪些尝试?</p><p class="ql-block">师1:独立思考后有自己的想法,合作交流碰撞自己的想法。尽可能退,把更多展示的机会给了学生,让生生之间进行了对话。(进退有度)</p><p class="ql-block">师2:实验操作放在课前,课堂上听取小组别人不一样的方法。课中给孩子反思的机会,再一次用学习单来解决问题。课后再给一次反思机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充分的探究。感受:放下对自己的执念,把机会给孩子。</p><p class="ql-block">主持人:修正与完善,把时间留足。</p><p class="ql-block">师3:从原来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改变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p><p class="ql-block">努力践行课标中的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质疑……努力做到两点:“退”和“慢”</p><p class="ql-block">游老师:三位老师都用了学习单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更希望未来的改变教学方式不仅仅旨在学习单上,要关注单元同城学科融合,项目式学习等等。</p><p class="ql-block">主持人:如何帮助每个孩子实现学习状态?(后进生)</p><p class="ql-block">师1:</p><p class="ql-block">师2:借助小组合作的力量。</p><p class="ql-block">师3:孩子平时习惯的培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最后环节是连线了张齐华老师,他给我们送给我们以上四句话。</p> <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否适用于学困生,是当下很多老师们的的困惑,而张特认为,之所以存在后进生,就是因为我们给他的学习机会太少,并且结合一个自己执教的二年级上册孩子合作交流学习的视频,让我们体会到学习方式的转变,真的给予了孩子们很多的机会,当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课堂上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利用小组的力量,就可能不存在后进生了。</p> <p class="ql-block">张特展示了他这节课的板书。</p> <p class="ql-block">你能相信这是二年级孩子的作业吗?这也许就是转变了教学方式后学生带给我们的惊喜。</p>

孩子

老师

学习

课堂

交流

学生

小组

轴对称

这节

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