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地一周行(三):开封咸阳篇

心若闲云

<p class="ql-block">因为讲宋朝,必定要讲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以在开封,我就住在清明上河园附近的一家民居。第二天一大早,步行进园。这个主题公园比较有特色的是有很多表演,而且店铺林立,商业气息较浓。这倒也跟历史相符,宋代的商品经济已经非常发达,东京汴梁就是一个繁华的商业都市。</p> <p class="ql-block">在园里,品尝了大宋切糕,更喜欢这自信的广告词。</p> <p class="ql-block">很可爱,忘了问什么艺术形式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叫花子的演员表情好委屈</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看斗鸡</p> <p class="ql-block">总觉得有虐待动物之嫌,掐着表数一数,每场演出时间是15分钟,不过动员观众下赌注就差不多10分钟,所以真正斗鸡5分钟上下。另外他们得靠这些特种鸡做生意,应该还是会善待它们的吧。</p> <p class="ql-block">身后春游的小学生们操着一口地道的河南方言大喊加油。从孩子们那儿学到一个高级词汇“<span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研学</span>”,翻译过来就是英文的field trip.</p> <p class="ql-block">后来在敦煌看到这张图,西魏时期(535-556)的斗鸡跟现在长得差不多</p> 除了斗鸡,还有斗茶,就是比赛茶叶的优劣,是宋代文人雅士的一种娱乐方式。 <p class="ql-block">最好看的是真人版的电影场景,《岳飞枪挑小梁王》。最后当悲壮沧桑的《满江红》唱响时,我也热血沸腾,热泪盈眶。这是艺术的感染力,虽然也明白现在的东北人当时可能就是金人女真人,而我老家山西也在金朝统治之下,那时估计也得为金军卖命,抵抗岳家军。😉</p> <p class="ql-block">另外,园里还有几个高质量的小型民营博物馆,值得一去。在古灯博物馆看到了“<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省油灯</span>”。其盛油杯的杯壁比普通的厚很多,内外壁之间有一个中空的夹层,壁的外侧有一个小园孔,用来向夹层中注水。因为水可以降低油面温度,避免油经加热后迅速蒸发,省油效果可达20-30%。</p> <p class="ql-block">“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没有灵魂”,伟人的话掷地有声!</p> <p class="ql-block">在下一个陶瓷博物馆,立马看到这个具有“帝王神韵””让人震撼“的当代官瓷“习桐尊”。后来整明白了,这个博物馆就是开封这位”大师”办的。</p> <p class="ql-block">宋朝由于商品贸易发达,用货币交换的商品越来越多,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政府纸币,经历过由私交子到公交子的转换过程。所以这儿有一个钱币博物馆,不过是民国时期的。这套<span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中国联合准备银行</span>(抗战期间华北伪政府创办的)发行的纸币中,1938年第一版上面,一百元是黄帝像、十元(关公像)、五元(岳飞像)、一元(孔子像),第二版(1939)和第三版(1940)发行的几个头像认不出来。</p> <p class="ql-block">更早的<span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满洲中央银行</span>上的画像有财神赵公明(五角)、孔子(一元)、孟子(五元),还有财神爷(十元),免冠孔子(100元),老子(1000元)。</p> <p class="ql-block">财神像更早出现在清末盛宣怀创办的<span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中国通商银行</span>的纸币上,而这个河南<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省级的</span><span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豫泉官银钱局</span>也是清末1896年创办的。这些冷知识以前真不知道。</p> 我通常不喜欢这种仿古的主题公园,但这个清明上河园逛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p class="ql-block">在咸阳,主要锁定昭陵和乾陵。<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昭陵六骏</span>石刻是贞观十年(636年)为纪念六匹随唐太宗征战疆场的战马而刻制的。传为当时工艺家<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阎立德、</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画家</span><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阁立本</span>所作,每个<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上面还刻有由</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欧阳询</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书写的唐太宗亲题的十六字赞语,</span>是驰名中外的石雕艺术珍品。<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之前在宾州大学博物馆目睹过其中的两骏,“</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飒露紫”</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 25, 25);">和</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拳毛騧”</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战马身上的箭伤还历历在目,这次回来就想找找剩下的四骏。来之前虽然听说在西安碑林,但还是想亲自</span>去昭陵遗址公园一趟。</p> <p class="ql-block">虽然原物都已不在原址,来一趟至少知道昭陵六骏原来是在陵园北部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司马道,</span>由北向南渐次升高,马头都是朝南。后面的青山就是唐太宗的陵墓。(补记:鲁迅在他的《坟·看镜有感》中写道“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驼鸟,那办法简直前无古人。”看来唐太宗的时候就已经进口驼鸟了,虽然我是后边到乾陵时才看到)</p> <p class="ql-block">相比之下,去乾陵的收获就大多了。在武则天的展馆,搜集到更多的资料。加上“瞾”字,武则天总共新造了18个汉字。</p> <p class="ql-block">以后可以去找一找这个《岱岳观造像记》!</p> <p class="ql-block">武则天精于书法,而这个《升仙太子碑》是她唯一亲自撰文并书丹镌刻的碑刻,里面使用了不少她自己造的字。这块碑刻立于公元699,现存于河南省偃师县缑山仙君庙。</p> <p class="ql-block">也看到了她在嵩山顶上那个金简,里面“曌”字出现两次</p> <p class="ql-block">与四处寻觅、逐个辨认的武周新字来个亲密接触</p> <p class="ql-block">在另一个展馆,了解到更多大唐帝国国际化的风貌。那时已经有黑人奴隶,这个陶俑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隋唐时期皇室和很多高官重臣都非汉族,所以不少学者认为隋唐初年不是一个纯粹的汉人政权。比如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和她哥哥长孙无忌是鲜卑人,尉迟敬德是铁勒人,阿史那忠是突厥人。唐朝常常以夷制夷,让少数民族内部互相制衡。</p> <p class="ql-block">在昭陵博物馆还看到很多陪葬的非汉族将领和妻室的名字都很奇怪,如阿史那忠、张阿难、乙速孤行俨、豆卢仁业、李思摩(契丹可汗,赐姓李氏)、统毗伽可贺敦(李思摩妻),还有的首领石刻上背梳七条长辫。</p> <p class="ql-block">再回头想想唐太宗那六匹爱马的名字,<span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特勒骠</span>(“特勒”是突厥族的官职名称),<span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什伐赤</span>(“什伐”是粟特人对马的称呼),<span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飒露紫</span> (”飒露”是突厥汗国的荣誉性称号和高级官号),<span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拳毛騧</span>(“拳毛”也源自突厥文“khowar kho”),连看似汉语的<span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白蹄乌</span>和<span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青骓</span>,有学者认为“白蹄”也是像“飒露“一样的突厥官名,“青”也是突厥语,通秦,青骓就是来自罗马帝国(大秦)的骏马。这位学者(葛承雍)进一步认为,昭陵六骏大概皆来自突厥或突厥汗国控制下的西域诸国。难怪它们的名字都这么有异国风情!</p> <p class="ql-block">在乾陵博物馆,也了解到更多粟特人的历史文化。去年一个从重庆来的本科生写了一篇关于粟特人<span style="font-size: 18px;">Sogdian和丝绸之路的文章,找我提建议发表,我才第一次听说。粟特人种像</span>伊朗人,粟特语也属伊朗语, 粟特文是阿拉美文Aramaic alphabet/abjad的一种变体。他们建的王国以康国最大,此外还有安、曹、米何、史、石、穆、毕,所以中国史称昭武九姓。<span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平时我们说的胡人狭义上就指粟特人</span>,他们善于经商,是丝路贸易的主体力量。为了经商,粟特人还通晓多国语言。<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安禄山就是粟特人,</span>禄山是粟特语roxšan (光明之神)的音译,英文中就叫他Roxanne,介绍上说安禄山<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通晓七国语!</span></p> <p class="ql-block">乾陵石鸵鸟,据说在汉代就作为珍禽由波斯朝贡而来。</p> <p class="ql-block">武则天的无字碑。一生创造新字,意在久为君王,永葆万年,但自己的墓碑上却空无一字,历史就是这么反讽!</p> <p class="ql-block">当明代董其昌在《画神室随笔》写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文人的治学箴言时,一种解释是因为当时访书不易,不行万里路,就读不到万卷书,正如唐僧取经其实也是一种访书。而回顾这次中原大地一周行,先是因为读万卷书,然后去行万里路。行完万里路后,又激发我读更多万卷书。二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尤其是从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归来,对张择端的画作稍微有些感性认识,回到家后,在故宫名画记的网站上minghuaji.dpm.org.cn查看细节,脑补迅速。</p> <p class="ql-block">五两小鸟测风仪(在虹桥四角的木杆上,立有一个鸟型之物,叫“五两”,即由五两重的鸡毛所制,这种测风仪通过鸟头的方向判断风向)</p> <p class="ql-block">在医铺“赵太丞家”柜台上平放一把十五档算盘。</p> 清明节扫墓回城,女主人的轿子以杨柳杂花装饰轿顶。 <p class="ql-block">算命先生,据王安石推断,从业人数可能上万。</p> <p class="ql-block">行脚僧,头顶上的竹笠可以遮阳挡雨,这身装扮与敦煌壁画上的唐僧玄奘相像。</p> <p class="ql-block">被认为是“送外卖者”😄</p> 椅、凳在宋代才开始流行并普及 <p class="ql-block">隋堤杨柳,因为汴河这条人工运河开通于隋炀帝时期,所以沿河的堤岸到宋代还称为“隋堤”。当时盛植杨柳,被誉为“汴京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且读且行,且行且读。敬请关注下一篇《六千里路云和月:大西北八日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