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睁眼抬眸间,四季交替轮换,时间不随人的意念而止。珍惜当下的时间,学习成长应该是人生的一大乐事!2023年5月9日,《互联网+背景下,改善小学英语高年级两极分化现象的策略研究》课题组成员刘梅老师与学校的其他几位老师一起共赴萍乡市教研室现场参加和观摩萍乡市首届研标、研考英语学科命题讲题比赛。</p> <p class="ql-block"> 一个下午的时间,共聆听了七位来自不同学校的优秀老师的讲题。</p><p class="ql-block"> 第一位展示的是我们城厢小学康达校区李小红老师,她从test question contents、立意理论依据、命题立意、考点解析、能力要求、解题思路技巧和方法、解题结果、试题变式、典型错误、应对策略、知识规律总结、对下一步教学的意义、结语这十三个方面进行诠释命题,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指出“写作教学是小学英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教师应该提高语用教学意识,</b><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span><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不断创新自己的手段</b><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设计有意义的语言活动给学生提供交际和使用语言的机会。”</span><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让我联想到互联网+此类信息技术不失为教师顺应时代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多彩的资源为孩子们创设优质有趣的语言环境,是我们课题组一直在践行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b><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第二位展示的是王小文老师,她的主题是《说英语书面表达》,她讲解的英语书面表达解题过程令我印象深刻,讲的很接地气,在此我分享大家参考:1.了解写作字数(通常是不少于5句话);2.了解写作主题;3.围绕主题先用中文构思内容,再翻译成英文;4.适当应用连接词,感叹句;5.检查一下字数,大小写,标题符号和单词拼写。</span><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而我们课题组研究目的是缩小小学高年级两极分化,写作是小学高年级英语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清晰的写作教学步骤值得我们借鉴和指导我们的作文教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b><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第三位展示的是上栗栗江小学陈天资老师,她的主题是《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语篇阅读讲解》,其中她谈到命题的亮点我十分感兴趣,在此分享:1.基于语篇。2.深入语篇。3.超越语篇。(</span><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超越语篇意味着我们在变式拓展的时候要紧扣语篇试题,联系生活实践。</b><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第四位展示的是萍乡翠湖小学金海燕老师,她的命题立意是以情境为载体完成任务。令我印象深刻的是</span><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她的命题加强了数学与英语学科的融合,打破了学科边界,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b><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第五位展示的是萍乡鹅湖小学王芳老师,在她的命题讲解中触动我最深的一点:她命题的作文对学生具有清晰的指示作用,首先让学生在图片上涂一涂颜色,再把涂的颜色写出对应的单词,接着看一看例句,抓住例句中的物品和颜色,写写下面已有句子框架中缺失的部分,然后整个句子写出来了,写完句子之后再去组合成作文。</span><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这样由单词到句子再到作文的教学,由浅入深的方法可以运用到我们日常的教学中,无疑会大大助力缩小两级分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b><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第六位展示的是萍师附小的王霞玲老师,在她的命题讲解中,</span><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第一个我十分欣赏她指出的分层评价标准,因为每个孩子身心发展水平和能力水平不同,评价的时候不能等同评价,另外一个我比较认同的是她提到的单元主题语境,2022版新课标中课程实施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单元整体教学,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树立单元教学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b><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第七位展示的是安源学校的柯茹老师,我觉得值得分享的是她的命题立意:1.有大度、重基础。2.有梯度,有能力。3.有深度,重思维。4.有温度,重人文。5.有热度,重实践。</span></p> <p class="ql-block"> 聆听结束后,市教研室的彭老师和李老师进行了专业点评,而且对于命题给到了我们很多的意见,这些意见对我们下一次参加命题比赛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如彭旺老师指出:第一,命题的时候心中要有课标,要查看学业质量标准;第二,命题的语篇和素材质量是命题的关键,要按照新课标中一级二级的目标尽可能选择与学生生活接近,选择的语篇和素材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要能够挖掘语篇中的育人观,选择的语篇长度和难度要适宜;第三,命题要从考察学生的知识积累转向考核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的学习都是自我成长的一次机会,感恩学校给予我们学习的机会,也珍视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在此次观摩中,深刻体会到命题讲题是教师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今后要多深入学习新课标,丰富自己的理论素养,有输入才会有输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撰稿:刘梅</p><p class="ql-block">审稿:刘艳梅</p><p class="ql-block">审核:贺玉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