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5月8日上午,一根网线、一方屏幕将建国小学和闹枝镇中心小学的老师和孩子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建国小学作为主讲端的“专递课堂”如期而至! </p> <p class="ql-block"> 战相豫老师执教的三年级英语课《Where is my car》、刘姝君老师执教的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和秦绪仪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在建国多媒体教室展开直播,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与我校同学同上一节课,两所不同学校的学生在同一位老师的引导下积极认真地参与到课堂中。</p> <p class="ql-block"> 战相豫老师在课堂上创设真实情境,用学生触手可及的物品做练习,并用指令性语言巩固新知,增强互动性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语言的实用性。词语学习做到了词不离句,并贯穿整节课,做到学用结合。</p> <p class="ql-block"> 刘姝君老师大胆放手,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杨氏之子》这篇课文的重点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秦绪仪老师在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坏节:你从哪里感受到杨氏子的聪慧?学生经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明白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再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的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这足以反映出一个九岁的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令人拍案叫绝。这一环节的设计,我认为是恰到好处,自然而然突出了文章的重点。</p> <p class="ql-block"> 资源共享和均衡发展是教育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专递课堂”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不同的教室,同一个课堂,互联网环境下,孩子们共同幸福成长!两个不同学校的学生在三位老师的引导下积极认真地参与到课堂中。 活动中多次连线我校同步听课的学生,过大屏幕,老师给孩子们讲解课堂知识,提问并互动。孩子们积极思索,踊跃举手回答问题。这种场景就仿佛老师正站在孩子面前上课一样生动有趣,充分体现了“专递课堂”实时性、便捷性、先进性的特征。孩子们兴趣盎然,师生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专递课堂,拉近了城乡学校之间的距离,均衡了教育的发展。专递课堂“递”来的是老师之间终身学习的理念,“递”来的是优质资源共享的心愿,“递”来的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宏伟蓝图,努力让我们闹枝镇中心小学的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大力加强与建国小学的联系,让“专递课堂”常态化进行,切实提高我校教学效率,让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成果与每一位孩子共享,助力“双减”政策有效落地增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