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共读,悦读悦快乐

果庄小学王富美讲台守望者

<p class="ql-block">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希望我们三年级四班的孩子顺着书籍这个阶梯通往更高更远的未来。借着4.23世界读书日的东风,我们班在完成了第45期班班共读活动后又紧接着参加了第46期班班共读活动,快先来看看有哪几本书吧。</p> <p class="ql-block">  第一本是《念书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念书的孩子》讲述了九岁的留守儿童开开,与爷爷、捡到流浪狗“小胆儿”相依为命,在乡下坚持读书,以及后来因为爷爷去世进城读书的一系列故事。我们这本书的主人公名叫路开,爷爷叫他“开开”。开开的父母因为生活所迫进城务工,陪伴他的是爷爷和一只叫“小胆儿”的流浪狗。开开毕竟是小孩,起初他做完作业,就在空荡荡的家里百无聊赖转来转去。电视也是雪花屏,看不了。因为开开的爷爷常年生病吃药需要钱,家里没钱交费。没电视可看,开开给爷爷念书解闷,“小胆儿”也在听。开开越念越觉得有意思,复习完预习,念完课内再念课外。学习上的进步也越来越大。这也是为什么,本书名字叫《念书的孩子》。书中虽然没有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刻意安排,但通过孩子们生活、学习中的小故事,从爷孙俩的三餐温饱、抵足而眠、字句切磋、求医问药等庸常生活,表现出了祖孙相依为命的人伦亲情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要阅读的第二本书是《追赶太阳的孩子》这是余雷老师的优秀代表作之一。《追赶太阳的孩子》故事背景地在宾川县,宾川县位于云南省大理州东部,宾川地处金沙江南岸干热河谷地带,素来以“四气”闻名——土气、热气、灵气、洋气。这“四气”具体指的是盛产水果的土气、河谷自有的热气、坐拥鸡足灵山的灵气、多国华侨定居的洋气。这本书就与这个“洋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要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让侨居海外的华人们欣喜若狂,许多华侨在新中国成立后都选择了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当然也包括故事的主人公成武一家人。华侨就是在国外定居的具有中国国籍的人,华侨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有大量归国华侨来到宾川农场。故事的主人公从小和爸爸妈妈姐姐一起生活在印尼,他永远也不会忘记他坐着大轮船从印尼回到祖国的那天。汽笛声响起,波浪拍在甲板上,朝思暮想的祖国在眼前渐渐清晰。回到祖国,来华侨农场,这里的条件十分艰苦,本来成武一家人可以在印尼过着富足安逸的生活,为什么他们依然要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祖国呢?这个问题就等待着大家在阅读中去寻找答案吧!</p> <p class="ql-block">在开始阅读前先来上一节导读课吧。</p> <p class="ql-block">每天老师会利用班级群发布导读单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读,这样有目的的读既能带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p> <p class="ql-block">利用班级小管家让学生每天进行阅读打卡活动,督促他们好好阅读。</p> <p class="ql-block">每读完一本我们都会进行一个小测试,同学们几乎都能拿到满分的成绩,没有拿到满分的同学回过头去再读一读没有读懂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看他们都读的多认真。</p> <p class="ql-block">活动结束后当然要表扬一下读的认真读的好的同学。</p> <p class="ql-block">第46期结束,我们期待第47期的开始……</p><p class="ql-block">阅读是温暖的,似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抚在脸上;阅读是甜美的,似甜滋滋的糖果融化在口舌;阅读是快乐的,似春归的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让我们一起徜徉在书海,感受阅读的快乐吧。</p>

开开

阅读

第期

爷爷

华侨

班班

祖国

孩子

共读

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