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倾听,走进学生心灵深处——西长寿小学教师读书分享(八)

雪韵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p><p class="ql-block">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用心聆听,走进学生心灵深处》。</p><p class="ql-block"> 去年冬天,学校领导将《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效应》这本书发放到每位教师手中。细细品读了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教书育人,育人为先。教书只是育人的直接任务,而育人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育人的根本任务下,现代教育不仅要面对培养什么人的目标性问题,更要解决好怎样培养人的这一过程性课题。</p><p class="ql-block"> 俯下身子倾听学生心声是本册书的最后一章,也就是威尔德效应 。 我以为也是本书的重中之重。李正涛博士曾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教育是雕塑心灵的艺术。如果教师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学生,那么他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学生。</p><p class="ql-block"> 我班的一名小男孩儿,性格直率,热情又真诚,很是可爱。他很喜欢文学作品。前一段时间,我将中午到校后的这一段时间安排为阅读时间。同学们都很喜欢到校后安安静静的读一会儿自己喜欢的文章,自己喜欢的内容。后来学校根据教育部门有关文件要求。落实国家中小学生睡眠管理要求,切实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十小时,保证学生的充足睡眠时间。接到这个通知。我班马上安排下去了,不料意外发生了,中午的时候,小男孩儿的妈妈给我打了电话,说母子俩干了一仗,小男孩儿不肯来上学了。这是怎么回事呢?</p><p class="ql-block"> 事情是这样的,小男孩儿按照以前的时间要去上学,她妈妈制止了,说老师通知了没有午自习,你别去。小男孩儿说可以去,我去了就是看书,没有捣蛋。妈妈说,你应该在家里睡觉。孩子说,我睡不着,我要学习你也不让,那我干脆别去上学了。妈妈说,你不上,别上,又不是给我上的学。于是矛盾升级,干了一仗!了解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我给孩子打了个电话。我说,小雨,我有本好书想送给你,你先来上学好不好?孩子说,行。孩子到校后,我俩进行了一番详谈,我认真的听着孩子的诉说,不插话,不打断,让孩子把心里话都说出来。原来孩子觉得读书也是学习,也是吸收知识,他不想睡觉,家长偏让他睡。他想学习,还不让他上学,觉得家长真没道理!家长认为学校让睡觉就挺好的,你偏偏要去学校,真不听话!矛盾就此而生。了解了这个情况,我对孩子说,小雨老师非常喜欢你爱读书的劲儿你这个爱读书的劲头呀,让老师很佩服,这个爱好会让你受益匪浅的,你看你的作文,每次都是优秀范文,多好啊。但是呢,我还想跟你说点别的,和父母冲突也是你不愿意的,对吗?孩子点点头,不说话。其实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读书和到校这两件事,那么这两件事咱们能协调一下吗?咱们能不能既读了书又不提前到校?孩子睁着茫然的眼睛看着我,我就说,咱们能不能在家看会儿书呢?在家里能睡咱们就睡会儿,不想睡也可以看书啊,你觉得能行吗?我看着他的眼睛,我在他的眼睛里看到了不好意思和喜悦!</p><p class="ql-block"> 过后,我把这个结果与孩子的妈妈进行了沟通,孩子妈妈也很认可。</p><p class="ql-block"> 教育要心理学化,也就是说,教育要对准学生的心灵,指向教育的根本育人。古人有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我以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以深厚的专业功底做好教学工作,以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取得骄人的专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充分认识到那些经过实践证明了的心理效应的重要性,倾听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纳,是期待,是共享痛苦,是信任与宽容!关爱每一位学生,向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心灵,在教育的积极发展方面有独特的效果。倾听孩子们既简单又深刻的小事,让真正的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教师也会从中享受着教育的幸福。</p>

学生

教育

孩子

男孩儿

到校

倾听

育人

妈妈

上学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