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大象山

山高水长

<p class="ql-block">多次来过天水市甘谷县,每次都是匆匆而来,忙忙而去,没机会登临大象山。这次因工作来甘谷县,把登临大象山列入了日程。办完正事,就马不停蹄的朝大象山景区而去。</p> <p class="ql-block">大象山位于甘谷县城西南2.5公里处,属秦岭山脉西端的文旗山,山体为砂砾岩,便于开凿,现称其为“大象山”,取“释迦”乘象从印度而来之意。自山脚踏石跨级而上至山巅,总长1.5公里,可谓“小巧玲珑,景点汇聚”,刚有点“热身”,就已经登顶了。山上松桧丛生,丁香溢彩,亭台楼阁依山而建,雕栋画廊绿树掩映。</p> <p class="ql-block">大象山之得名,因山巅修凿的释迦牟尼佛像,是渭河流域最大佛像而来。大佛开凿于北魏,彩妆于盛唐,先后共经历了四个朝代,三百多年,荟萃了古冀山水和人文景观的精华。</p> <p class="ql-block">自山脚拾级而上,有土地庙、墨葛殿、太昊宫、罗真殿、接引佛殿、文昌阁、灵岩寺、鲁班殿、关圣殿、无量殿、双明洞、大佛殿、三圣殿等。尤以气势宏伟的太昊宫、文昌阁、关圣殿、无量殿、双明洞、大佛殿为其名胜之冠。</p> <p class="ql-block">大象山石窟为甘谷八景之一,大佛洞窟两旁,依山附势修有长长的走廊,廊道宽阔,便于游客驻足礼佛。廊上窟龛相连,每窟门口都立有石碑,介绍窟龛开凿年代、所供神佛和重修历程,窟龛巍峨壮观,现存窟龛二十二洞。</p> <p class="ql-block">甘谷释迦牟尼大佛为半圆雕石胎泥塑,高23.3米,肩宽9.5米,头高5.8米,膝长6米。其造型高大雄伟,令人仰止,所具有的文化特质可视为西方装饰性雕塑和中国写意性雕塑完美结合的艺术巨著。</p> <p class="ql-block">大象山伏羲庙,建于明朝,位于大象山山麓。相传伏羲为甘谷人,明万历年间建庙于山麓以祭祀伏羲。清代,伏羲庙移上大象山,在大佛窟侧建太昊宫,专门祭祀伏羲。甘谷县出土的“羲皇故里”石碑就是伏羲诞生地的物证,该碑现今也被移上大像山。</p> <p class="ql-block">永明寺,座东南向西北,雄踞山间,全部建筑分布在阶梯式的台地上,设施布局以正规寺院而设置,由山门、天王殿、斋堂、客堂、钟鼓二楼、十三祖师殿、伽蓝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组成米。</p> <p class="ql-block">千佛洞,开凿在峻险崖壁上,仅有一个小巧洞窟供人出入。洞内呈环形,供有成千上百尊佛像,个个栩栩如生。佛经上出现过的有名有姓的佛,都居住在洞内。</p> <p class="ql-block">山上杂生榆树,丁香,白皮松等,其中白皮松为大象山珍奇树种,树龄已达千年,因其树干耀眼独特的白色而闻名,被喻为大象山的“迎客松”。它在悬崖绝壁上横向斜生、长臂舒展,苍劲有力。</p> <p class="ql-block">绝壁上的药王庙,里面供奉着华佗。</p> <p class="ql-block">财神殿院内的一株沙柳,身子因外力而斜卧,头部挺拔,与楼宇竞争阳光,根部出来的新枝,茁壮而幼嫩。</p> <p class="ql-block">大象山前面的象山公园,广场、人工湖、古建筑和环湖路、步道等设计新颖,园内花木繁多,生长茂盛。站在山颠,公园景色一览无余,非常美丽。</p> <p class="ql-block">甘谷县旅游资源丰富,除大象山景区之外,还有古坡草原、毛家坪遗址、华盖寺、尖山寺、蜀汉大将姜维文化园等,这些景点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秀美的自然风光共同绘就了一幅大美甘谷的旅游蓝图,也能从其中窥探出甘谷建县2700余年的历史脉络。</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大象山,了却了一桩心愿,但心中有点缺憾。三十多年前上大学时,同居室有位同学是甘谷人,他常常激情澎湃地给我们介绍家乡的大象山,赞美大象山历史之久远和文化之厚重,这位同学毕业后去酒泉市工作,他登大象山也是几十年前的事。而同班一位会宁县的同学,来甘谷工作,他当年工作干得很出色,已小有成就,可惜被“白血病”吞噬了宝贵的生命,英年早逝,无限悲壮,天地共泣。这次游览大象山,昔日的同学却不见影迹,物是人非,生活中的风风雨雨,使我们心神憔悴,情势落漠,再不见当年那个激情燃烧的小子来欣赏大自然无限美丽的风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