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 湖南、湖北九日行——上甘棠 勾蓝瑶寨 崀山 (中)

依依

<p class="ql-block">第四天早上起来小东江无雾,我们决定奔下一个目的地:勾蓝瑶寨</p><p class="ql-block">勾蓝瑶寨,是一片神奇而令人向往的桃花源。位于江永县兰溪瑶族乡,这个有着一千多年的古瑶寨,岁月悠悠,积淀了深厚的勾蓝瑶文化。溪水流动欢畅,流过这家又到那家,有水的地方就有井,有井的地方就有桥。勾蓝由三个村庄组成,三个村庄相隔不远,走到哪里都觉得美,是那种原生态的、不经雕琢的美。</p> <p class="ql-block">瑶寨至今保留明、清两代的民居300多栋,随处可见凉亭桥梁、社坛宗祠,这些建筑造型精巧、飞檐翘角,充分显示了瑶民工匠的智慧。加上遍布全村的青石板巷道,房顶突起的马头墙,更有檐饰彩绘,点缀小青石花的格窗,形成各具特色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走在瑶寨中,仿佛穿越到上个世纪,红墙土砖的房屋,浸透着沧桑的痕迹。纵横交错的石板街,百业千货的古商铺,无不张显岁月匆匆,时光沧桑。重重叠叠的马头墙,汩汩泉流的蒲鲤井,诉说着勾蓝瑶的岁月蹉跎。</p> <p class="ql-block">下午4点到达上甘棠村,上甘棠村依山傍水,坐东朝西,田园如诗,风光如画,村庄选址独具匠心,其规划布局像一幅典型的八卦太极图。昂山和龟山可以看作是太极图中的两个鱼眼;村子及屏峰山脉为阴性,村前大片农田空地为阳极,因而上甘棠村又称为“千年八卦村”。</p> <p class="ql-block">步瀛桥横跨谢沐河,是上甘棠的主要出入口,始建于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湖南省唯一仅存的三拱宋代古石桥,桥长30米,宽4.5米,每拱跨度9.5米,原来通高8米,现在由于河床抬高,高5米这座桥历经元、明、清修缮,最后一次修缮是乾隆年间。现今步瀛桥已经塌了一半,步瀛桥又叫渡仙桥,传说当年桥修建落成之日,正好碰上八仙云游至此。八仙们见此处风水极佳,又看见百姓们正在庆祝新桥建成,便下到凡间,走到桥上,铁拐李想看看桥修建得怎么样,便用脚使劲跺。这一跺把桥跺塌了半边。百姓们一见新桥塌了,都愁容满面。可铁拐李却哈哈大笑起来:“只塌了半边,是座好桥!”从此以后,只要桥上落下一块石头,上甘棠村就出一位七品以上的官员。这座桥相传为唐代征南大元帅周如锡读书处。现在,桥上一共落下了101块石头,甘棠村就正好出了101位七品以上的官员。其中京官18名、进士11名,还有很多的文武官员。</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甘棠村"石落出官"的典故了。从坍塌的结构上看,完全是没有用任何水泥粘着,可能连石隼结构也没用,只是按照合理的力学挤压叠建起来的,桥虽已残败,但历经如此长的历史岁月后依旧可以行走并能抵抗洪水,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和建造工艺。</p> <p class="ql-block">步瀛桥:“瀛”,指的是“瀛洲”,即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步瀛桥”这个名称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甘棠村风光秀美,如同蓬莱仙境,步过此桥,就能进入甘棠这仙境之地;二是指甘棠学子步过此桥,走向广阔世界,建功立业成为国家栋梁之才。</p> <p class="ql-block">“读书入仕,耕耘富字”。上甘棠村是一个“耕读型”古村落,民风淳朴敦厚,人们和睦相处。周氏族人秉承“读可荣身,耕可致富”的理念。种田读书是他们主要的生活之路。“耕读为本”是他们的基本生活态度,而尊崇孔孟,倡导道德教化则构成了上甘棠村人的灵魂核心。</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步瀛桥上,望着静静的谢沐河,看着河岸上一堵石砌的围墙,像似威严的卫士,守护着村子。围墙内房屋井然有序,红墙碧瓦,炊烟袅袅。村后青山绿树,白雾蒸腾。青山、流水、小桥、人家,上甘棠村风景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凌晨五点,窗外电闪雷鸣,瓢泼大雨倾盆而下,七点钟雨停了,上甘棠村刚刚雨浴,显得清新而素雅。青石板路,古老石桥湿漉漉的,倒映着古村和我们的身影。老农牵牛来了,后面还跟着一头可爱的小牛,穿过古村寨门,向古桥走来,拍摄开始。</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到达崀山了。雨后的崀山,山更青水更秀。梯田,橙园,仙气缭绕,橙花飘香 ,还没有开拍,就已经让人迷了,让人醉了。</p> <p class="ql-block">奇妙的丹霞象形景观——崀山丹霞地貌塑造了100余处栩栩如生的象形景观,因岩性软硬程度不一、在流水侵蚀和差异风化等外力共同作用而成,辣椒峰就是最杰出的代表。另外还有鲸鱼闹海、骆驼峰、蜡烛峰、将军石、军舰石、啄木鸟石、狗头石等。</p> <p class="ql-block">骆驼峰</p> <p class="ql-block">辣椒峰景区是密集型丹霞峰丛景观的杰出代表,游览面积9.62平方公里,有辣椒峰、骆驼峰、蜡烛峰、林家寨、龙口朝阳等景点。其丹霞峰峦、民居村宅、田园风光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画卷,是“中国国画的天然摹本”。2002年法国“蜘蛛人”阿兰·罗伯特成功徒手攀登辣椒峰,是阿兰·罗伯特攀登中国第一站。</p> <p class="ql-block">辣椒峰高180米,顶部周长约100米,底部周长约40米,恰似一硕大无比的红辣椒。由红色砂砾岩层中的多组垂直裂隙发育,经流水下切侵蚀后,底部岩层蚀空,上部岩块在重力作用下沿岩石裂隙或软弱岩层面发生崩塌,残余部分形成这只形态逼真的辣椒峰,坡脚部分形成岩石堆积景观。</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行程八角寨——红军之帽</p><p class="ql-block">八角寨海拔818米的崀山之巅,八角寨山顶绝壁朝不同方向突出八个犄角,酷似一顶巨大的红军八角帽。八角寨也留下了很多动人的红色故事。</p><p class="ql-block">新宁县是革命老区。境内崀山与广西的全州县、资源县相邻,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1930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率领红七军十九师、二十师攻打武冈城失利,于是带着伤员星夜往新宁方向转移。二十师的红军战士周玉成、王云清、吴发青,因重伤被秘密安置在八角寨云台寺里养伤。为了掩护身份。寺庙和尚将战士们的头发剃光,假扮成和尚,又把三顶红军八角帽藏进三面悬空、无人敢去的烧龙头香的土地屋里。附近百姓装作上山烧香,给红军伤员们带来草药和粮食。三位战士伤好后,乡亲们又为他们准备了便装和干粮,帮助他们北上寻找红军大部队。</p><p class="ql-block">巍巍八角寨,不但状如红军帽,也是红军和当地百姓鱼水情深的见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相联。</p> <p class="ql-block">八角寨景区处于新构造运动上升区,丹霞地貌景观以圆顶密集式峰丛峰林为特点,如万笋插天,若万马奔腾,被国内外学者誉为“壮年期丹霞峰丛峰林地貌的杰出代表”和“中国丹霞地貌主要类型和基本特征”的模式。</p> <p class="ql-block">佛掌石(尖锥状石峰)由一条条平行排列的纵沟和一段段错落有致的横沟巧妙组合,构成了一个五指并拢向上直伸的大手掌。是受岩层水平层理和垂直崖壁的节理控制,经流水侵蚀、溶蚀等作用发育而成。</p> <p class="ql-block">八角寨景区座落在湘桂边陲,群山拱卫,独占鳌头,峭壁临空,势如展翅。主峰海拔818米,因主峰斜伸八个翘角而得名,属典型的丹霞方山。西、南、北三面均绝壁千仞,惊心动魄,仅沿东南面一陡曲幽径可登山顶。寨顶终年云雾不侵,故又名云台山。立云台观景,可鸟瞰“群鲸闹海”,“群螺观天”,“神斧降龙”,“龙头香”,“仙人下棋”等胜景,且常可俯瞰群峰中变幻莫测之云海、云涛、云湖奇观,真可谓“会当临绝顶,一览醉千奇”。</p> <p class="ql-block">天生门(崩塌堆积体),两块条形崩岩一横一竖成直角迭置支撑在岩壁,构成一道高6米、宽3米的天然山门,被称为“天生门”,系陡崖上危岩体发生重力崩塌之产物。</p> <p class="ql-block">鲸鱼闹海——大自然的变幻无穷,也带给八角寨不同形态的美。雾海蒙蒙时,浮运缥缈之中,群山逶迤起伏,大小百余拔地而起的赫红色奇峰异石,酷似一群飞腾嬉戏的巨鲸,时而被云雾吞没,时而露出首尾,恰似十万条鱼在漫干贤戏,故此,被专家誉为“丹霞之魂,国家瑰宝”的绝妙美景叫鲸鱼闹海。若雨过天晴,万山如洗,青山如黛群峰如螺,楚天寥廓,犹如国画家笔下的水波。</p> <p class="ql-block">龙头香——是八角寨主峰八角之一,龙头长99宛如巨龙昂首欲飞,上接苍穹,下临深渊,山势雄伟险峻,堪称一绝。因相传此乃观音大士到此察民送福休憩之地,引无数香客到此敬香,故名“龙头香”。</p> <p class="ql-block">八角寨古寨门——丹霞地貌区往往以奇险地势成兵家必争之地。清代道光年间农民起义领袖雷再浩在八角寨屯兵扎寨、揭竿而起,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威震朝野的农民起义运动。现存寨门及西南寨墙一垛,长50米,高5米,厚8米,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p> <p class="ql-block">清风巷——巷道长70米、宽约2米,壁高40-45米。立巷口,可远眺八角寨龙头香景点;故又名“龙门”;入巷内,清风徐引,淡香扑鼻;出巷口,四周山峰挺拔,脚底峡谷龙腾,杜英叶红如火,松竹翠绿无垠,风光美不胜收。它是由岩层垂直的节理裂缝隙经流水侵蚀、下切、拓宽发育而成。</p> <p class="ql-block">象鼻石高130余米的丹霞峰峦,外表浑圆,两条流水沿岩层裂隙侵蚀而成深陷纵沟,将其分割。两侧之石形似大象之巨耳;中间部分酷似大象长鼻、靠上部、鼻略呈弯拱作甩摆状、极具动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