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防疫】五月春末夏初 筑牢健康防线——灵武市第八中学传染病知识防控科普

灵武市第八中学~马丽萍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夏交替之际也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学校人群密集,容易发生流感暴发疫情。近期,流感聚集性疫情,新冠病毒不可忽视。同时,水痘也要引起重视。多种病毒对孩子们的健康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为了更好地预防疾病,请大家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充分宣传个人防护、疫苗接种、分级分类诊疗等措施对于应对疫情的关键作用,筑牢群防群控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健康提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倡导坚持个人防护措施。广泛宣传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在公共场所保持人际距离,及时完成疫苗和加强免疫接种。做好健康监测,出现发热、乏力、全身、四肢酸痛、腹泻等症状时,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落实隔离措施,减少与同住人接触,按照相关指南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强化重点机构防控。加强并做好学校广大师生员工的健康监测工作,发生疫情后及时采取减少人际接触措施,延缓疫情发展速度。</p> 二、流行性感冒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主要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威胁最大。由于流感病毒致病力强,易发生变异,容易引起暴发流行。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多发,典型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人群普遍易感,各型流感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临床症状较普通感冒重,特点为起病急,高热、寒战、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全身肌肉酸痛、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相对较轻或不明显,少数病例可有咳嗽、鼻塞、流涕、咽干痛、声嘶等上呼吸道症状。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健康提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p> 三、流行性出血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健康提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接种疫苗是防控出血热的有效措施,高发地区16-60岁的适龄人群,尤其是接近60岁的农民和刚满16岁的学生,应积极主动接种疫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在学校、村周、果园、菜园、养殖场等重点场所可长期实施灭鼠、防鼠措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加强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污染物,不要夜宿在果园等户外场所以防螨虫叮咬;不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等;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如稻草、玉米秸秆等)时,要带口罩、帽子和手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及时就诊:流行性出血热流行高峰期,出现不明原因发热(39~40oC)、曾接触过老鼠、吃过被鼠咬伤的食物、被老鼠咬伤,破损皮肤接触过鼠污染的器物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5. 近期如出现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流涕、恶心、出疹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排查,并将患病情况向所在的学院及时汇报。</p> 四、诺如病毒腹泻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以粪-口传播为主,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等也可传播。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腹泻的高发季节,11月已进入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高发期该病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医院、养老院等集体单位引起暴发,应做好防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患者呕吐、恶心多见,成人患者以腹泻为多,呕吐少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健康提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预防感染性腹泻,关键在于防止“病从口入”。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生熟食品要分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避免接触病患及其物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及时清理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并做好环境消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集体单位要保持环境清洁卫生,特别注意保证饮用水的安全,不喝生水。</p> 五、细菌性食物中毒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由于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发生的一类,我国每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约占食物中毒事件总数的40%,中毒人数占总数的50%以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以畜肉类及其制品为主,其次是禽肉、鱼、乳、蛋类。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适合各种细菌及苍蝇、蟑螂等生长繁殖,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多发季节。我县马上进入高温天气,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期。儿童,老年人以及消化系统功能虚弱者,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人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健康提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保持清洁。做好手卫生,接触食品前要洗手,准备食品期间经常洗手。清洗和消毒准备食品的场所和设备。避免虫、鼠及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生熟分开。生的肉、禽和海产品要与其他食品分开。处理生食要使用刀具、切肉板等专用设备和用具。使用器皿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食物做熟。烹饪温度和时间应能保证食物安全。肉、禽、蛋和海产品等食物要烧熟、煮透,确保食物中心温度达到 70℃以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室温下熟食存放时间不超过 2小时,不能及时吃的食物要冷藏或冷冻存放。食物在冰箱中储存时间不能太长。冷冻食物不要在室温下化冻,最好用微波炉解冻、冰箱冷藏室解冻或清洁流动水解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使用安全的水。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选择经过安全加工的食品。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净,尤其在生食情况下。不吃过期食物。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蘑菇及野生植物。</p> 六、肺结核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以肺结核最为常见,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90%,是最主要的结核病类型。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空气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早期无自觉症状,可在健康检查时发现。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起病可急可缓,多为低热(午后为著)、盗汗、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健康提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应避让他人、遮掩口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肺结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肺结核病人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增强体质,加强营养,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是否患肺结核,及时进行就诊。</p> 七、水痘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全身性丘疹、水疱、结痂为特征,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大人小孩都可感染,易在学校等集体单位出现暴发。患者通常2周左右即可痊愈,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健康提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减少聚集,避免暴露</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水痘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或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有出疹症状的孩子接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2.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b></p><p class="ql-block">勤晒衣物、被褥,多开窗通风,保持居家空气流通;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接触脏东西后要及时洗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3.及时就医,加强护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水痘患者要遵循医嘱住院或居家治疗,应自行隔离至全部皮疹结痂干燥为止,一般至少隔离至病后两周。患病期间避免抓搔皮疹,防止因抓破疱疹引起化脓感染,同时注意患者衣物和用具的清洁、消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4.接种水痘疫苗</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适龄儿童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最有效的预防措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家长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多病同防,一起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p> <p class="ql-block">撰 稿:马丽萍</p><p class="ql-block">审 核:贺 军</p><p class="ql-block">签 发:张振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灵武市第八中学</p><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8日</p>

食物

水痘

接触

食物中毒

健康

传染病

及时

细菌性

出血热

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