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者/孙全枝/(平凡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配乐/古筝/平湖秋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插图/部分来自网络/(侵权必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制作/平凡人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刚刚写完散文《又到槐花飘香时》初稿,为了充实文章内容,我到网上查找一下关于槐树的相关资料。未曾想竟然搜索到洪洞大槐树,这棵大槐树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她不仅是槐树家族中母中之母,600多年前还牵涉到史上称之为人类最大的移民大迁徙。我饶有兴趣地一探究竟,走着走着,忽然发现我也是洪洞大槐树移民后裔,这一发现把我家族史足足向前推进600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西洪洞大槐树分为三代。第一代大槐树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在清顺治年(1652年)汾河发大水时被洪水冲毁。第二代大槐树也有400年历史。同根滋生的第三代犬槐树也有百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考古专家鉴定,大槐树在明初移民之前,宋元时期树根高6.2米,外露4.2米。史料中还记载:树身围“七庹零一媳妇”。意思就是七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手拉手才能合抱,可见大槐树的伟岸与雄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元末明初,由于战乱又加上自然灾害,两河、湖广、山东、陕西、江苏等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一片萧条。而山西非常幸运,没有遭受过太多的自然灾害,又处于战争边缘,人口依然稠密,农田肥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朝政局稳定后,朝廷看到全国人口分布不均,土地浪费十分严重。于是,朱元璋下令山西地区百姓向外迁移。由于中国人自古就有恋家情结,谁都不愿意远走他乡,最后,政府只能用“一户六口留其三,五口走其两”的强行政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洪洞大槐树是当时最大的移民登记点。分别那一天,大槐树下一片哀嚎,哭爹喊娘,呼儿唤女,场面非常凄凉!大家都知道,这一走再也回不来了,于是纷纷跪拜大槐树,抓一把大槐树下面的泥土带走,以示对故土的难舍之情!从大槐树下远离他乡的人,姓氏高达812个,几乎涵盖全国所有姓氏。大槐树见证千万人的生离死别,远离家乡的移民,后来思念家乡时总说起大槐树,就不难理解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怕这些移民中途逃回来,临行前者要在每个人脚小拇趾上砍上一刀,作为移民标志,古诗为证:“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之说,也是大槐树移民后裔双脚小拇指是两瓣的有力佐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更加保险,把移民不分男女老幼统统反绑着双手,链在一根绳上。就这样他们一步一回头,三步一叩首,大槐树也在一夜间调零所有树叶,只有几个老鹳窝孤零零地立在树枝上,凄凄惨惨!悲悲切切!离乡心情难以言喻!所以,才有后来:“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民谣,在全国各地久传不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路上,有人内急要大小便,于是冲着押解的兵卒道:“解开手,我要方便。”可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们害羞不好意思这样说,只喊:“我要解手。”兵卒一听就知道她们要上厕所。后来人们把多余的词都减掉了只喊“解手”,久而久之“解手”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长途跋涉,数月后终于到达目的地。他们用跑马圈地,犁沟为界的方法围田垦荒,可见当时土地十分荒凉。由于长期双手被反绑着,后来移民们走路时习惯反背双手走路,也成了大槐树后裔应有的特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把大槐树下带来的泥土,洒在门前的土地上,寓意每天踏在故乡土地上,能安居乐业!不曾想,第二年门前的土地里竟然长出一棵小槐树来。原来是带来的土里有一粒槐树种子,所以才会长出槐树苗来。由于大槐树下走出的移民最多,分布在全国各地。所以,移民走到哪里,槐树就长到哪里,同命相连,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槐树的“槐”与怀念的“怀”又是谐音。大槐树移民都喜欢在门前栽种槐树习俗,诏示后人别忘记自己的故乡,别忘记自己的根源。当然,他们又怕自己后人不安分,又在屋后栽一棵柳树,因为“柳”与“留”又是谐音,希望他们留下来安定团结繁衍生息!吃槐花思故乡成了他们重要习俗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达到落叶归根愿望,大槐树移民中有人寿终正寝时,有个风俗叫“送盘缠”。在死人床头放一碗米,中间插一把筷子,寓意“回家”路上有饭吃,床尾一盏长寿灯,寓意子孙后代源远流长。在下葬的前一天晚上还要烧轿马,就是用纸和竹片芦苇做成的假马假轿,把死者灵位请上纸轿式者纸马,儿孙后代怀抱“哭丧棒”前面引路向西行。由360个小火把组成的路灯,把“回家”道路照得通明,由专人在道路两旁边走边洒纸钱,给死者“送盘缠”。当路灯只剩最后一个火把时,由长辈或同辈将纸马纸轿点燃,子孙后代要高喊死者的称呼:“ⅩX到家了!请下轿、请下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么,我究竟是不是大槐树后裔?先来看看史料考证。去年我曾写过一篇我的家族史《我的故乡在远方》,文章根据世代口口相传的脉络,家族起源于苏州阊门外孙家庄,但他只能追溯到100多年前,而洪洞大槐树迁徙是600多年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史学家杨安祥先生根据《明太祖实录》、《明史.食货志》、《李善长传》、《云南通志》等文献记载:“明初迁民至内蒙、苏松嘉湖杭五郡。”其中的“苏”即为苏州,而且陈列在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纪念馆里的移民姓氏碑刻中,我的姓氏赫然在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习俗考证更是一目了然。除了“老鹳窝”有点模糊外,如:说“解手”就是上厕所,民间一直在沿用;双脚小拇指是两瓣裂开的,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最起码我就是;双背着手走路,司空见惯!吃槐花,沦为家常;在我老家还流传着:“家有门前槐,升官又发财;屋后有杨柳,荣华享不了”之说。特别在丧葬方面,仍然保持“床头一碗米,床尾一盏灯、裹灯又扎轿、哭丧棒向西引,一路洒纸钱……”的原汁原味的丧葬习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大槐树移民后裔有着和此树同等的顽强生命力、坚定意志,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著文缅怀大槐树,只为那缕不曾忘却的乡愁,告诫后人牢记祖先们几次颠沛流离的迁徙故事,牢记今天来之不易的安康生活!</p><p class="ql-block">(本文发表于2023年5月18日《美篇》获“精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