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冕

陈宏

<p class="ql-block">时隔七十年,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再次举行了加冕仪式coronation。经过一套繁杂的仪式,大主教将象征王权的王冠、权杖等授予新王。“君权神授”,天上的神(上帝)通过人间的代理(教会)将君权授予给了人间的王。</p><p class="ql-block">古罗马帝国末期内外交困,在接受基督教为国教后不久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被汉武帝击败的匈奴滚滚西去,历经数百年一路劫掠,逼得各种部族不断败退、向西压缩。最终几个蛮族攻陷了西罗马,并承继基督教教会以协助治理国家,逐渐形成了延续一千多年的罗马教廷给各国王加冕、神权与王权分而共治的“二元”传统。教会系统同时还是文化教育研究的重要机构,近代从一些神学院发展出了大学,也创造出了建筑绘画诗歌等等灿烂的艺术。作为社区基础的教会引领民众信靠“三位一体”的神,宣扬“创世、诫律、原罪、救赎、末日”等教义来构建精神世界,起到了伦理教化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古代中国很早就进入农耕文明,以宗族为社区基础。周朝确立了“天子”称号,君权“受命於天(神权)”。儒家上溯周公之礼乐,孔圣人曰“仁”、孟亚圣讲“四端”,从汉代起被尊为官方经学,成为文化教育和伦理教化的主流。政权也罢、教育也好,三千年来基本剥离了宗教阶层。隋朝首创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儒学融合佛、道,进一步发展出了宋明理学、心学。南师有云:“儒为表、佛为心、道为骨”。三教共同塑造了中国传统的精神世界,却在积贫积弱、急于救亡的时代丢失殆尽。民族复兴该如何重建一个什么样的精神家园、传播什么样的精神文化?</p><p class="ql-block">“日不落”早已落日,新任的首相出自往日的殖民地印度。阴雨沥沥登基日,芳草萋萋戴妃魂。不知迟暮的新王是否想起了活在童话里那年轻的戴安娜?君主已然立宪,加冕更多只是象征性的仪式罢了。既然要印在加币上,何妨让给更养眼的威廉和凯特?</p><p class="ql-block">地理塑造民族,历史积淀精神。西方的宗教重在于“信”,强调个体;中国的传统重在于“修”,强调集体。东、西方的人类走过了不同的道路,终于交织在了一起。地球终究是圆的,未来的路该走向何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