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让教师全面理解、准确把握、贯彻执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基本理念,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2023年3月,桐木镇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举行了以“聚焦数学新课标,赋能数学新课堂”为主题的评教评课活动。</p> 鸽巢问题 <p class="ql-block"> 《鸽巢问题》一课以“猜花色”的魔术游戏导入新课,让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初步感受至少有两张花色相同的现象,引导学生去思考,激发他们积极思维,快速进入学习情境。在本节课中,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历猜想、验证、推理、应用的过程。首先采用枚举法,让学生把4支铅笔放入3个笔筒中的所有情况都列举出来,运用直观的方式,发现并描述、理解最简单的“鸽巢原理”,其次再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即“平均分”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这一类“鸽巢问题”的一般规律,让学生借助直观操作、观察、表达等方式,使学生经历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鸽巢原理。欧阳嘉丽老师的课程结构清晰,重难点突出,教法丰富,节奏还可以放慢一点。</p> 轴对称 <p class="ql-block">(ー) 从生活现象引人教学 教师:请大家看一看,这副眼镜有什么不同? 学生:两边大小不一样。 (二)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师:下面这些图片是不是对称的呢(用课件呈现下图) 教师:小鸭图是不是对称的呢?请你再来折一折,并说说你的想法。 教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对称的现象呢? (三)在实际操作中深人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师:刚才,大家认为这件小衣服是对称的,下面我们就专门来研究研究它。 教师:你有什么办法把它剪出来吗? 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展示如下。 (注意:学生在操作中会有很多的创意,可以直接在学生的作品中选取。) 教师(小结):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折的这条折痕就叫作对称轴,曾慧玲老师的课程趣味性强,结构层层递进,在引导语方面还要多加强。</p> 100以内数比较大小 <p class="ql-block"> 刘昕梅老师的《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p><p class="ql-block">一、情景导入</p><p class="ql-block">用佩奇一家来到课堂,佩奇和乔治因为谁多谁少而争吵,引入新的学习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p><p class="ql-block">二、探究新知</p><p class="ql-block">1、出示42及37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体验它们的数量。</p><p class="ql-block">2、通过小棒了解42里有4个十,37里有3个十来得知42>37,并小结两位数比较大小,十位上大的数就大。</p><p class="ql-block">3、出示计数器并请同学读出计数器上的数</p><p class="ql-block">4、观察23、25它们有什么相同点?</p><p class="ql-block">5、得出结论,十位相同,在比较个位。</p><p class="ql-block">6、总结比较大小的规律。</p> 推理 <p class="ql-block">一、激趣导入</p><p class="ql-block">师:今天老师请了一个特别嘉宾——柯南来到我们的数学课堂,柯南呀第一次来到我们的数学课堂,他带了两个礼物送给大家,分别装在这两个盒子里,谁来猜猜是什么?(学生猜)</p><p class="ql-block">二、新授</p><p class="ql-block">1.出示柯南侦探训练营的题目,学生读</p><p class="ql-block">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汇报结果(语言描述法)</p><p class="ql-block">3.小组合作,思考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p><p class="ql-block">4.汇报交流连线法、列表法</p><p class="ql-block">李玉婷老师的课非常具有吸引力,教法多样,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高。</p><p class="ql-block"><br></p> 有余数的除法 <p class="ql-block">一、导入</p><p class="ql-block">用8根小棒摆正方形,写出除法算式。</p><p class="ql-block">二、授新</p><p class="ql-block">1.用手中的小棒自己摆一摆正方形</p><p class="ql-block">2.思考平均分有剩余的情况怎么用算式表示</p><p class="ql-block">3.认识余数</p><p class="ql-block">4.练习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p><p class="ql-block">5.探究除数与余数的关系</p><p class="ql-block">邹节伟老师的课讲解详细,但还要在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方面多引导。</p> 分类与整理 <p class="ql-block">黎芳老师的《分类与整理》</p><p class="ql-block">一、情境导入利用数学小精灵聪聪明明为主线观察房间,感知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分类与整理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二、引出课题《分类与整理》</p><p class="ql-block">(一)引导探究,生活中的分类现象</p><p class="ql-block">过渡语:其实我们生活中的分类现象有很多,那这里有这么一些气球可以怎么分类呢?</p><p class="ql-block">(1)根据课件出示主题图</p><p class="ql-block">引导学生利用按形状分类、按颜色分类的方法研究可以用象形统计图、文字描述、表格法来记录分类的结果。</p><p class="ql-block">(2)探讨总结: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会不同,但总数不变。</p><p class="ql-block">黎芳老师准备充分,亲和力强,讲解得当,在课堂秩序组织方面还要多加学习。</p> <p class="ql-block"> 新课标、新视角、新实践,桐木镇中心小学数学教师将紧跟新时代步伐,不断探索教学研究,促进课堂的提质增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