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河门,是我打童年起就心心念念的地方,我的姥姥家在那里。</p><p class="ql-block"> 童年记忆,时常入梦的是一条小河。</p><p class="ql-block"> 小河很短,短的甚至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名字;小河消失得很早,早的甚至连一些后到清河门的人,都不曾知道它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但是,这条小河,却留下了不少陈年故事。</p><p class="ql-block"> 小河的西边是南街,“街”是清河门的老商业街。</p><p class="ql-block"> 小河的东边是东堡子,东堡子有三条街(人们在这里把“街”读成“gai”):前街、腰街和后街。</p><p class="ql-block"> 小河上有三座小桥,分别对应着东堡子的三条街,方便着东堡子的老乡去上街赶集,所以这桥大概是那些在南街经商的东堡子人修建的。</p><p class="ql-block"> 三座小桥有个传说,不美丽,大概是东堡子商人的竞争对手编造的,省点笔墨不去写它了。</p><p class="ql-block"> 从东堡子后街出来,过了小桥,就是清河门的老庙头。老庙头里供奉的是关公,所以也叫关帝庙。童年时,关帝庙已经是清河门的中心小学了。记得在庙的西墙上,挂了一根铁道头,每到上、下课的时间,总会有个老头拿着锤子去敲铁道。</p><p class="ql-block"> “文革”初期,我被父母送到姥姥家暂住,就在这个庙里上学。每当放学后,跟着同学在小河里摸泥鳅,一边摸鱼一边念叨:我的好学校,没有教室蹲大庙,没有电铃敲铁道,庙里没有和尚没老道。</p><p class="ql-block"> 走过南街再往西,有一条大河,叫“清河”,“清河门”的“清河”,那里的河水更清,鱼更多。听大人们说,东边也有一条大河,叫汤头河,太远,不敢去。</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随着全家被下放定居在清河门,再次见到这条小河时,它已经没有水了。春季以后,小河两边的道路常常“翻浆”,有地下水冒出来,学校的大墙就总在这个时候倒塌。后经高人指点,在大墙地下挖出了关帝庙门的石狮子,大墙就再也没有倒塌过。而那条小河,也就再也没有了河的模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