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直想去山水环绕的多彩贵州看看,看那里的奇山秀水,田园村寨。总在电视上听到“走遍神州大地,最美多彩贵州”这句话。贵州就成了我心之向往的地方,一直向往着,期待着。</p> <p class="ql-block">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这是贵州的谚语,多山缺平地,多阴少阳光,省会贵阳的名字就是最好的诠释,也是我未到贵州前的印象,穷山恶水,贫困,落后。</p> <p class="ql-block">30多年前同事何建明到贵阳刚下火车就遭到抢劫,使我对去贵州一直心有余悸。</p> <p class="ql-block">甲秀楼最美的景色是在夜晚,夜幕降临没了日光的眷恋,并悄悄为甲秀楼增添了不少美色。灯光的影子落在水里,而风吹着水面微微波动,犹如一位少女在水面翩然起舞。</p> <p class="ql-block">小七孔景区因一座建造于道光15年间(1836年)的小七孔石桥而得名;景区被称之为“超级盆景”,集山、水、洞、林、湖、瀑布等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在长不到2公里的峡谷内,起迭着60多级瀑布,顺贽而下,奔泻而去。拉雅瀑布精巧醉人,水珠飞溅;而长不到600米之水上森林,树根盘在错石上,清澈的水流冲刷着青石,行走于其中,若身临琼瑶仙池。</p> <p class="ql-block">这里被誉为“地球上的绿宝石”,景区以古朴、幽静著称,古桥爬满藤蔓和蕨类青草,愈发显得小桥的古朴与久远,古桥下碧绿的潭水静静流淌,潭水绿如墨翠,水天山水,融为一色,就像一幅水墨画,静谧淡雅。</p> <p class="ql-block">对于一直有着少数民族情结的我来说,西江千户苗寨是贵州之行我比较向往的地方。当踏上西江之路的那一刻整个人就与西江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融合在了一起。其实很多时候文化是一种无声的表达方式,需要你用心穿越时空去交流。我就一步一个脚印地踩着这些文化的足迹,在寨子中上上下下,穿梭寻觅。</p> <p class="ql-block">吃罢长桌宴,我们就自由活动。整个苗寨已经流光溢彩,到处都是霓虹闪烁,灯火辉煌,从山脚到山顶,与天空连成一片,恍若仙境。</p> <p class="ql-block">这里已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成了风景名胜,成了城里人向往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城里人纷纷避往田园山村,哪怕只是暂时的歇息,也可以让时光打个盹,让山野的风吹散心灵的迷茫;而山里人为了看外面的世界,纷纷走出山里,这一进一出,竟分外和谐自然。</p> <p class="ql-block">走在白水河的风雨桥上,站在半山腰的观景台边,看大山里的万家灯火,宛如一片星河。</p> <p class="ql-block">在观景台上等到天黑,等到某一刻所有民居的灯光突然同时亮起,天空慢慢深邃地蓝起来,近处的灯光橘黄了枫木吊脚楼,深蓝与橘黄交错,对面山头和谷地繁星点点——即便明晓得是人为的操纵,那一刻仍沉醉于这场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入住的苗寨民俗客栈,视野非常开阔,苗寨夜景超乎想象,就像一颗颗繁星在山谷里闪烁,整个苗寨呈现金黄色的繁华夜景象,吹着山风,看着远处万家灯火,也是十分的惬意。</p> <p class="ql-block">清晨,西江千户苗寨还未从夜幕中醒来,薄雾笼罩下的苗寨宁静祥和。</p> <p class="ql-block">房间环境一般般,但是阳台风光无敌好,阳台的风真的很舒服坐在那里发呆看到一派祥和真心治愈。</p> <p class="ql-block">清晨苗寨披上一层薄雾,整个寨子升起了袅袅炊烟使她又增添几分仙气。</p> <p class="ql-block">说到镇远,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八大会馆、十二戏楼还是镇远镖局?</p> <p class="ql-block">小说中的镇远镖局并非真实存在,现实中的镇远镖局却确确实实能在镇远找到。虽不是什么遗址古迹,但也足够让你回想起武侠小说中的侠肝义胆。</p> <p class="ql-block">祝圣桥是镇远最古老的桥,桥墩修于明代,桥身修于清代,全部由青石构成。因数次被洪水冲毁,修建时间长达250年,建桥者如此费时费财,足见此桥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坐在祝圣桥桥墩上欣赏着静谧的舞阳河,碧绿的河水,河面如镜,一切归于平静,这才是真正的古镇原貌,安逸,神秘,不自觉地让旅途上的疲惫一扫而空……</p> <p class="ql-block">登石屏山而揽舞阳河胜景,站在观景台可以看整个镇远古镇,一条s线舞阳河把镇远分成南北两岸,呈太极图形状。舞阳河畔散布着大大小小的码头,在明净的彩色波光里一一晃过,诉说着镇远当年水上贸易的繁华旧梦。</p> <p class="ql-block">一座小城,满街故事,这里的山水是你心中柔软的梦,不知道这世上有何乐事,胜似在这浪迹远游。镇远,期待下次再相逢!</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到达梵净山脚下时浓雾纠缠不休。河岸上风在吹,三五成群的树木姿态各异景致怡人,我的心也像流水洗濯的圆石,沉静下来。沐浴在雨水中的梵净山有种说不出的安宁和清静。</p> <p class="ql-block">进得山中,细雨如丝,雨雾交融,山上一片白茫茫,分不清是浓雾还是细雨。四野眺望,天色竟逐渐开朗,有的山头已露峥嵘,座座青峰从乳白色云雾中耸立而出,雍容大度,气势非凡。我顺着木栈道往上攀登,路边繁林密布,野藤纠缠。有一种树木躯干盘曲如虬,姿态奇特,树皮呈赫红色,表面像玉石般光洁,颇有质感。枝丫处堆满了墨绿色的苔藓,往下滴着水珠。</p> <p class="ql-block">梵净山景区高山野杜鹃。</p> <p class="ql-block">雨中的梵净山没有太多的惊涛骇浪,没有太多的风起云涌,梵净山的云海更多的是一种宁静与辽阔。它于一种无声的方式展现着气势磅礴。让人看着荡气回肠,久久难忘。</p> <p class="ql-block">往上到了一处观景台,举头回望,一团云雾过后天色稍好,有的地方隐隐然已揭去面纱,不少山峰被云海包围,犹如孤岛。梵净山气候变化无常,三里不同天,数秒转阴晴,除了云海,还经常有瀑布云、日出、天风、佛光等神秘莫测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由于雨天路滑我决定放弃攀登老金顶直奔被喻为梵净山“徽标”的蘑菇石,蘑菇石高约十米,似是连体页岩,又像是两块巨石的叠加,上大下小,上端如伞,下端如柄,比例极不协调,看上去摇摇欲坠,危机四伏,仿佛一阵风吹过来,或者有谁大喊一声,都会使其轰然坠地。</p> <p class="ql-block">除了蘑菇石之外,梵净山顶部均由无数座页岩堆积而成。那些页岩远远看去,酷似书页,惟妙惟肖,栩栩如真,像一堆堆书籍,满山放置,怕有十数万卷之多。有的随意堆放,有的码得整整齐齐,有的被清风乱翻,仿佛等人来阅读。</p> <p class="ql-block">我一直以为,黄果树瀑布应该就是一个很大很大的瀑布。到了才知道,黄果树瀑布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瀑布群。</p> <p class="ql-block">首先进入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陡坡塘景点在</span>雾缭绕之际恍若仙境,陡坡塘瀑布沿着和缓的瀑面均匀撒开,在一鳞鳞的华滩面上轻盈舞动,如一层薄薄半透明面纱,又如一面面张大的素绢扇面,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故有人戏称为“新娘面纱”。</p> <p class="ql-block">经过瀑布前的廊道,不由得驻足,看一看来势汹汹的水幕、听一听潺潺的流水、抚一抚微凉的波纹,神经也随着水声的变化而莫名起起伏伏。 </p> <p class="ql-block">拾级而下,掩映绿树退去,大瀑布露出真容,数十道水幕从断崖顶端飞流直下,遇嶙峋岩壁,如丝帛迸裂,半空腾挪舞动,然后又飘洒落下,倾入犀牛潭中,激起玉珠无数,水雾蒸腾非常壮美!</p> <p class="ql-block">“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站在瀑布前,奔流之水从断崖顶端飞泻而下,如翻江倒海势不可挡,如千人击鼓白练落潭,水雾升腾令人惊心动魄。</p> <p class="ql-block">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穷尽世间赞美之词,吟咏过它赞美过它,最著名的一幅对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 </p> <p class="ql-block">前往瀑布后面的水帘洞,它是一条自然贯通的百米溶洞。黄果树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上下左右前后全方位欣赏的瀑布,我们穿行在瀑布后的溶洞中,近距离观看触摸大瀑布,感觉非常新奇震撼……</p> <p class="ql-block">人间五月天,惊艳瀑布间,在黄果树邂逅一场“银河”天降奇观。轰呜的水声震耳欲聋,溅起的水珠向四面飘洒,好似蒙蒙细雨。置身水帘洞中,看着晶莹的水流如注而下,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沿着崎岖而湿漉漉的山径,整个人浸润在蒙蒙雨雾中,无比的清凉和诗意。丝丝的山风和冰凉的滴水,沾湿了我的脸,我如同被亲吻般的陶醉。</p> <p class="ql-block">而洞外却是另一番景象,层层叠叠的巨流,如万箭齐射,狮吼阵阵!我俩在一处洞窗停下来,尽情欣赏,万丈悬崖绝壁垂下来的瀑布,飞珠溅玉,腾起千点水花,万丈水雾,如雨,如烟,如尘,如雾,如梦,如幻……</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阵阵的涛声不绝于耳,似乎在欢送远道的客人,又像在多情挽留我们的脚步! </p> <p class="ql-block">一阵山风吹来,呼啸作响,风摇曳着树木,涛弥漫着山谷,有的在绿谷里沉寂下去,有的在犀牛潭中回环蜿转,瀑雾激起的万朵水花,四处抛洒,腾起一片烟雾,缠绕山间……置身于此,仿佛生命回归自然,心情也随之豪放。</p> <p class="ql-block">每去一个地方,从未试图真正了解它,只用眼睛去捕捉,用心灵去感知,哪怕感受只是浅浅淡淡,但黄果树瀑布却是例外她已使我过目难忘。</p> <p class="ql-block">游马岭河峡谷,与其说是游,实则是不知她在此静候了我们多久。马岭河峡谷在千年的等待中,沧桑了多少与她擦肩而过的“有情人”,而她依然怀着少女般的清纯与美丽,恬静与幽思,只为兑现曾经那深情款款的誓约。</p> <p class="ql-block">喀斯特地貌特有的岩石像孔雀的羽毛般在阳光下泛着光彩,谷底激流勇进,我又一次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她被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疤”,以地缝峡谷、群瀑悬练,碳酸钙壁挂为主要景观点。</p> <p class="ql-block">残缺美在这里得到了体现,断桥是马岭河峡谷从清末到现代的无声见证者。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曾也在断桥边作词《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用在此处也是应景。</p> <p class="ql-block">最壮观的要属万马奔腾瀑布群,200多米的落差,瀑布从悬崖上冲下 视觉冲击不输黄果树瀑布!</p> <p class="ql-block">他的源头不是来自于地表水或江河湖海,而是峡谷峭壁上的石缝间的暗河、泉眼等自然流出来的,非常特别。</p> <p class="ql-block">她是一条在造山运动中被剖削深切的大裂水地缝,谷内群瀑飞流,翠竹倒挂,溶洞相连,两岸古树名木点缀其间,千姿百态。</p> <p class="ql-block">到过兴义万峰林的游人,都赞叹那里万峰气势宏大壮阔,山峰形态奇特,整体造型秀美,是国内最大、最具典型性的喀斯特峰林。</p> <p class="ql-block">八卦田是万峰林标志性景点,一个碟状漏斗,村民们以中间的漏斗为同心圆耕种,根据原来的地形垒了田埂以后,一道道弯曲的田埂就变成了富有韵律的线条,在大地上一圈一圈 的编织出奇妙无比的图案,形同八卦图,被称为地眼——大地的眼睛,据说踩一踩八卦田,升官又发财。</p> <p class="ql-block">我个人觉得来万峰林就应该住上几天,慢慢感受,放松心情,而不是走马观花式。可是,我也和大多数游客一样,也是略显匆匆的行程,没有那么多时间啊。</p> <p class="ql-block">“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是眼波,山是眉峰。万峰湖的美不只有山与湖的绸缪相衬,更兼有树、山、人等多方位的包容与和谐。</p> <p class="ql-block">无论站在任何一个角度,都展现出楚楚动人的风韵。湖光山色,在春夏季节交替中有锦绣般的彩,有一尘不染的绿,这种诗意般的美总会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一圈行程下来,有些意犹未尽,万峰湖跟我想象中不太一样,这里确实距市区较远,但美景常在,无论是仓央嘉措的《见或不见》,还是刘禹锡的《陋室铭》,都能很好表达笔者内心的想法——只要有心,就一定能遇到最美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我希望万峰湖这样美好的地方能够被更多的人熟知,因为它真的能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淳朴的民族民风,还有特色的湖景餐厅,以及当地的特产芭蕉。</p> <p class="ql-block">十一天的行程结束前还不忘去黔灵山公园逗逗猴子。</p> <p class="ql-block">这次贵州之行,走马观花,但改变了我对贵州的印象,贵州虽然山高水险,但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就象一个少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p> <p class="ql-block">贵州真的好美,青山绿水,山峦叠嶂,云雾缭绕,是一个淳朴的地方,它是能让灵魂感到震撼的地方。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让我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七彩贵州,贵州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