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茶马古道上的小镇---火井古镇

木木

<p class="ql-block">摄影 文字 覃华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在成都市的周围,星星点点散布着众多的古镇,像黄龙溪、洛带、安仁、街子、元通古镇等等,这些古镇都是旅游的热门之地,而火井古镇却默默的躺在旧时的茶马古道上,很少有游客光顾,偶然知道了这个小镇后,便把目光停留下来,浏览过有关它的图片和文字后便决定前去看看,这当中引起我的兴趣的,是它原汁原味的街道,是浸透了茶马古道原始风情的底蕴,是它的恬静与朴实。欣赏一座古镇,需沉下心来在安静之中慢慢的品尝,熙熙攘攘的人流、过度的商业氛围、嘈杂的街道,不仅影响心情,也大大的冲淡古镇的底蕴与魅力,那样的旅行,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一转身,就可能会忘记得差不多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之所以叫"火井古镇",是因为这里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气的地方,早在西汉时期这里就使用天然气熬盐,据(博物志):“临邛火井一所,从广五尺,深二三丈,井在县南百里,诸葛武侯往视之,火转旺….”。可见,在三国时期,这里的火井就已经出现了,而且,诸葛亮还亲自前往视察,至今镇上还保留有当时的天然气井,火井镇也因此而得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据说古时候,有人发现这一带地下有盐水浸出,于是就挖井熬盐,挖井越深,出盐越多,于是众人先后一共挖了六口井,呈六角形排列,俗称“六角井”,一日深夜,电闪雷鸣,一道霹雳砸下来,最深的一口井中突然呼啦啦蹿出火焰,腾高数丈,众人稀奇,并把此火敬为“神火”,于是,最初的火井出现了,如今留下来的这口古井,其井壁的砌砖仍然是原始的汉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火井镇离邛崃市区大约30公里,到达这里后从新街走到这座桥上时,迎面看到的是一排老旧杂乱的房屋,由于是冬春之季,桥下的小河几尽干涸,河里散布着巨大的鹅卵石显示出涨水时水流的汹猛和力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放眼看过去河道里残留的河水像一面镜子,把那一丛茂密的竹子倒映在水面之上,算是为河边增添了一丝美感,眼前的景象显得有些杂乱陈旧,如果要是把它整理得洁净如新的话,或许就会失去古镇的原始风味,我想,在丰水期的季节,河水上涨之时,它一定会把小镇的魅力展现出来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远处那一片黑色小瓦的屋顶看上去太有感觉了,它好像就是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沿着河边走,河道两边的景像也在不停的变换着,我就好像是在欣赏一幅画,随着画卷慢慢的展开,古镇的风韵便慢慢的呈现出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河对岸的空地上好像是一户人家的后院,就像是我小时候家里的院子,平时都是我们玩耍和家里晾晒衣物的地方,看那挂在竹竿上的花棉袄,矮矮的屋顶上晒着的拖鞋,还有那用竹篾编的篓子,这个场景怎么是那么熟悉感觉又是那么亲近呢,我自然而然的想起,当年我家的鸡笼也是这个样子的,到了冬季,或者阴雨天气时,还可以在里面放一小盆碳火,就可以取暖和烤衣物,没有想到偶然在这里看到的这些景物,却勾起了那藏在心底深处的记忆,并且,这些记忆就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都慢慢的清晰起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真的是没有想到,来到这个地方,看到眼前的情景,却突然引起了我的乡愁!那久藏在心底的遥远的印记突然和这眼前的景物连结起来了,哪里还迈得动脚步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正沉浸在眼前的景物之中时,看到对面一个中年妇女慢慢的走下河岸来到水边洗起了衣物,于是,我便把镜头对准了她,她专注的在洗衣服,始终没有发现对岸有人在偷偷的拍摄她,回来审片时,我越看越喜欢这张片子,那上面晾晒的粉红色的被套、枕巾、黑色的小瓦,长满了杂草和树木的高高的河岸,一级一级下到河里的石阶,落满了枯叶和布满了鹅卵石的河道,还有下面河里洗衣服的女人组成了一幅朴实、生动、自然的乡村生活场景,一种临河而居的恬淡、宁静、温馨、原始的生活画面,几乎没有一点现代的元素,如果不是那个塑料盆和她脚上的鞋子,一定会有人认为这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生活场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虽然河里的水不多,但从图片上可以看到水质依然洁净,除了长出的青草和落叶之外,河道里基本上看不到垃圾,可见,当地对河道的保护还是做得不错的,这里河流中的水基本上都是川西雪山上融化的雪水,水质清澈,不含泥沙,所以,河道里没有泥沙的淤积,当到了丰水期再来这里看时,清澈的河水流淌奔涌,那一定是一幅引人入胜的画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走过桥之后,就看见街道对面的门前坐着几个老人在聊天,大门上面的门楣上挂着一块用硬纸盒子做的广告牌,上面写着"叶子烟 品种齐全 代购代销 价格面议",简陋的广告牌,却说明这里一定是个老字号,就凭这几位老人,就可以判断出这里做叶子烟的生意绝对有些年头了,其实,这块广告牌要不要都无所谓的,现在的年轻人不会抽叶子烟,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或者是山里面的人抽,来这里买烟叶的肯定都是老人或者老熟人,买卖之余,坐下来谈谈闲话拉拉家常应当是这里固有的情景,他们之间的买卖,我想,恐怕不会有扫码电脑之类的辅助手段,而是更多的带有浓厚的茶马古道上的传统习惯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我站在远处用长焦拍摄了几个镜头后便慢慢的走了过去,在我把镜头拉近时,我看到这几位老人正你一句我一句兴高采烈的交谈着,说到高兴处便一起大笑起来,那无拘无束的氛围强烈的感染了我,再仔细观察,只见他们都是慈眉善目,眉宇间散发出和气与善良以及曾经的沧桑,于是,便有了想拍摄他们的想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我走过去的时候,他们同时也看到我并且都同时注视着我一步一步的向他们走来,走到跟前我就假装先问路:“请问你们这里的古井在哪里?远不远?”他们几乎都是同时回答:“不远,一直往前走就可以了。”我说:“我是特意来看古井的,而且要看这个古镇,要看镇上的老街”。他们指着门前的街道回答:“这条街就是老街啊,河北街”。我说:“我就喜欢这样的老街,这样的老街现在已经不多了,应当好好的保护,不能让它再消失了”。说到这里,几位老人便活跃起来,于是我就趁机说您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吧,我要拍古镇,能不能也给您们拍几张照片呢,听我这样一说,几位老人也没有犹豫,简单的移动了一下坐位就拍摄起来,于是,在我的镜头里便定格了他们的影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人海茫茫之中,偶然相遇就是一种缘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和气善良的老人,他们应当就是古镇的形象,他们应当经历了古镇的兴衰,那些风霜雨雪都深深的刻在他们的脸上,藏在脸上的皱纹里,他们的故事我无从知晓,但是,他们的从容与和善却深深的感染了我,并且,一直会留在我的记忆之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冥冥之中或许是上苍的刻意安排,没有任何的旁枝错节,我一走进古镇首先遇到的就是这几位老人以及这位女士,这几位老人中就有一位是她的父亲,跟他们拍照完成就在我告别要离开时,这位女士主动的跟我说:“你跟我来吧,我带你到镇上的博物馆去看看”。正是这位女士,一下子就为我打开了古井镇的大门,让我毫不费力的了解到古镇的概况,并且,还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收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在去往博物馆的路上通过和这位女士交谈知道了她姓张,博物馆不远,顺着街道走过去也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博物馆坐落在这条老街也就是江北街的东端,也是镇上的一栋叫做“海屋”的历史建筑,关于海屋的来历,大家直接看图片上的说明,我这里就不重复了。到达目的地后,看到海屋门口的招牌,知道了这里不仅是古镇的历史博物馆,同时,也是羌族尔玛民俗博物馆,至此,我第一次知晓到“羌族尔玛”这个名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初看海屋这栋建筑的外观觉得非常奇特,既有中式风格,也有西方元素,虽然有些老旧灰暗,但在当时,绝对是镇上最漂亮的豪宅,也可以想象到当年这所房子的主人在这里迎来送往时是何等的得意与风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张女士先引导我看房子的外围,她指着房子的外墙讲解说,这个墙壁非常厚实,不仅有观察窗口,也有射击孔,虽然经过了近百年的风吹雨打,时至今日仍然坚固完好保持着原样,而且,房子临河而建,墙外的河流也是一道防护的屏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进入博物馆后先登记,然后,张女士就为我当起了讲解员,并且不厌其烦的带着我一个一个展室的參观、讲解,让我一件不漏的看到了这些珍贵的展品,她对每一件展品都是那么的熟悉、了解和热爱,讲解的过程中就像是在历数自己的家珍一样,她的讲解让我在这里上了一堂生动而又丰富的地方民俗风情和历史课,它让我的这趟旅程更加的充实和丰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走进去之后,海屋的内部结构极具中式风格,天井、迴廊、厅堂、雕刻精美的座椅、楼阁、精美的望窗等等,都是原汁原味古色古香,可能是展馆的缘故,里面也有许多羌族的元素,由于篇幅有限我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大家看图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这样开放式的堂屋在徽州、江浙一带也包括我生活的江汉平原地区都有着广泛的分布,堂屋前就是天井,这个天井的面积有点大,除了采光、美化环境外,普遍的说法是四水归流,意寓着主人财富的富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阁楼上的迴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楼道迴栏和窗户采用木构雕花,造型美观、制作精细,显示出主人的富有和审美情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展品中有许多当地的出土文物,这是其中的绳纹陶罐,绳纹在古代早期的制陶工艺中是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在制作陶坯时,直接用绳子在坯体上按压,绳纹就留在了罐体上,陶器的制作工艺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些陶器清楚的证明了火井镇曾经有着悠久厚重的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展品之一,銅钉双耳羊头罐,这种装饰形制的陶罐不多见,陶罐用铜釘装饰,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奢侈了,陶罐是当时人们生活中的实用品,这样的造型和装饰已经超过了实用的范畴,而具有了观赏的价值,也有可能是在祭祀时作为礼器使用,可见火井地区在当时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这个博物馆的名称之一就是“羌族尔玛民俗博物馆”,因此,馆内陈列着不少的有关羌族的展品,因为我是初次接触到有关羌族的民俗文化,还谈不上了解,再加上馆内的光线不好,拍摄的照片不行,所以,在这里我就不作多的介绍了,但是,在本文的后面,我会把在羌族村里拍摄的清晰的照片奉献给大家,让朋友们一睹羌寨的丰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在參观的过程中,引起我浓厚兴趣的是两张买卖契约的原件,一张是光绪年间的房屋买卖合同,另一张是同治年间的土地买卖合同,我仔细的看了这二张合同的内容,合同行文严谨、法律界定清晰、程序规范、买卖双方责任公平合理,即便是按今天的法律来衡量,这二份合同也严丝合缝无懈可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这样的买卖合同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里面隐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可以说是一段凝固了的历史,认真的研读这个合同,其中的买卖人、召集人、中间人、执笔人、见证人、买卖物涉及的邻居等等都一个个鲜活起来,就像是一部电影,一幕幕的浮现在眼前,非常有趣,买卖成交后,所有的人,合同上也顺带了一笔“酒水茶饭以备做过”,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博物馆还陈列着在汶川大地震中牺牲的烈士和他们的事迹,火井人没有忘记他们,即便是我这个外乡人,看着这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也不禁对他们肃然起敬,这么丰富的展览内容,我的这一趟旅程真的是太值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一个多小时的參观,让我对古井镇有了初步直观的了解,张女士的热情和认真体现出她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希望把自己的家乡推介出去,对于我这样一个初次相遇的陌生人,没有任何的歧见与怀疑,热情相待,在物欲横流、信任感流失的今天,这样的精神令人感动,也是促使我认真细致的编辑这篇文章的动力,后来,我问她,你是不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她说不是,我不便再问下去,只有默默地从内心里感谢她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这条老街大约长1500米,街道两旁的房子基本上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路面换成了水泥路面,虽然房屋都老旧残破了,但看得出来当初都修建得高大宽敞,街道也很宽,可以想像得到当年这条街上商贾云集、人头攒动、马鈴声声、马帮穿街而过的热闹景象,这在当年的茶马古道上绝对是一个热闹繁荣的商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老街上有一些商店,但都是服务于本地人的,没有外面那些景点的商业化氛围,镇上还有新街,大部分的现代商业门店都集中在那里,这是很不错的,但愿能够保持下去,如果把水泥路面换成石板路面,那就更有当年的韵味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街上也有几条这样的小巷子,它的背后就是小河,多几条这样的小巷,增加曲径通幽的乐趣,逛起来才更有味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这种老房子的临街大门,还有旁边巷口上方的过街瓦檐看上去非常有感觉,如果有位老人坐在那把椅子上晒太阳或者打瞌睡,那就更接地气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这小巷子有点像城市的里弄,或者弄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晾晒的衣物,陈旧甚至有点残破的房子,这样的情景看起来到是有些烟火气息而且觉得十分的亲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这样的剃头铺就好像是化石般的存在,只有在这样的老街上才看得到,这个剃头铺一定存在有好些年头了,别看这剃头铺设施简陋,门店空间却高大宽敞,门楣上的门牌标示着:河北街200号,朋友们如果去了想看看,找这个门牌就行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拍摄这个剃头铺时我没有注意到剃头师傅后面墙上的贴纸,回来审片时才发现,那张贴纸很有意思,应当相当于家族的牌位,上面的横批写着:“源远流长”。中间直行写的是:“曾氏堂上历代远高曾祖神位”。从字面上看,这是曾家后人供奉的曾家祖宗的牌位了,那么,我推断,这位剃头师傅恐怕就姓曾,这所房子也一定是有来历有故事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我在火井镇总共也就待了几个小时,没有时间再深入的挖掘古井镇的故事了,如果多待几天,看看这里的赶场、这里的早晨和傍晚,可能会拍摄更多的接地气的片子,有机会再来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茶马古道起于汉唐,兴于明清,它没有丝绸之路的苍凉与空阔,却有着无边原始森林的幽深和连绵不断高山的险峻与绝壁,它有着无数的小道像大树的枝丫一样遍布在川西和云贵高原,无数的马帮铸就了茶马古道的传奇,如今,它们都随风而去,只剩下了这些零星的小镇和老街,以及老街上陈旧的房屋,那每一栋房屋都一定有着一段传奇,那木门上的每一道裂纹都一定有着一个故事,我们要留住它们,不能再让它们消失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腾龙桥在江北街的西头,这样形式的廊桥在川西非常普遍,吸引我的是桥柱上的楹联:火井飞焱烘云映日烈焰炳高天,昊天腾龙舞爪扬須激流归大海。—高义奎撰。这付楹联写的是何等有气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这座桥从另一头看也叫九龙桥,也有一付楹联,也是高义奎撰,此人应当是这里的名人,或许是这里的民俗文史专家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在去古井镇之前,我完全不知道这个地方有羌族同胞生活在这里,虽然在博物馆里看到了有关羌族的展品,但是,由于对当地不甚了解,所以,也没有做拍摄羌族的准备,从博物馆出来后走回到一个路口时,张女士指着远处的高山突然问我:“那山顶上有一个羌族村寨,你想不想上去看看”?这个信息对我来说既有点意外又令人惊喜,我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那太高太远了,比图片中的那一排房子所在的地方还要高,我担心时间不够,也没有交通工具,心里有点犹豫,我说怎么上去呢?“不要紧,我帮你找摩的,那上面值得去的,你上去就知道了”。往前只走了十几米来到了一个小超市的门前,原来,摩的司机就是超市的老板,姓谭,30块钱往返,于是就出发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上山的路都是柏油路面,也还宽,很好走,只是山路弯弯盘旋而上,不停的弯来弯去,大约40多分钟后终于到了,谭老板留下了他的电话,等我要下去时打给他,再来接我。下车后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整齐有序的黄色的房子,好像是统一规划修建的,山上好安静,几乎看不到人影,向上走了一段路才看到一位穿着羌族服装的老人的背影,于是拍下了第一张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后来在一排房子前看到了二位老人,也穿着羌族服装,非常的亮眼,于是走了过去,和她们聊了起来,和她们聊天的过程中知道了这里叫南宝山直台村,海拔1500多米,村里有许多村民都办起了民宿,夏天可以到这里来避暑,冬天可以到这里来玩雪,这里远离城市,非常安静,空气清新,视野开阔,活动范围也大,并且,羌族同胞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真是一个养老避暑的好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这位老人就是在家里办起了民宿,她热情的邀请我到她家里參观,也希望夏天到她家里来避暑,她家的门口,也就是我站立的地方建有一个宽敞的凉棚,在凉棚下养养神,喝茶观山景,那是十分惬意的,于是,我就跟着她第一次走进了羌族人的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这里的房子都带有明显的羌族风格,但它和我印像中理唐、茂县、汶川一带的羌族民居不同,这里也没有用石头垒起来的高高的塔楼,后来我才得知,直台村是汶川大地震后政府为受灾的羌族群众建立的安置区,难怪村里的房子都是那么整齐划一,这些房子都修建的非常好,环境优美,整洁安静,村民家里的装修也时尚,反映了村民们的整体生活水平不比城市的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我很想拍摄羌族人生活劳动的场景,可能是中午的缘故,四周基本上看不到人,一个人在村子里慢慢的转悠,走到一排房子前时,看到最里面有人在闲谈,于是便走了过去,主人见到我非常热情,一交谈,才知道这是一家叫做“羌山凤姐”的民宿,女主人正在专注的做着羌绣,到此时,我才算是真正的接触到了羌族的文化,怎不令人高兴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近距离观赏女主人身着的围裙上的羌绣,只见色彩鲜艳亮丽、图案精美写实、黑底上起花形成强烈的反差,大大的增强了视觉效果,让花朵和枝叶更加的鲜艳夺目,花边构图丰富,变化灵动多彩,一针一线制作精细,整体风格反映出羌族人民对生活、对劳动、对大自然的热爱,是一种朴素的原生态的民族精神。接着,男主人又带我參观了他的民宿,并且说:“欢迎到我家里来避暑,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在我这里学羌绣,所有的工具、材料、图案我给你提供,绣得好,你带走,分文不收,绣不好不满意,你留在这里”。真诚朴实的话语,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终于看到几位老人了,温暖的阳光,独特的服装,黄色的房子,这一切是那么的温馨和安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这位老人已经96岁了,面色红润精神饱满,祝愿老人家健康长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村子的中心建有一个小广场,如果在节假日,特别是羌族传统的节日时,这里一定会热闹起来,一定会看到羌族的歌舞,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再到这里来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后记—在山上的几个小时一晃就过去了,此时已是下午近两点钟,不仅感觉累了肚子也饿了,赶紧跟谭老板打电话,但是,电话总是打不通,打了一遍又一遍,手机也快没电了,心里不免着急起来,慢慢的顺着路走,走到村口恰好遇到一个中年妇女出来晾衣服,看到她以后犹豫了一下,然后走过去对她说:“您好!我的手机没电了,能不能帮我打个电话,让谭老板上来接我”?她回了一句:“打不通吗”?一边说一边看了看我,把衣服挂好后就拿出了手机,很快就查到了谭老板的号码,接着一打就通了,原来,村里的人跟谭老板都非常熟悉的,打完电话她又跟我说,你就在我这里坐一会吧,谭老板马上就上来了,此时,心里非常感激这位妇女,我就想,如果在城市里,人家还以为我是个骗子呢,我还没有来得及问她的姓名,她就忙她的去了,只记得她家也是一家民宿,就在村里最前面一排房子的位置,有机会,一定去感谢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一次旅行,一回相遇,仅以此篇纪念和感恩相遇的人,和你们相遇,是我的幸运!</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