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周邊行攝(三)福州城市的三坊七巷和閩江夜景風光

刘建军

<p class="ql-block">福州市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的福建省省會城市,有很多大家非常熟悉的旅遊景點,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来福州旅游。不过说到福州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那肯定就不得不提“三坊七巷”和閩江夜景風光了。顾名思义,“三坊七巷”就是福州的“三个坊”和“七条巷”,那这“三坊七巷”到底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会成为福州的代表景点呢?那就讓我慢慢说來:我們4月26日旅完湄洲島後乘高鐵来到了福州,住在了“三坊七巷”的附近,也就是福州市的老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也很方便。 福州“三坊七巷”從規劃資料中可看到,总占地面积大约45公顷,是从福州市南后街两旁从北至南依次排列的坊巷总称,有着特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三坊七巷”是自从晋代发轫的,于唐五代初具规模,直到明清达到鼎盛,这里的古老坊巷风貌基本得以传续至今,实在令人惊叹。“三坊七巷”中的“三坊”主要指的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等,而“七巷”指的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等。福州“三坊七巷”目前是我国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重要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有着“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以及“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福州“三坊七巷”不仅历史非常悠久,而且这里还出现了许多名人,有着特别深厚的人文积淀与文化底蕴。因此,福州“三坊七巷”又被评为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一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我游覽後感受是果然名不虚传! 据说,“三坊七巷”曾经还因为福州市的城市发展和建設差点被拆掉,幸好有很多規劃專家和社會名流的極力反對,才被較完整的保存下来,否则肯定会给大家留下非常大的遗憾。“三坊七巷”里还有许多福州老字号以及网红小店值得大家来打卡哦!相信你一定不会失望的,因為我是感覺到了!</p><p class="ql-block"> 咱們用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及從舊城更新和旅遊的态度出發,三坊七巷座落于福州市鼓楼区南后街,是从南后街两旁从北至南依次排列的坊巷总称。三坊七巷晋代初始,唐代这一街区形成,明清时期发展到鼎盛,古老坊巷风貌基本得以传续。2006年三坊七巷保护修复規劃开始,空間結構和建筑空間處理上看,三坊七巷在中轴线上的主厅堂,明显體現了高、大、宽的空間布局,与其他廊、榭等建筑形成高低错落,活泼而又具有变化的空间格局。厅堂开敞,与天井融为一体。为了使厅堂显得高大、宽敞、开放,在廊轩的处理上着力,承檐的檩木,或再加一根协助承檐的檩木,都特意采用粗大的而长的优质硬木材,并用减柱造的办法,使得厅堂前无任何障碍,这在北方建筑及其他南方建筑中,都很少见到。例如宫巷林聪彝故居之轿厅以及祠庙的戏台,均是如此处理,这是福州古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三坊七巷除了在布局结构上与众不同之外,在围墙、雕饰、门面上都很有特色。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江南建筑中,绝大多数是成90度角的直线构成的阶梯形的山墙,福州仅个别建筑有,包括福建的闽北、闽南、闽东也有存在,惟独福州三坊七巷民居的马鞍墙是曲线形的马鞍墙。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翘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雕饰在建筑装饰方面最有特色的要数对门窗扇的雕饰。普通居民梁柱多不加修饰,简洁朴实,而在门窗扇雕饰上则煞费苦心。其窗棂制作之精致,镶嵌的木雕之华美,是其他省份居民难以企及的。窗饰的类型特别丰富,有卡榫式图案漏花,有纯木雕式窗扇,也有两者相间使用。可以说是江南艺术的集大成者。在卡榫式漏花中,工匠通过精心编排,构成不同的装饰效果,有直线型、曲线型、混合型,直线型疏密有致,曲线型富有动感,混合型变化多端,且各有吉祥寓意。在木雕式窗扇中,有透雕,有浮雕,题材有飞禽走兽,人物花卉,整个窗扇雕饰有对称式有不对称式。如文儒坊尤恒盛的明代古宅,在二进厢房的门窗隔扇上,透雕了较复杂的瓶花图案,花瓶寓意住居平安。涤环板上是浅浮雕的花开富贵.这些用卡榫斗拼或木材镂空精雕而成的花窗雕饰,充分显示了福建民间工匠的高超技艺。建筑门的处理也具有特色,约有四种。一种是在前院墙正中,由石框构成的与墙同一平面的矩形师门,另一种则是两侧马鞍墙延伸作飞起的牌堵,马鞍墙夹着两面坡的屋盖形成较大的楼,像沈葆桢故居、陈承裘故居、林聪彝故居都是这种门楼。</p><p class="ql-block">在三坊中,其中衣锦坊水榭戏台最具特色。这是一个木构单层平台,四柱单开间,下建清水池塘,中隔天井,正面为阁楼。于此观看戏剧演出,水清、风清、音清,具有声学原理和美学价值,是福州市现存的水榭戏台。文儒坊是“三坊”中的第二坊,该名在宋时就已存在。在文儒坊里,有一条幽深清静的小巷,叫闽山巷,俗称“三官堂”。光禄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光禄坊原名玉尺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历史上,光禄坊内有一座法祥院,俗称“闽山保福寺”,当时曾任过光禄卿的福州郡守程师孟时常到此吟诗游览,僧人就刻了“光禄吟台”四字于石上。为了感谢僧人,他吟了一首诗:“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光禄坊的名字就从此而来的。光禄坊也是名人聚居的地方,还出过不少才女。</p><p class="ql-block">在七巷中,杨桥巷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条巷。冰心小时候在这里居住过,《我的故乡》中,亦对故居有生动的描述。杨桥巷有座“双抛桥”,是东西两水“合潮”的地方,“万里潮来一呼吸”的内河奇观,在此感受得最为真切。双抛桥边两岸相向长的一对榕树,在空中竟枝叶连理,相拥成阴,于是就有个青年男女殉爱的凄美故事,有海外作家将之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绝唱相提并论,更添了几分悲情。</p><p class="ql-block">二是郎官巷,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对联:「译著辉煌,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居」。該巷因有一小塔而後改為塔巷,小塔後移置巷口坊门之上。</p><p class="ql-block">另外還有安民巷、黄巷、宫巷、吉避巷以及南后街、水榭歌台、 刘家大院、福建省民俗博物館、林则徐、严复、冰心、林徽因古居、閩江夜景景觀等,要說的內容太多太多了,我就不一一说來,還是請朋友有時間自己親身游一下三坊七巷和乘游輪游覽閩江夜景,感受會更深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