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家在梧田,一座塘河边上的小镇。每天重复着穿梭过一座座塘河上的石桥奔向一天又一天的生活,但却对梧田老街的印象早已淡出在记忆里。最近,听说新打造的梧田老街在五一假期开放了,老街新貌,便迫不及待地去寻找记忆里的塘河人家一一梧田老街。想在繁华都市的深处,重温那老街在我们记忆里早已逝去的那一片宁静与安详。</p> <p class="ql-block"> 站在东垟路上,远处一片黑瓦灰墙,红柱木檐的建筑,掩藏在鳞鳞次栉比的高楼间,显得尤其耀眼,这便是梧田老街。信步前往,小桥流水,石板灰墙,建筑古色古香。区别于繁华的都市,仿佛又让我回到了那古朴、市井、真实的老街年代。走在光滑的石板路上,店铺林立,生意兴隆,人影憧憧,焕发着昔日老街的繁华状貌。我不因为眼前城市的繁华而动容,只孤独地去寻找老街的那份宁静与安详。轻松的迈步,细细的打量。漫步老街,就像去拜访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庄重而不敢懈怠。</p> <p class="ql-block"> 站在老街口最高楼的"魁星阁"前,我被它这高达28米的古建筑所震撼。它岿然屹立于塘河边上,在蓝天掩映下雄伟而大气。历史记载中温瑞塘河梧田段“魁星阁”阁顶飞檐出挑,温州古代考生们常来祈福高中及第。据说,明代嘉靖内阁首辅张阁老曾在梧田的魁星阁读过书。魅里阁的一楼正有一场"塘河再序"的艺术展,让参观的人们通过照片、影像,重新找回梧田老街旧时的形象和记忆。</p> <p class="ql-block"> 沿着塘河,慢慢的踱着,老街的一砖一瓦,一门一埠头显得既熟悉又陌生。老街紧依着塘河向前延伸,遵循着塘河的历史脉络,传承着梧田的千万历史文化。走累了,坐在老街的美人靠上,看老街古韵,听塘河呢喃,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塘河里划小船儿子的身影,河埠头钓白鲦的乐趣,还有找破鞋、废铁、猪骨头去老街"兑塘儿"吃的童真……又一一出现在记忆里,倍感亲切。</p> <p class="ql-block"> 抚摸着小桥的青石栏,看老街边的"庆安桥"还依旧跨在塘河上。不过光滑的石板已被铺了水泥,不再是原来的模样,旧桥新貌。只有桥身间石板缝里长满出青翠的草木,才彰显着石桥的沧桑,也证明着石桥的悠久与古朴。老街与塘河辉映,古屋错落,水绿岸清,蓝天白云,风光美胜。想起一首《早春塘河》诗曰:“芳郊惊蛰后,洞壤蛹能掀。绿水平春岸,红葩发晓园。鱼游鳞暖耀,鸟翥翮晴翻。溆径行人静,偏怜过楫喧。”这难道不是对美丽塘河水景和老街岸景最形象又生动的描绘与注释吗?</p> <p class="ql-block"> 走街串巷,老街横生出的内部空间尤为丰富。以建筑物为中心,还融水、水岸、树、岛、桥、埠头为一体,打造成一幅独具文艺风韵的画卷。街心保留的古榕枝繁叶茂,树下成为游人休憩的好去处,又是原住民唤起记忆的好地方。哪怕是一座桥,还是一条河,都大大丰富了街景,引导了客流的作用,在设计上都别具匠心。回看现在街区,古建筑的一砖一瓦、一阁一窗、一石一壁体现“原汁原味”。据介绍,老街古建山墙选用老青砖,收集来自温州民居旧址;门窗亭台由专业的木雕师傅一笔一画勾勒,灵感来自温州古建中的花鸟鱼虫、祥瑞图案……现在的梧田老街到处洋溢出古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体现出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元素完美结合的精致,使老街在其古韵中又充满了新的活力也焕发出新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一条条窄窄的小巷是老街的血脉,也是流动的音符。瞧,那其间的小巷里人影攒动,使宁静的老街充满浓郁的市井味。一颗硕大的红心,夹在两墙间,悬在小巷之上,其上的"每天都想见到你"的温馨标语,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拍照打卡。普通的小巷,成了老街的网红"爱心巷",传递着人们对爱情、友情以及亲情的美好愿望!我总觉得,老街的每一条小巷,都是梧田人的一段记忆,也是所有游客的永远回忆。因为无论你是过客还是归人,那巷中的每一块青石板,还有灰墙上的每一粒青砖,始终承载着你曾经步入的足迹,在低吟的岁月静好中,让如歌年华的美丽伴随着你走向美好生活的明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梧田老街,让我仿佛又回到从前,虽然还在打造之中,却已走进永远的记忆里。她的形象在流逝的岁月里发酵,让一种怀念越来越清晰。我想,等她打造完成,完美开放,她将让这温州的塘河风光与文化焕发出更加璀璨的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