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落实吕梁市中小学科普教育的建议

忙里偷闲

<p class="ql-block">提案内容:</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国家明确要求应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水平,并强调对科学兴趣的培养和引导要从娃娃抓起。科普教育在激发和保护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为国家培养一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中小学群体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通过对离石区及周边中小学校的调研发现,小学阶段的学校普遍都开设着科学课,但科学课大多由语文、数学老师兼代,高中的通用技术课基本是由信息、艺术等科目的老师兼代,授课方式大多停留在基本理论知识的识记上,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的培养作用不够显著。且有的学校甚至直接上成了其它课。个别中小学也开展了一些科普主题活动,比如建立科普室、科普画廊、也有机器人制作等,但设备简陋,破损严重,又长期缺乏维护。据了解,因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迫于升学压力,大部分学校、老师以及家长不愿意在科普教育方面花费过多的时间,对开展科普教育有抵触情绪。</p><p class="ql-block">为此建议:</p><p class="ql-block"> 1、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要加强科普教育方面的宣传,以提高中小学校长、老师及家长基础教育阶段科普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应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并将中小学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纳入一年一度的学校教育督导之中,以引起重视。</p><p class="ql-block"> 2、关于科普教育师资及资源短缺问题。短期内,可以通过与科协、科技局等相关单位合作,邀请专家或科研人员走进校园定期开展科普知识讲座、举办科普知识竞赛、引导本校老师带领学生建立兴趣小组;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观气象站、博物馆、科技馆以及吕梁学院,亲身体验,并听取专家老师现场讲解;在校内招募科普爱好的志愿者参与科普工作。从长期来说,建议各级师范类院校开设科普教育专业,为中小学学校培养输送专业性的科普教育人才;学校要高度重视科普活动场馆的建设,并配备相应的科普教育设备。</p><p class="ql-block"> 3、要加大科普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经费要做到专款专用,场馆设备要有专人维护,确保正常运行。同时学校要经常派相关科普教师外出参加多层次的科普培训活动,以尽快培养出合格的科普骨干教师。</p>

科普

教育

中小学

学校

培养

老师

科普知识

开展

科学课

兼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