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80年代,农村基础教育极为落后,为改变局面,国家开始建立中等师范学校,属中专,不过中师生是中专中最难考的。<br> 有多难考?七门功课,700分的总分,录取线670分左右,平均每门功课要95分以上。而同时期的重点高中示范校,录取线也只要600分左右。<br> 可卑微的农村人就看中了这个,因为初中毕业上中师,三年之后国家分配工作,比起读高中、大学,投入少,见效快,而且读高中还不一定能考上大学,风险小。农村人太期待这个了。<br> 于是一群群的初中生拼尽全力,只为考上中师。当考中的消息传来,十里八乡都会投来羡慕的目光。家里烹羊宰牛,大摆宴席,比现在考上大学风光多了。考不上中师的同学才悄无声息地收拾行装或南下打工,条件稍好的拾掇拾掇去高中再拼一次。 能进中师大门的,都是当时的天之骄子,平均95分一门的功课,没点学习天赋是达不到这个分数的。<br> 这样的人到了中师,学习中师的课程就很简单了。教育学、心理学、阅读与写作、数学、物理、化学等正规的课程没几个人认真学,反正基本功在那里,随便一学也能过关。绘画、体育、舞蹈、音乐等无所不学。画室学画、琴房练琴、舞室跳舞、板书练习、体育训练等,他们的花样特别多。<br> 总之,中小学要教什么,全部都学,当然所有科目都点到为止,反正中小学的课程深度摆在那,学得太深是不必要的。门门通却样样瘟,说的就是这群中师生。<br> 和中师生聊天是极有意思的,你会发现他无所不知。哪怕这个老师教某个科目二三十年了,你一提起其余的美术音乐体育等他都略懂,能插上话。当然,真的只是略懂,你稍一深入就发现他真的只懂点皮毛。<br> 这群人在中师学到的只是皮毛,可这些人为了成就两把刷子,总喜欢在某个方面钻研深入,俗称一专多能。<br> 我有个同学,上了几节课,突然就爱上了诗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后来在诗刊上还发过作品。<br> 还有个同学,喜欢画画,逮着谁就让谁当模特,中师毕业,一不小心就考进美院去了。<br> 类似这样的人太多了,真的都有两把刷子。<br> 总之,这群人是学历很低、天分很高、智商很高、成绩最优秀的。国家选择这群人进行三年的训练,却只为让这些人热爱中小学教育,去当这个社会的脚板皮。 这群人如果投入到其他行业,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呢?<br> 他们已经不可能走上科研的道路了,毕竟黄金三年学得那么肤浅。于是,一些中师生或走关系或参考,成了政府机关人员。这些中师生走上讲台,又从教师岗位走入机关岗位的,肯定又是优中之优,不说平步青云,大多混得还比较好。记得开学第一次大集会,我们的校长给我们介绍中师生的远大前程,列举了很多大人物的名字,可惜我当时没怎么听讲,只隐约记得什么科长、处长、教授之类的。<br> 中师生走向别的行业的,毕竟只是凤毛麒角,大家在毕业后只能怀揣着梦想,走向小学初中的讲台。<br> 当这群人从教几年或十几年之后,他们忽然发现,这个社会发生了那么大的改变。当初的中师生忽然就不吃香了。各种提拔、任用的首选条件是学历要求。<br> 他们只好又拾起曾放下的书本,开始自考,拿下一个又一个的文凭证书。当然,这对于他们来说,不难。甚至可以说,他们拿下这些文凭,实实在在的知识量比全日制的大学生还要多;毕竟,很多全日制大学生考前是有人划重点的,而他们只能死啃书本。可同样的本科文凭,偏偏社会认为这群人的文凭含金量比全日制文凭低多了。 他们是国家分配工作的,按照从哪儿来回哪儿去的总体原则,除个别幸运儿之外,他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或在小学、或在初中,开始长达几十年的教书匠生涯。<br> 他们都受过三年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是学识水平的,更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教育,还有“扎根教育事业”的洗礼。<br> 他们本身素质还可以,加上这三年的洗礼,让他们很轻松就适应了中小学教育的舞台。<br> 他们学过心理学、教育学,他们学过绘画、音乐、舞蹈、体育,他们平时的训练有说课、片断教学,他们每周要进行演讲、文娱活动,轮流担任过各种活动的主持人或组织者,他们的实习期大多在半年以上。总之一句话,他们学习的三年,一切都是为中小学教育而存在。<br> 他们回到家乡的教育舞台,校长问他们你能教什么科目时,他们一般都会若无其事地回答,安排我教什么我就教什么。<br> 三年磨一剑。<br> 他们开始站上讲台,面对的是比仅比他们小那么几岁的学生。他们备课、他们授课、他们批阅,他们组织春游秋游踏青,他们走遍山乡进行家访,他们的教学成绩一般都很优秀。<br> 无论学校什么工作,交给这群中师生,他们都能胜任,能顺利地完成。<br> 他们很快成了学校的骨干,因其素质较为全面,他们在学校里面慢慢地成了中坚力量,直至学校领导。<br>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新世纪初,最缺乏农村教育人才的时代,他们就是农村教育的顶梁柱,他们支撑起了农村教育,扛起了大旗。 当时代的灰尘飘落砸在农村教育上,农村教育不可抵制地走上了下坡路。城市需要借教育平台推进经济建设,教育借化解大班额新建学校,后来大量的城市中小学除了容纳城市的师生,还可以容纳一小半的农村师生。城市需要大批优秀教师,这批中师生踏上了末班车。他们与那些大学生一起参加选调考试,居然在选拔中占了优势。于是大批大批的中师生在农村工作多年后,终于挤进了城市,从农村教育的脚板皮变成了城市基层教育的基石。<br> 多年后,当大批的优秀教师从农村流失,农村教育忽然又有了巨大的师资缺口。国家一声令下,无数的人踏上了特岗教师的小径。<br> 还留在农村的中师生看着一批又一批的特岗教师走上小学教育的讲台时,他们只能叹气。这些人虽然学历比他们高,可学的是什么?英语、音乐学、舞蹈学、人文教育、文化产业管理还好,多少沾点边,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财务管理就有点不靠谱的感觉,甚至市场营销、煤炭采掘专业的也来了。教学内容他们当然没问题,可他们接受过多少为适应小学教育而开设的课程培训呢?他们这些人要多久才能完全扛起中小学教育的大旗?<br> 可在农村教育的新生代目光中,略带鄙夷:在我全日制大学生面前,你只是个中师生。新生代不知道,这些当年的中师生,如果改到今天参加高考,十有八九是妥妥的985、211。<br> 在教室里,有学生会问,老师,你什么学历?他们嗫嚅着,不知道该如何向学生解释自己只是个中师生。虽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可一世的中师生。 他们找不到回校的路。<br> 从1983年开始,到1999年,近二十年的时间,全国培养了四百万的中师生。在上个世纪的最后一年,中师停止招生了,当地的中师学校要么转型,要么与大专院校合并,总之,这个世界再无中师学校。<br> 当我在百度上寻找我读过的中师时,我只能找到一个合并后的大学;当我偶然去那所中师学校时,却再也找不到当时的印痕。<br> 于是,他们只好挥一挥手,将中师藏于心底。偶尔在各种履历表第一学历上填写一个“某某师范学校”,专业“普师班”。<br> 也许在不经意中,他们会得知他们曾经的初中同学,某个当初成绩远远不如他的同学,失意地进入高中,然后考上大学,然后在某高校任教或某大城市机关任职。<br> 他们只能默默地叹口气,继续在农村教育的土地耕耘,心里说,如果我上高中,也许比他考得还好,也许我今天的生活是另一种样子。很阿Q。 他们再也回不去了。<br> 翻开教师花名册,全镇在职的360多名教师,还留在农村任教的仅45名中师生。他们最年轻的也40岁了,更多的是年近退休。<br> 他们坚守在农村教育的贫瘠土地上,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中小学生。年华逝去,留给他们的只剩斑白华发、沧桑容颜。<br> 他们为农村教育付出了一辈子,没有享受过灯红酒绿的生活,只有微薄的工资。他们爱教育,却只学过最简单的心理学教育学,高深的理论他们是不懂的,坚守在农村也不可能接受前沿的教育理论,他们没有成为教育家,只是普通的教书匠。<br> 他们逐渐成为农村教育的基层管理者。他们笑呵呵地看着农村教育兴盛、强大,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农村教育衰落、下滑却无力挽住时代的车轮。<br> 农村教育的新生代爱教育,更爱生活,更爱繁华的都市。他们在等着自己的服务期快满。服务期满了,他们也成长为合格的教师了。新生代向农村挥挥手,不留下一片云彩,去追逐繁华的都市梦想了。<br> 中师生们只能迎接新一批特岗教师的到来。新来的教师在成长之后又会踏上新的征程,反反复复的循环之后,师资流失、生源流失,留给农村教育的只能是无奈和痛心。<br> 当为之奋斗一辈子的农村教育,从弱小到强大兴盛,今天又悄无声息地滑落,中师生们该做何感想。 有人说,中师生,是教育的大幸与个人的不幸。<br> 在农村教育最难的时代,这群本可以拥有更好前程的人选择了中师,撑起了农村教育的天,为新时代的到来铸基。<br> 时代变迁,中师生逐渐老去退休,他们找不到当初的母校,没有了归路;他们为之奋斗的事业在衰落,看不到希望,坚守的信仰在崩塌。沧桑的容颜没了当初的意气风发,如一株扎根破岩的老树,在长久的干旱中,飘转下一片片的黄叶,在风中孤零地矗立,朝向天空的枝丫,想要托住太阳却在太阳的烘烤下逐渐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