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月已至,人员流动与聚集将会明显增多,要继续重视新冠病毒感染预防,同时要做好季节性流感、诺如病毒肠炎、食物中毒、蜱传播疾病、手足口病的预防。</p> <p class="ql-block">新冠病毒感染</p><p class="ql-block">目前全球流行的新冠病毒以奥密克戎XBB系列变异株为主。我国疫情处于低水平传播阶段,主要优势流行毒株为我国前期BF.7和BA.5.2的进化分支,同时也有XBB等境外流行变异株输入导致的本土传播。随着时间推移,既往感染者重复感染XBB等容易逃逸免疫变异株的风险逐渐上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主要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现阶段部分人群仍需接种疫苗,进一步强化自身免疫能力,补齐免疫水平差距,降低未来可能出现的重症和死亡风险。</p><p class="ql-block">需要根据自身状况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合理佩戴口罩。</p><p class="ql-block">旅行归来,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减少与他人接触,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就医,就医时建议佩戴N95口罩。</p> <p class="ql-block">季节性流感</p><p class="ql-block">近期我国大部分省份流感疫情已呈下降趋势,但南方部分省份疫情仍然较多,以甲型 H1N1 为主,与甲型 H3N2 亚型共同流行。全球流感活动自2022年底达到峰值后逐步下降,目前各型别共同流行,总体处于较低水平。</p><p class="ql-block">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主要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提高个人健康素养,加强个人日常防护。有发热、咽痛和咳嗽等症状时佩戴口罩,减少与他人接触。流感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如老人和儿童)容易引发重症流感,在症状出现的48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物,能有效缓解疾病症状、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出境时可适当准备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磷酸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等药物备用。</p> <p class="ql-block">食物中毒</p><p class="ql-block">5-10月为我国食物中毒高发月份。节假日期间聚餐和在外就餐机会增加,食物中毒风险也相应增加。我国内地以微生物所致食物中毒最为多见,野生菌、野生植物等其他中毒也时有发生。食物中毒通常进餐后短时间内急性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主要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保持清洁,饭前便后、处理生、熟食物及其包装前后、接触宠物、处理垃圾之后要勤洗手;</p><p class="ql-block">餐具和厨具要用流动安全的水冲洗、晾干,并经常蒸煮消毒,厨房环境要清洁。生熟食物要分开,加工食物的厨具、容器要生熟分开。</p><p class="ql-block">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室温下熟食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不能及时吃的食物要冷藏或冷冻存放,烹调好的食物在食用前要保持在60℃以上。</p><p class="ql-block">旅行期间和外出就餐应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餐厅,保持良好就餐方式,尽量采用分餐,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及野生植物。</p> <p class="ql-block">蜱传疾病</p><p class="ql-block">蜱是多种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常通过叮咬将病原体传播给人。我国大部分地区4-9月为蜱活跃期,人被蜱叮咬的机会显著增加。</p><p class="ql-block">蜱生活在草丛、灌木丛或树木繁茂的地区以及动物体表,人在户外遛狗、露营、园艺、采茶、耕种或打猎可能会与蜱密切接触,在院子或社区里也会接触蜱。</p><p class="ql-block">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吸饱血后虫体膨胀如黄豆大小。蜱叮咬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较轻微;但蜱传播的一些传染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疆出血热等病死风险较高。经蜱传播的疾病早期常有类似症状,发热、发冷是最常见症状,其次是瘙痒、头痛、乏力和肌肉酸痛,有的会出现关节疼痛、皮疹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主要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野外活动时做好个人防护,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里,穿浅色衣服可让附着在身上的蜱无所遁形,不要穿凉鞋,不要在草地、树木上晾晒衣物,进入室内前认真检查,防止通过衣物和宠物把蜱带回家。</p><p class="ql-block">一旦发现有蜱附着在皮肤上,应尽快清除蜱,可用酒精喷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干净的细尖头镊子取出蜱,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必要时,及时向医务人员咨询。</p> <p class="ql-block">手足口病</p><p class="ql-block">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儿童常见传染病,每年自3月下旬始,手足口病疫情将逐渐上升,4-6月份进入春夏季高发季节。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预后良好,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多数患儿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主要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保持良好的手卫生。避免接触患病儿童,防止交叉感染。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对日常接触频繁的物品表面(台面、门把手)、孩子的玩具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手足口病疫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也会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鼓励儿童完成全程接种。</p> <p class="ql-block">家长不要带孩子到环境密闭的场所,减少与传染病源接触的机会。多喝水,多吃新鲜瓜果蔬菜,培养勤洗手的好习惯,可适当去空气流通的公园等地方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添衣物,避免着凉和穿着过多生病。</p> <p class="ql-block"> 广州市天河区月亮湾幼儿园</p><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5日</p><p class="ql-block">招生对象</p><p class="ql-block">1、 2一6岁的适龄儿童</p><p class="ql-block">2、报名地址:月亮湾幼儿园</p><p class="ql-block">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迎龙路临编668号(龙洞派出所斜对面)</p><p class="ql-block">3、报名所需资料:</p><p class="ql-block">儿童保健手册、体检本、幼儿户口本复印件、父母双方身份证复印件、幼儿小一寸近照2张。</p><p class="ql-block">4、预约招生报名电话:020---89281786、13352852659蔡园长</p><p class="ql-block">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迎龙路209号(龙洞派出所斜对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