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疫情放开后,国内马拉松和越野赛纷至沓来。2021年首次百公里完赛后,挑战百英里越野早已是我志在必得的目标。对于一个没啥参赛经验的越野新手来说,我对各个越野赛事的赛道、补给、服务等没有研究,选择离南宁2500公里的烟台朱雀168只有两个原因,一是探望背井离乡在青岛工作的青跑老群主小宝,二是比赛时间正好是五一假期,不用请假。说干就干,咱们4个人赶着早鸟价报了名,选了连号。可惜赛前两周冰姐由于工作原因没法参赛,最终成行的就是咱们三人。 A1985 丸丸;A1986 昆仑哥;A1988 小宝<br><br> 小宝和昆仑哥都是跑步7年多的老司机,而我是跑龄不到三年的越野新手,不过我认为自己还是有一定路跑基础的,整体而言我们三人实力应该差不太多。这回他们陪我挑战百英里,我自然是十分放心的,带上腿就行,剩下的交给他们。 越野和马拉松大不一样。马拉松考验的是速度和耐力的结合,追求成绩,需要系统的训练;而越野赛道地形、路况复杂,更强调超长时间运动的抗疲劳、抗折腾,更考验综合能力。<br>如果说马拉松让跑者不断超越自己,那么越野就是让我们不断地丰富自己,认识自己。从赛前训练到临行前打包准备东西,从分析比赛线路到做比赛计划,然后再到比赛中去验证自己先前的想法,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需要选择退出。 赛前跑了两场全马(3.19重庆和3.26桂林),之前的训练完全是按照备战马拉松来进行的,绝大部分是有氧跑。4月份开始逐渐加入了一些爬坡、简单的力量训练,跑了一趟天雹红房子,然而整个4月出差多、应酬多、假期多,训练有点摸鱼,整体状态也是一般般。 偶尔的跑坡 每周1-2次力量训练,核心和臀腿为主 天雹红房子折返 我们赛前认真研究赛道图,并结合路书对各个爬升路段、平缓道路、CP点区间的所需时间都制订了计划,做足了所有功课。 根据赛道详情制定的40小时完赛计划 细心的昆仑哥列出的物品清单 行程安排、机票、酒店也按计划准备就绪,只差出发。然而,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在我们出发青岛的前一晚,组委会发布通知,由于政府相关部门防火要求,需要封山禁火,整个活动不允许跨区,赛道只能在莱山区规划,最终组委会对所有组别赛道进行了调整,168公里组的赛道从原来的一只凤凰变成了绕朱雀山森林公园跑三圈!原本累计爬升7200米降为5740米! 红色是原本的路线,蓝色是调整后的路线 我心里一万个草泥马,敢情我们从2500公里外的南宁飞去烟台竟然是跑个绕圈赛!小宝和昆仑哥倒是挺淡定,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希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不,赛前组委会又发了公告,因为临时进行的重大调整,组委会自己承担了所有损失,大气的宣布这次比赛所有参赛选手均可无条件申请退费,免费参加,并且享受正常的赛事服务。这简直太意外了! 4月29日,我和昆仑哥坐上飞青岛的航班,下午准时抵达青岛。在青岛只待半天,逛逛吃吃喝喝,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栈桥的人是真的多,奥帆中心的风是真的大,青岛原浆是真的香! 栈桥 奥帆中心 青岛痛风套餐 国际惯例晒个赛前定妆照。我们统一了服装,起跑时穿江南战队服、第一个换装点穿朱雀参赛服、冲线时穿青跑群服。烟台早晚温差有20度,而且风很大,我带了保暖的长袖和冲锋衣,备了10支能量胶、3袋盐丸,一些扛饿的食物,一双越野鞋和一双路跑鞋,觉得绰绰有余了。 赛前定妆照 30日早上,我们三人踏上青岛往烟台的高铁,下车后直奔落基集团领物。每个人根据流程确认身份、检查强装后领到了参赛装备,参赛包和参赛服还是挺好看的。 出发烟台 领物 赛前最后一顿必须吃好吃饱 吃饱后在落基集团健身房换好装备,分拣好换装点物品,简单休整了一下,就打车前往起跑点。 换装、整理装备 存好包正好在旁边逮着亚洲越野一哥赵家驹,赶紧跟大佬合个影。我们开玩笑逗他说,家驹一会儿放松跑,随便套我们两圈就好了哦! 鸣枪起跑 18:00整,起跑汽笛响起,我们跟着人群踏上了百英里越野的征途。因为赛道临时改变,我们之前的赛道计划已经完全没派上用场,只能凭感觉跑了。既然是绕三圈,咱们第一圈先基本把赛道摸清楚,后面也就有底了。 出发后的道路相当于路跑,毫无难度。我知道这是一场持久战,不能一开始就把力气消耗在无难度的赛道上,但还是难免控制住内心的激动与兴奋。起点到CP1巫山庄,距离15.8KM,272m的爬升,还是很轻松的。我们平均6配速跑到CP1,用时1小时50分。差不多晚上8点了,肚子很饿,补给点的食物倒是很丰富,我们吃了方便面、水果、面包,补充了水,继续上路。我心想,这168公里不会都是这种赛道吧,敢情168越野变成了168超马?是不是第二圈就可以换上路跑鞋起飞了? <p class="ql-block">长夜漫漫,168的征途才刚刚开始。太阳一落山,烟台就开始降温。然而因为刚开始的兴奋,我们并没有觉得冷,从CP1出来,下一段距离11.5KM,爬升609米,有一定的难度。带上头灯,我和小宝交替的跑在前面,昆仑哥在后面,一段缓上缓下的机耕路结束后,我们开始进山了。天黑爬山的好处是,你尽管往上爬,不用管这座山有多高,反正也看不到顶,干就完了,可是也没法欣赏赛道的风景了。也无所谓,爬完这圈还得刷两圈呢,还怕没机会看风景嘛。晚上刮起了风,吹得人瑟瑟发抖,我们穿上冲锋衣,走在悬崖边上,不用登山杖支着还真的站不稳。晚上10点半左右,我们到了CP2金清水库,用时2小时44分。爬山快不快不重要,在每个CP点吃好喝好可是咱们两位大群主优良传统。我们不紧不慢的喝着小米粥、吃着山东大包子,再吃上餐后水果,吃饱喝足后继续向CP3前进。</p> CP2打卡 下一段距离12.4km,爬升716米,从数据上来看是爬升最高的一段。我们走走跑跑,不久后就进入朱雀山森林公园,眼前是景区的石头台阶路,乌漆嘛黑的,也不懂这台阶到底有多长。我跟着小宝的节奏爬着台阶,过了没多久,我才发现后面听不到脚步声,回头一看,连昆仑哥头灯的光线都看不到,我示意小宝先走,然后放慢了速度等着昆仑哥赶上来。我时不时回头看看他跟上了没,但是我的头灯会晃得后面队友的眼睛难受,所以只能听着脚步声来判断,保持我们的距离在50米以内。下台阶是我的弱项,加上晚上视野不好怕踩空,也没有跑起来。这一段路途是台阶路和山头不断交替,不是急上就是急下,已经到了深夜,气温更低,风也更大了,路过一个风电场,黑暗中听着风机呼呼的声音,终于爬完无止尽的台阶。36km时,小宝一个走神不小心崴到了脚,赶紧停下来喷药处理,好在没有大碍。凌晨1点半,我们来到CP3打卡点,此时已经完成了近40km。这一段大家体力消耗不少,又冷又饿,进补给站吃上了暖暖的小米粥和方便面,休整了20分钟。 CP3补给点 人手一碗泡面吃起来 <p class="ql-block">CP3到CP4有10.5公里,爬升273米,下降353米,难度系数一颗星。经过刚才的休整,小宝和昆仑哥感觉充满了电,但我却开始犯困了。我喝了一杯咖啡、一瓶红牛,好像有点提神的作用,我们上坡就走,下坡小跑,这一段感觉过得特别快。半夜3点半抵达CP4车家庄,我们已经跑了50公里了。不知道是前面下坡的时候太快,还是这种跑跑停停的节奏不适合我,<b>在CP4吃完补给从座位站起来的那一瞬间,我右腿膝盖咔哒一声,竟然有点疼。</b>我没有在意,没有喷药,也没和他们说起,大家一起离开了CP4。</p> CP4到CP5,9公里,爬升157米,毫无难度平路,大家本应该跑起来的,好像我的膝盖真的出了点问题,只要腿一折叠就疼,下台阶更是一阵阵刺痛!我们三人保持着快走,到了4点多,已经快天亮了,这时我已经困得不行,咖啡红牛一点用都没有了,一边走路一边打瞌睡,小宝在路上捡了树枝像赶牛一样鞭策我往前走。就是这种迷迷糊糊、半梦半醒的状态走到了CP5周格庄,看到一个绿色帐篷,我马上冲进去钻进睡袋倒头就睡。看了下时间,差不多6点,调了闹钟,睡30分钟,我们6:30得准时离站。 天快亮的时候,闭着眼睛都能走路 <p class="ql-block">我平时睡眠不好,但这半小时是睡得真香,闹钟一响,瞬间觉得我又行了。简单吃了点东西,继续出发。从CP5到CP6,也是几乎没有爬升的9.2公里,路过一段人工湖,风景非常不错,加上刚睡醒心情好,我甚至忘记了膝盖的疼,三人一边看风景一路跑跑走走的来到了CP6,也就是第一圈的CP1巫山庄。这时已经完整地完成了第一圈,用时12小时24分钟,累计距离68公里。</p> 第二次抵达CP1,完成68km CP1(也就是CP6)巫山庄是个换装点,我们取到了换装包,换好干净的衣服和袜子。我拿出事先存在换装包的一个袋子,“昆仑哥,帮我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一下!”“生日快乐!”嘿嘿,五一正好是咱们大群主昆仑哥的生日,一个简简单单的小惊喜。 祝昆仑哥生日快乐 在换装点吃饱喝足加上玩了半天,这时168组的男子第一进站了,我们竟然就这样被男一套圈了!看了下时间,我们已经在这里停留了差不多40分钟,得赶紧出站了。<br><br>第一圈结束,我们对赛道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b>需要经过5个CP点,每段的距离在9-12公里左右,前面2段大的爬升,中间一段小爬升,和最后2段平路。</b>接下来无非就是重复的再跑两圈。 <p class="ql-block">说着是挺简单,但我清楚地知道后面两圈我们面临的是逐渐消耗的体力、烈日的暴晒、夜晚的低温、午夜的犯困,就像马拉松的前5公里和后5公里一样,后面两圈的难度与第一圈相比可能是指数型增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方的山大部分都是低矮的灌丛和稀疏的树木,几乎没有树荫,太阳一出来,就是360度无死角的暴晒。光秃秃的石山草甸,风景倒是不错,白天的风都很大,吹得人都站不稳。这第二轮CP1到CP2的大爬升,我的膝盖更疼了,上坡还能走,下坡时后脚膝盖完全不敢用力,一弯膝盖就是剧痛。还剩下100公里,我竟然没有信心完成,于是有了退赛的念头。不是因为担心不能完赛,而是担心接下来的100公里会对我的膝盖造成不可逆损伤。跑步对我太重要了,如果因为一次比赛让我以后再也不能跑步,那我可能会后悔一辈子。退赛这个念头真的是毒药,一旦萌生了就不想努力了。可是两位队友坚决不同意,在他们的字典里就没有退赛二字。脑袋里有两个我,一个说要退赛,另一个说要坚持,它们进行了无数次的思想斗争。中午12点,在29度的烈日和高温下,小宝的脸、耳朵被晒得通红,平时话痨般的昆仑哥更是被晒得一路没和我说一句话,他们用水淋湿了魔术头巾和冰袖降温,大家的速度都慢了下来。我们顶着来到了第2圈CP2打卡点,累计跑了80公里,看到有人呕吐、抽筋,从志愿者那得知,不少人退赛了。</p> <p class="ql-block">绝美山脊线</p> <p class="ql-block">360度无死角暴晒</p> 跑完80km,很多人中暑、呕吐 这天气对我影响倒是不大,毕竟当时35度的丹霞山百公里都过来了。我不怕冷,也不怕热,但是怕痛,下坡的每一步膝盖都是刺骨的痛!CP2到CP3无穷无尽的台阶路是我讨厌也是最恐惧的,我知道只要我克服了这一段,就等于拿下了第二圈。那就忍着剧痛干!爬到一半才发现第二圈的台阶路,赛道稍有调整,竟然又增加了一座山头的台阶。昆仑哥和小宝下台阶都很快,他们都是跑下去的,而我却甚至没法完成两只脚交替走下楼梯的动作,拖着右腿一步步的往下挪。膝盖的疼痛还在加剧,脑袋里那个退赛的我已经快要战胜坚持的我了。下午两点,昆仑哥看到赛事群里发了消息,说是天气原因,中暑和退赛的选手太多,组委会接受降组,也就是168km的可以改为100km,选手成绩不参与排名。 <p class="ql-block">风电场</p> <p class="ql-block">看不到头的台阶</p> <p class="ql-block">终于下完其中一段台阶路</p> <p class="ql-block">一瘸一拐的扶着围栏挪下台阶</p> <p class="ql-block">艰难的拖着一瘸一拐的残腿爬完台阶到达CP3(CP9)打卡点,时间已经快到下午4点。看了下手表,92公里,再跑到下个CP点就满100km了。改组算不算是体面的退赛?我觉得应该能熬过这不到300米爬升的10公里,在补给点喝了碗羊汤、吃了包子和苹果,给膝盖喷药后,继续往前。补给点的这碗羊汤弄得我各种反胃想吐,但是又吐不出来,干呕了两下,喝了一瓶藿香,好像缓解了一些。我开始了第二轮的犯困,感觉学会了闭着眼睛走路和睁着眼睛睡觉。这一段我们完全走路,傍晚6点40打卡CP4(CP10),累计距离102.5公里。</p><p class="ql-block">如果在此改组,我就可以坐车回到起点,回酒店舒舒服服的躺平了。是改组还是往前,我在补给点一边吃着泡面一边思想斗争。其实这时候我的体力和肌肉是没有问题的,就是膝盖的剧痛和眼困需要克服,这应该是我人生唯一一次百英里越野,意志力不能倒在体力之前啊。只要再跑过的两段平路,18公里后,我们就完成第二圈,回到巫山庄换装点。穿上冲锋衣,离开补给站,我丢掉退赛和改组的念头,一边快走一边测算,我们预计晚上10点半可以到达换装点,这样的话第二圈用时14小时,比第一圈多花了1.5小时。即使第三圈我们再慢一点,花16小时,三圈加起来42.5小时,时间是足够完赛的。</p> <p class="ql-block">太阳下山后,温度很快的降了下来,看到昆仑哥和小宝的状态明显比中午下午好多了,我也咬紧牙关克服着膝盖剧痛,跟大家一起小跑起来。我们之前在补给点停留了太多时间,之后可得快进快出。晚上10:28,我们按照预测的时间抵达换装点。按照计划,我们将在这里换装和睡一小时。钻进睡袋30秒后就听到了昆仑哥的呼噜声,过一会小宝也睡着了,我也很困,但是帐篷外呼啸的风声、人们交谈的声音让我一直都没睡着。他们睡了40分钟,我躺着休息了40分钟,起来后外面非常冷,大概只有8、9度,我们简单吃了点热食,11:55离开换装点。</p> 降低期望值,安全第一,步步为营。换装点的休息是为了攻克第三圈的两段大爬升。半夜的风越来越大,气温也越来越低,这样的天气下,第三圈的难度又增大了不少。这时候我们只想着往前,再也没想过放弃。正当我们准备进山的时候,小宝接到组委会电话,因为山上的风实在太大了,组委员临时调整了赛道,我们不进山了,就沿着防火道走,工作人员在进山的入口拉起了警戒线,调整后的路线也布的新的路标。也就是说,第三圈最难的两段我们不用再爬山和怕台阶,走的全是大路,距离差不多,但是爬升和难度降低了。这真是个好消息,这段路有不少的悬崖峭壁和碎石路,风大的时候人都站不稳,半夜顶风走这段路真的太危险了! 虽说爬升降低了,路况也比较好,但走的也还是上坡下坡的路,距离也还摆在那。经过30多个小时的连续作战,身体疲劳度不断累积,半夜的困意更是让人睁不开眼睛。小宝仍然走在前面,一句话不说,感觉状态不太好。我在换装点竟然大意到忘了更换新的头灯,凌晨2点时头灯没电了,只能靠着昆仑哥的头灯照亮前面的路。小宝实在困得不行,避开风口在路边找了个地方,铺上保温毯倒头就睡,我和昆仑哥坐在旁边守着。剩下的几十公里就是在熬,反复地熬,不停地熬。小宝熬的是脚底的水泡,我熬的是膝盖痛,昆仑哥熬的是眼困。 打卡完最后一个补给点,离终点只有5公里了,我们有说有笑的想着冲线文案,还进行冲线彩排,仿佛忘记了前面160公里的疲惫。拱门越来越近,我们三人手牵着手,迈着整齐的步伐,一起冲过终点线,高举终点横幅的那一刻,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折磨,所有的一切,都结束了。 三人一起冲线 <p class="ql-block">一条腿晒出三个颜色</p> <p class="ql-block">168公里成绩单</p> <p class="ql-block">百公里、百英里甚至更长距离的越野跑,光看名字就知道这个过程注定是异常艰苦的。我认为我有良好的路跑基础,月跑量200+以上,完成过全程马拉松和百公里越野,具备了挑战百英里越野跑的能力。然而,万万没想到我竟然是三个人中唯一一个想过退赛的,归根到底,还是经验不足、意志不坚定、心理不够强大。在面临疼痛、疲惫、寒冷等挑战的时候,自己还是想到了退缩,忍耐痛苦、攻坚克难的勇气和信心不足。特别特别感谢一路陪伴的昆仑哥和小宝,如果没有你们,也许我早就放弃了。</p> <p class="ql-block">从来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功,人的一生总要有一些目标,值得我们一次次的从失败中不断的爬起来,继续向前,全力以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热爱,可迎万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