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柳林村

乡间小草

<p class="ql-block">柳林,一个因适生柳树,柳树茂密,遮蔽成荫而得名的地方。这儿,山青水秀,柳树成荫。</p><p class="ql-block">柳林村位于铜川市耀州区北部山区32公里处,村东是渭北高原的边缘,村西依偎乔山山脉的尾部,村南九里坡东西横屏,柳林就位于这囊形的谷地中。</p><p class="ql-block">这里,四面青山环绕,绣房河和沮水河潺潺流经村域相融,耀瑶公路穿境而过,和柳照公路相交于庙咀组。是庙湾镇的南大门。柳林村村域面积32平方公里,现辖10个村民小组,有村民469户,1469人,有建档立卡脱贫户108户,329人。有耕地面积3800亩,村民以种植玉米、小麦和油菜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核桃、花椒和中药材黄芩、柴胡、苍术和黄精。主要经济来源除种地外主要还是靠务工。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柳林村的地理位置是关辅之噤喉,锁钥之地,兵家必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柳林曾经是国民党统治区(白区)和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红区)的边界线。当年的柳林街,繁华似锦,商铺一街两行,商贾云集。为了冲破国民党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当时的中央社会部、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关中分区保安处和陕西省委在柳林镇建立了各种秘密据点,以不同身份和形式秘密开展工作。其中著名的联合客栈,就是中共地下党的秘密交通站。他们都是客栈的商人,收着山货、土特产、煤炭,换取白区客商用马匹驮运来的布品、棉花、煤油、洋火等日杂用品。由于柳林地域特殊、机构繁杂、经济繁荣,被人们称誉为边区“小上海”!柳林是1947年彻底解放的,1950年设柳林管区,1952年开始成立初级社,1956年转高级社,经1958年的“大跃进”后成立柳林人民公社,社址在现蔡河村的田家咀。那年月,叫陕西省渭南市耀县柳林人民公社柳林大队,下辖十三个生产队,农民都称生产队社员,各队有队长,、会计、出纳和保管员。所有物资,国家统一经营,统一分配。社员劳动报酬实行按劳分配。就是实行工份制。每一个劳动力,经社员会统一评议,给他定出工份,劳动一天后,每晚记工员则根据当天出工情况,给他记下工份,到年底核算,按工日值、决算结果给每位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1958年,柳林大队党员韩志俊被评为全国劳模,去北京参加表彰会议,非常幸福地受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接见。1980年柳林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柳林公社更名为柳林乡政府。1981年土地全部下放到户。1985年,乡镇分设,柳林乡分为庙湾镇和柳林镇。庙湾镇镇址在陈家山。柳林镇迁回柳林街。改革开放后,政策放宽,柳林街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三、六、九逢集,车水马龙,商铺又现,商贩结集,柳林经济空前活跃。2012年乡镇改革,柳林镇撤销,柳林村划归照金镇管辖,驻柳机关相继撤离,虽然柳林街仍是三六九逢集,却没有了往日的客流和热闹。2016年,柳林村又划归庙湾镇管辖,2018年柳林村和东石坡村合并为现在的柳林村。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精准扶贫政策的相继贯彻落实,如今的柳林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山青水碧,空气清新。2015年,柳林村108户,339人被精准识别纳入贫困户,2018年84户贫困户享受移民搬迁政策,60户搬迁到东石坡搬迁点、14户搬迁到边村安置点,10户搬迁到耀州区,他们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还有了养老、合疗保障,孩子们上学还有助学金补助;柳林村2018年建成边村占56亩、96个大棚的香菇基地,2019年在河东建起了占地200平方米的山桃核社区工厂,2020年占地67亩的碧桂园苗木基地落地庙咀组,使村民们搬的出,有房住,养老、医疗、教育有保障,更有钱花!柳林村全村人都吃上了干净、放心的自来水;用上了安全电;建起占地18亩的四个光伏发电站,通组路和巷道已全部硬化,主要路段和巷道都安装了各种样式的路灯。盏盏路灯,不但照亮村民前行的路,更点亮了村民们的新生活。柳林村的乡村振兴政策的逐步落实,柳林村拓宽了村委会至东石坡800米的柏油路,安装了80盏新路灯,在河东新农村建起了“鹮美柳林”门楼、文化大戏台,精神文明厅,新农村污水处理站,柳林村在共青团耀州区委的帮助下建起留守儿童之家——童心港,还在碧桂园的支持下建造了文明实践中心和柳林小院。2022年,柳林村又在河东建起有120个大棚的香菇基地,2023年又在柳林街建起了柳林村电商网络直播平台,推销柳林农林特产和香菇,进一步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柳林村也是沮河水源保护地,就连生存条件十分挑剔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都落户柳林繁衍生息。柳林村有联合客栈遗址,有毛儿山战壕遗址。有革命烈士李万有、王文升,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柳林村绿水青山,更是生态宜居。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