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柯文平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已经2020年9月23日教育部第3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十条第一小点明确规定: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的,学校可以实施以下教育惩戒,并应当事先告知家长:(一)给予不超过一周的停课或者停学,要求家长在家进行教育、管教;……学生回家后,学校可以做点什么?不排除有个别老师撒手不管,希望那个顽皮学生再也不要返校,从此家校永隔,相忘于江湖。 一网友留言:“表姐家的孩子读高中,因多次被老师开回家反思,昨天跳河自尽了。不知孩子是何等绝望,还是对父母充满歉意......”<br> 南方一位初中男生,因为在寝室破坏纪律。开学10天被“回家反思”8天。妈妈先后8次到学校说情,也没有获准停止反思。<br> 一位13岁的初中女生被“回家反思”。她的父母离异,且各自有了新的家庭。因为受到“回家反思”的处罚,女生基本无家可归。他同班的一位男生也被“回家反思”,二人同病相怜,租房同居。找到这位女生时,她已经怀孕7周,宫颈重度糜烂……<br> 回家反思的路上到底有多少孩子?还有多少孩子被煎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圆桌会议特邀专家、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詹大年先生指出“回家反思”,确实减少了老师很多麻烦,也“净化了”校园空气,但制造了很多边缘化的孩子。那么,要学校干什么呢?“回家反思”的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没有谁说得清要反思什么,也没有谁知道要达到怎样的反思效果。他们只知道“如果老师不满意,孩子就上不了学,还要继续反思。”他们只知道——学校不是想去就可以去的地方。 学生回家反思,家长反思,难道学校和老师不反思?试问把世界最优秀的校长和老师请过来教这个班,厌学顽皮和回家反思的孩子会更多吗?!<br> 我想到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其实这个孩子,也许是某些老师或家长定义的“打人的坏孩子”。陶校长运用四颗糖,把一个“坏孩子”被唤醒了。四颗糖让他见到的是光芒,是陶行知校长从错误当中把他的“坏孩子”给唤醒,和他变成了同盟。让孩子知道怎么做会更好,他的孩子并不是“坏孩子”,而是一个善良、勇敢的孩子。能够正确看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并创造最佳教育时机,让学生吸取教训、改正错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这是教师教育智慧的表现。许多犯过错误的学生在一般教师手里,可能会成为真正的“问题生”,而在优秀教师那里,却可以转化成一名优秀生,这其中不乏教育技巧的存在。 <p class="ql-block"> 事实上,大多学校确有个别学生回家反省。学校让学生回家反省的初衷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自己的行为,为自己争取学习机会。从家长方面考虑,学校期待家长能利用这个时机,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已行为的不当之处,达到家校合育,促成学生改变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然而,被遣回家的学生一般都不怎喜欢学习,所以被遣回家,不能在校学习,并不会引发他着急、焦虑的情绪。回家后,一没有学校的作业和管束,二家长要上班,大部分时间也不能对其进行管束,三家长并没有劳动教育孩子的观念,不会让其参与劳动,体会父母辛劳和生活的不易,所以回家反省反而是最逍遥自在的时刻,想玩游戏玩游戏,想抽烟抽烟……更不会反思自己的行为。老师长时间、多频次地让学生停课回家,反复几次以后,这部分学生极有可能辍学,这难道是老师愿意看到的吗?另外,在一些农村学校,父母都外出务工,这些孩子本来就不好教育,如果违反学校纪律,就让其停课回家,回家后父母又不在家,只有寄养在亲戚家,亲戚们又如何对他们实施教育?</p>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只有双方做好沟通,目标一致,并且学校要做好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才能真达到家校合作,协手共育的目的。学生回家反思,学校如何指导反思?可以列具一个反思清单,清单精确到每一天任务,并要清晰告诉家长学生返校的时间。<br> 学生回家反思期间可以做哪些事? 首先,家长要和孩子将进行一次谈话,内容以讲故事为主(多一些共情),少讲大道理(少一些说教)。 第二,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专业毕业、北京协和医院心理学专家杨霞推荐四部央视纪录片给不想上学的孩子必看,家长最好陪看:《翻山涉水去上学》、《18岁的流水线》、《出路》、《村小的孩子》。第一部《翻山涉水去上学》,五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观看。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世界上最艰难险阻的上学之路,孩子上学都面临着重重的挑战和困难,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们和孩子一起看的时候,根本不用说教,跟里面的艰苦环境相比,孩子就能理解我们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第二部《十八岁的流水线》,学习不行,有出路吗?我们父母可以用这部纪录片让孩子来体会。它讲述了一群十八岁的学生因各种原因辍学去工厂流水线打工的辛酸和无奈。孩子看完这部片子就会知道,有的人错过了最好的学习时光。想再翻身真的很难,少男少女的内心独白比任何说教后更加有用。 第三部《出路》,拍摄了三个孩子的六年人生,他们家庭条件截然不同,有的人辍学结婚,有的人努力打拼,有的人生来就富足。我们可以跟孩子们一起探讨,虽然出身不一样,但是我们至少拥有努力的权利,选择的权利。 第四部《村小的孩子》,95分钟的纪录片讲述了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务工,不得不跟老人一起生活的故事。很多孩子觉得父母非常的烦,但这部纪录片就会告诉你,其实父母的陪伴,好的教育条件,看似习以为常,却是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向往和希望的。 第三,一次劳动体验。<br> 1.一手拿笔,一手拿砖。2021年,四川绵阳的网友分享了一则有趣的视频,一名小男孩因为不喜欢读书,爸爸为了教育他,想出了一个法子。他拿来一支笔,还有一块砖头,然后让小男孩一手拿一样,过会儿问他:“你愿意拿笔还是砖头?”男孩拿着砖头的手很快就支撑不住了,哭着跟爸爸说:“愿意拿笔!”这样的方法有一时之效,但并不能改变本质。要让孩子真心觉得读书好,这需要家长言传身教、日积月累的辅导、教育才能起作用。 2.带着儿子挑大粪。2021年6月21日,四川南充有一位学生的爸爸为了让自己不爱上学的儿子回心转意,带着自己的儿子挑大粪,对于此事,孩子的父亲王先生表示,自己的儿子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自己多次说他他也不听,正好自己的家在农村,便想要用挑大粪的方式让其感受到辛苦,从而达到回心转意的效果。王先生表示,自己的这种行为确实有效,并且效果非常的好,自己的孩子自从挑完大粪之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甚至现在放学都会自觉地将学校布置的作业完成了,这样巨大的改变,更让王先生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不过确实比起打孩子来说,这样的教育方式确实是值得提倡的。近年来我们通过网络看到了很多与这个相似的教育方式,比如捡垃圾、上工地等等,但是这名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要比之前那些更加具有教育意义,只有让自己的孩子吃一些苦头,他们才懂得何为上学的珍贵,只有让他们吃吃苦头,孩子才能脚踏实地的成长下去。 3.带着女儿顶着烈日去田里挖藕。2022年4月24日咸宁,11岁女儿叛逆期不肯读书,单亲爸爸让她顶着烈日去田里挖藕 ,让她体验爸爸和爷爷的日常劳作。爸爸说女儿足足晒了4个小时 脸都晒脱皮了,他看着也是心疼不已 ,但出发点是希望孩子能成才。因为在他看来,不吃读书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后来孩子终于体会到爸爸挣钱的不容易,表示会好好读书! 4.一次家务劳动。洗碗、洗衣服、拖地等,让孩子亲身体会父母的家务劳动。<br> 第四,如果孩子不想读书了,就带他去这几个地方看看。 1.工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高骛远,觉得自己只要不读书,做什么都能做好。然而,校园之外,再无温室可言。工厂里的00后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如此,读书时浑浑噩噩,对未来没有任何计划,早早辍学打工。可是真正步入社会后,又没有任何的时间和能力去思考提升,只能日复一日的陷入打工循环中无法自拔。也许他们当初认为,读书和不读书又能怎样,反正以后都是要出来的打工的。可等真正遭受过现实的摧残后才发现,不好好读书,换来的是一生的卑微。读书的苦总有尽头,可生活的苦,却如同无边的黑夜,永远看不到尽头。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想读书了,就带他去工厂转转。看看那些忙碌在生产线上的年轻人,看看那一排排待拧的螺丝,看看他们麻木的脸……然后告诉他,如果你现在不好好读书,你偷过的每一个懒,生活都会在日后加倍奉还。 2.山区小学。<br> 现在的孩子,因为生活条件的优越,他们已经很少有上一代人“要出人头地、改变命运”的动力,也找不到努力奋斗的理由。他们待在温室已久,向往外面的花花世界,心态浮躁不安,读书稍微累一点就想懈怠,想放弃。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与他们相隔不远的同一片土地上,有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为了能上学,为了能读到书,每天都要跋山涉水走上十几公里。特别是冬天的时候,他们要在凌晨5点就起床,天还没亮,就打着手电筒走山路。山路漫长且崎岖,有的地方又险又窄,冬天冰霜大,稍不留神就会摔倒,而这种路,他们通常一走就是一两个小时。遇到冬天,更是让上学的道路难上加难,只要一下雪,这些道路几乎满地冰霜,寒风像刀子在脸上割过,孩子们手上脚上,全是冻疮。当孩子对读书嗤之以鼻的时候,不妨带他去山区的小学看看。要让孩子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拥有你所拥有的学习环境,窗明几净的教室、干净整洁的课桌、方便快捷的交通......告诉他,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给予的,但你未来所有的幸福生活,都需要靠你自己去打拼。 3.火车站。<br> 火车站每天都有着大量的人流,尤其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在这些人当中最多的就是农民工。他们背着大包小包,里面放的是自己平时生活的衣物。而他们身上穿的衣物,仅仅是用来御寒而已,谈不上时尚与潮流。让孩子到火车站里看一看,并不是说让孩子瞧不起这些农民工。这个城市就是有了农民工,才如此繁荣。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的是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果将来不好好学习,也就失去了在办公楼里坐办公室的机会,需要付出体力获取报酬。 4.地铁站。<br> 接下来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去地铁站看一看。在地铁站中农民工的数量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白领,学生。对于白领来说,他们有着优渥的工作,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喝着咖啡,生活十分惬意。而学生虽然还没有步入社会,但是也在为步入社会而做准备,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在地铁站中当孩子看到学生与白领的时候,会发现他们全都行色匆匆,为了赶时间不浪费一分一秒。孩子们会意识到时间就是金钱,努力才能够拥有美好的生活。 5.机场。<br>乘坐飞机的价格显然要比地铁与火车昂贵许多。因此出现在这里的人,大多数都有着非常富裕的经济实力,甚至连身份都很高贵。孩子们在这里会看到一个个西装笔挺的成功人士,他们谈吐优雅,举止得体,让人心生敬意。当孩子们在机场看到这些成功人士的时候,会改变自己曾经纨绔的想法。明白想要像这些人一样成功,自己必须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当孩子对这个社会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他们会发现自己身上的压力重了许多,明白不能够一直玩下去了,读书才是自己唯一的出路。 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和家长要善于发现、共情和唤醒。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促进其不断改过自新。学生反省返校后,老师不能以有色眼镜看待,要多给予一些关爱和课程的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