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font color="#ed2308"><b>飞翼班六下语文期中测练反馈情况讲话稿</b></font></h5> 回顾半学期我的教学情况,我觉得本班孩子能取得现在的语文成绩,要感谢一个人——于永正老师。这位曾经的五小名誉校长,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好前辈。他朴实无华的宝贵教学经验,让我终身受益。<br>2007年我们一批年青老师跟岗于永正老师学习了一个星期,他说:“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字词句段篇。我每天除教学之余,还会抽出一节课时间自己练字。”听了他这句话,我就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情况,并深思:于老师有什么法宝,是如何做到教学高效?后来听了他的“五重教学法”(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我开始顿悟了。他的五重教学法,我足足实践了十五个年头,且常悟常新。<br>我实践及感悟有三:<br>一、学习,培根沃土重习惯。<br>我常把语文比喻一棵果树,成绩是果实,品行是树根。要想成绩理想,应抓好学生的品行。有些学生看似一个问题,究其原因,各不相同。比如,我班学生小峰、小贤、小涵家庭作业常不交,多次留堂,仍没有效果。电访、家访深入了解后才知道小峰常拿父母的钱充网卡,打游戏至深夜;小贤家里父母工作忙,顾不上管孩子,常晚饭吃快餐,不做作业在外面玩耍;小涵是作息时间不规律,晚睡,不听课造成作业不会做。了解根本情况才能因材施教从本质上去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修正学习上的问题。<br>我常告诫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因此,我要求学生做人做事应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处做好。只有端正了做事的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超越自己。比如每次扫地、摆桌子、礼仪岗做值日、穿校服、跑操、与同学相处……看似与学习无关,但做事的态度、养成的生活品性,这些都磨砺了孩子的毅力,正面促进了学生“自主、自律、自立”的奋进力量。学习是表层,只有深耕品行,才能开花结果。<br>二、课堂,学法指导重迁移。<br>语文是母语,语文即生活。语文就是将生活中的口语转化为书面文字,运用一种文明的形式来表达生活所需。学习语文不是机械性的操练,要学方法、寻规律、重迁移。课堂上我常会这样做。<br>1.注重字词句的积累。比如:生字词听写,我常在课堂上叫2—4名后进生到黑板上听写,其他学生在座位上用听写本听写,然后当堂批改、订正。夯实基础知识,无痕达到保底辅差。<br>2.新授课,重段落语用。根据每单元的主题导读目标,新授课文我往往指向阅读运用。比如新授六下第四单元第12课《为人民服务》,这是一篇议论文,在开讲之前先跟学生讲清楚议论文与叙事文的区别及构成的结构特点。前者有明确的论点,论据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细致的描写,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它讲道理,分析问题,它有的是深刻的思想;后者注重六大要素的完整性,主干是事件的经过与事件中的人,人是为事而服务。这样提纲挈领地让学生明白两种文体的特点,在授课过程中重点指导如何论据,了解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遣词用语的准确严谨。课堂坚持不懈的重在语用的引导,学生在阅读板块上答题,自然会形成一种阅读能力。<br>3.训练习作,重情趣。每周五固定两节课讲习作、评习作,从时间上保证习作课时,链接学生习作思维。我班主要运用制作美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角度评价习作,以此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除之,一周一评价,一周一表扬。<br>三、作业,精练实效重积累。要让学生喜欢学语文,首先,我从心理层面上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难度,减少作业量是最有效的方式。我班每晚家庭作业除读课外书外,就是布置一项书面作业,时间调控在30分钟内完成。比如:星期一,听写生字词,做到一听一批一订正。星期二,完成练习册第1课。星期三,完成两篇课外阅读。星期四,完成一篇读书笔记。星期五、六、日完成一篇习作。这样设计既能批改不超负,又能每项作业训练到位。其次,发扬“洋思”精神,尽力做到“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比如,背诵“阳光阅读”,我要求学生每天按要求完成背诵量,每周五清查,尽绵力做到一个也不能少。最后,每单元测练完成,做好测练反馈情况,做好家校协同教育。我一直认为家校共管是最有效的教育,只有将孩子精力导到学习上,班风班貌自然好!<br>以上是我的点滴教学实践,如有不妥,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的指导与帮助!